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关注专题报道《清明祭忠魂》。1928年5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与敌军在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激战,214名烈士壮烈牺牲后长眠于此。又是一年清明,村民曾顺生带着家人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向先烈们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哀思。
来关注专题报道《清明祭忠魂》。1928年5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与敌军在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激战,214名烈士壮烈牺牲后长眠于此。又是一年清明,村民曾顺生带着家人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向先烈们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哀思。
“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村民 曾顺生: 爷爷们,今天我们又来看你们了。”
在西渡镇赤水村无名烈士墓碑前,86岁的曾顺生和家人带着精心准备的祭品,摆放在墓碑前,将一朵朵鲜花插在坟墓上,深深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他还给儿女们讲述烈士们当年的英雄事迹,让子孙后代缅怀先人,铭记传统。从曾顺生的父亲开始,到他的儿子,今年是这一家三代连续守护烈士墓第97个年头。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村民 曾顺生:
“确实对这些烈士有深厚的感情,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
1928年5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与国民党反动派在赤水村激战,214名官兵壮烈牺牲,长眠于此。曾顺生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无名烈士的战斗故事,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牢记在他心里。1958年,曾顺生从军入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将烈士们当成亲人,退伍后,他和父亲一起为无名烈士守墓,并于2021年修建墓碑,表达对烈士的感恩情怀。曾顺生:
“我父亲以前经常对我讲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现在也是学我父亲样子把革命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我也经常跟我的后辈讲这些革命故事。”
曾顺生还走遍各地,搜集烈士资料,将他们的故事写成《赤水魂》,编纂成书,让更多后代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曾顺生的影响下,当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革命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党总支书记 刘贤亮:
“铭记他们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让他们的英灵得到慰藉,让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记者:衡阳县融媒体中心:易建军 王佩璐
编审:周红、果夫、于红臣
来源:马栏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