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生动展现江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探索实践,全面宣传各地各校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教育样板示范高地、扎实推进高标准教育强省建设的新作为新举措,“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生动展现江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探索实践,全面宣传各地各校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教育样板示范高地、扎实推进高标准教育强省建设的新作为新举措,“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展示江苏教育系统积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生动图景、鲜活经验和典型案例。
今天,来看 苏州市近年来聚焦教育数智化转型,以数智赋能为抓手,助力教育强市建设——
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苏州实践
“如果去故宫博物院,需要做哪些准备?”“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吗?”执教六年级《故宫博物院》一课时,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曹成利用“易加”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开展学前自测。在共学活动中,他又利用“易加”平台推送学习任务,通过数据统计功能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据了解,“易加”智慧教育平台由苏州工业园区打造,集“学、教、测、评、管”20多个平台系统于一体。如今,该平台已成为该区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手段。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系统深度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以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不断激发教育数智赋能的新气质、新精神。
数智赋能数字强基,
让教育更优质
“我市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智慧苏州、城市大脑、信息惠民的先导工程。”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说。为此,该市架设起完备的数字教育管理架构,成立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发改委、工信、财政、大数据等部门,统筹各市(区)政府及高校、企业资源,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该市还研制《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专项规划》等文件,启动规划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质扩优的实施蓝图,构建统筹全市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四梁八柱”,引领各地各校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融创应用与研究。
“数字教育基建底座是区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曹海榕介绍说,苏州建设教育信息网,对接教育专网国家主干网,联通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单位,持续优化市、区、校三级基础信息网络。利用SDN技术,重构苏州教育城域网网络基座,苏州教育城域网骨干设备均支持无缝扩展至40G。全面升级教育私有云平台,开展新型网络架构标准研究,初步形成全国行业团体标准《区域教育城域网网络新型架构标准》。
在数字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苏州创建29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专门印发《苏州市“未来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重点打造首席数据官、数字教研员、数字教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安全师等5支“未来教师”队伍。 截至今年,苏州全市培育了1522名首席数据官、200名数字教研员、100名数据分析师、3207名数据安全师。
日前,58名教师在苏州市电化教育馆进行数字教师培训。作为培训教师,苏州市第三中学信息化与教学整合教研组长施黎伟围绕选择AI产品、将AI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做全面介绍,并向参训教师推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AI工具。
“培养师生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样的培训已进入常态化。”曹海榕说,苏州全体教师已全部完成数字教师培训,实现了教师数字素养跨越式提升,推进了数字教育人才集群式建设。
与此同时,苏州市81%以上学校获评省智慧校园,3个区域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拥有“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域5个、试点学校66所,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试验区2个,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1个,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2个,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个。
数智赋能资源共享,
让教育更公平
“孩子学习习惯怎么培养?”“孩子好动、专注力不强怎么办?”面对这些常见的家庭教育问题,苏州的家长们点开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的“家长学堂”,就能得到有效指导和解答。
2018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建设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苏州分中心即苏州线上教育中心。该网络学习平台以“全名师、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全免费”为核心理念,统筹全市名优教师资源并贯通线上线下与课内外资源,通过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电视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名师课程资源、名师网络答疑、名师在线直播、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等4大类教育服务,全市153万余师生受益。
目前,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已实现“一键跳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时,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730余节优质课程,充分展现苏州线上教育的成果。
昆山市夏桥小学是一所新市民子女学校,昆山市高新区庆丰小学是当地一所优质公办校。自2020年起,通过教室里的一块电子大屏,两所学校的孩子就能同上一节课。通过云上课堂连接新市民子女学校与当地优质公办校,并实施同教学、同资源、同师资、同练习,苏州教育人称之为“云上教育同城帮扶”。
2019年,基于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的成功实践,苏州市教育局启动“云上教育同城帮扶”试点工作,以“1+5”模式展开,即一所公办优质校为主讲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云上课堂,开展5所新市民子女学校5个班级的同步教学。
2020年,苏州正式推出《苏州云上教育同城帮扶计划》。按照“全面覆盖、分步实施”原则,通过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的同城帮扶模块,以同步帮扶直播、在线帮扶教研、精准帮扶推送3种模式,以优质校带动薄弱校共享名师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薄弱学校的全覆盖。
为深入开展“云上教育同城帮扶”,苏州市相城区专门建设13间帮扶教室,定期开展同城帮扶课程。相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居万峰说:“相城区同城帮扶已实现全区新市民子女学校全覆盖,小学阶段所有课程全覆盖,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苏州教育积极落实国家对口帮扶政策,实施“云上教育对口帮扶”行动,选派专家前往安徽阜阳、河南信阳、陕西周至、贵州铜仁及新疆霍尔果斯等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当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网并免费开放教学资源。两地学科教师线上结对,打开共研共学之窗,实现共享共融。
数智赋能科学应变,
让教育更适切
“校内作业整体减少,校外作业与成绩负相关”“每天吃家人做的早餐的学生成绩更好”……每年8月,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上一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常常刷屏苏州家长的朋友圈。
深化数据赋能,苏州构建“云监测”新模式。据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研发部主任宋一丹介绍,2015年起,苏州启动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超大型教育监测CT”,为苏州教育提供客观公正、快速高效的“健康体检”。一方面,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式或追踪式研究,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吸纳各地教育测评研究团队,为苏州幼小初高职开展各类“微监测”,构建贯通幼小初高职的立体化、全学段、追踪式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除“云监测”外,苏州还依托大数据实证,不断探索“云决策”“云教研”“云调研”,为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提供精准分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
苏州市教育局大数据管理处处长黄小辉告诉记者,在信息辅助“云决策”方面,他们围绕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在“数字苏州驾驶舱”专门建设“教育概况”“学位供需”等教育事业决策辅助系统,集成整合覆盖“教、学、管、考、评”全主题的大数据看板,通过构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点关爱学生全景等全周期全息专题画像,助力精准决策和战略规划。
当数字化教学浪潮扑面而来,开展数字化云教研成为一种“新常态”。一方面,苏州各地教研员开展以“巡课”为载体的“云调研”,进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同步课堂、线上课程等载体,就能实现从“指挥员”到“旁听生”“监督员”的角色转变,形成教师与教研员的实时思维碰撞,推动教研从单一的知识获取向知识能力共进转型。另一方面,市、区、校三级教研体系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全天候常态化“云教研”,市级教研员直接贯通至基层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常态化在线研讨、在线分析、在线指导,实现即时性扁平化教研效果。此外,记者了解到,苏州专门打造“苏州智慧教研平台”,增添以研促教新动能。该平台汇聚教学数据资源,及时高效分析数据,用于指导学校优化作业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周志芳表示,下一步,苏州将继续面向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深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各环节,让数字教育惠及所有学习者,为苏州高水平建设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贡献教育智慧力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