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显得“太敏感”,但这些言语却让我无法忽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6 19:37 1

摘要:柳叶刀致力于推动女性健康发展,提高女性在科学、医学和全球健康领域中的影响力。不仅关注孕产妇的健康,更强调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身心健康以及多维度的关爱和照护。我们已经分享了“女性健康”留言活动中的精选合集第一辑和第二辑,今天是第三辑分享,希望引发我们共同思考。

柳叶刀致力于推动女性健康发展,提高女性在科学、医学和全球健康领域中的影响力。不仅关注孕产妇的健康,更强调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身心健康以及多维度的关爱和照护。我们已经分享了“女性健康”留言活动中的精选合集第一辑和第二辑,今天是第三辑分享,希望引发我们共同思考。同时,《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新刊上线,欢迎投稿!

@Wendi,科研学者,人文社科

我是一名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专注于女性疾痛的叙事与书写。过去一整年,我都在翻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患病日记和相关论文,发现在临床关注的重点数据之外,更多的可能是患者发现自己外表变化受到社会审美对女性身体凝视的无措和失落、在亲密关系中无所遁形的压力与女性身份的困惑、在社交媒体上被美役与广告内容包围下的患病生活。医学研究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无可争辩的作用,而作为一名人文社科的研究者,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一点力量,就是让疾病中那些被社会构建的成分被看见、被注视,而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愿天下所有女性都能怀抱更健康的生活、更远大的理想。

@鱼羊乱炖🎶

急诊夜班接诊一位因腹痛来院的二十多岁年轻女性,但检查结果的指标比我都正常,最后跟她说大概率是一过性肠痉挛,回去好好休息。临走时她突然问:“医生,会不会跟我近期在减肥有关?”按照她的身高体重(166cm/55kg)计算,BMI值为19.95,处于标准范围内。但她却说因为“觉得自己有点胖”而减肥,每天只吃一顿,不吃主食,只吃点水果蔬菜。且不说她是否需要减肥,即使是需要减肥的人也要科学减肥(热量消耗>热量摄入),要保持均衡营养,不能没有主食和蛋白质。我好好劝了她一番,但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

这个病例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不是“个人病”,而是更大范围的“社会病”。我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相互作用导致的。但是,“肥胖”超越了这个概念,因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观念塑造了“白瘦幼”审美,BMI值19都说是胖,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说说身边的例子。一个同事,有段时间只吃一顿,蔬菜、水果还有一个鸡蛋(好在还有一个鸡蛋)。结果,某天手术台上,突然感觉眼前发黑,人差点晕倒。还有一个同事,上了司美格鲁肽,外加不吃主食(确实也没胃口)。结果,这段时间备考,书根本看不进去,知识点无论如何都不进脑。为啥啊?因为大脑需要的唯一能源是葡萄糖啊!我们的确要正视肥胖,但是“男性主义”规训下的畸形标准影响了多少女性,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徐琳,科研工作者,公共卫生

我想说一个在很多工作场合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性别偏见和不尊重,尤其是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笑话和评论。比如在医院手术过程,经常能听到男性医生或领导讲一些黄色笑话,或者对女性的外貌和身材评头论足。这种行为常常被当作玩笑或“无意之举”,但它带来的不适感却是真切的。

每当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时,心里常常充满尴尬。你不想显得“太敏感”,但这些言语却让你无法忽视,它们在悄悄地消耗我们的舒适感。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往往被忽视,甚至有时候还被认为是“职场文化”的一部分。女性健康不应该只是身体上的问题,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自在工作的环境,而不是总需要在不尊重的言语中游走。希望我们能一起反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意识到它们对女性的影响。拒绝物化女性,希望未来的工作环境不再充斥着那些令人不适的笑话和评论,而是充满理解、支持和尊重!

@匿名

我是一名高校青年女教师:我想做一名优秀教师,获得工作成就感;同时想做一个好妈妈,获得家庭成就感;但是二者真的很难平衡。一方面是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是家庭的期待,但其实更难的是满足自我的期待。教师考核对于男老师和女老师是一模一样的,女老师要想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现,必然牺牲家庭时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爸爸只要工作顺利,挣钱养家就是好爸爸,但是妈妈,该工作的时候要有工作产出,该给家庭付出的时候要有家庭投入。什么是应该呢?基本上都是外界说了算,女性教师妈妈经常没有选择!

@于蓉慧

我想呼吁大家重点关心有工作并且带娃的妈妈。她们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要带娃。陪孩子睡觉的妈妈大多都休息不好,长期劳累会严重影响她们的健康。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家庭中充当的角色如何平衡,伴侣和双方父母如何帮助来减轻年轻妈妈的负担,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轻松解决的。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老人帮扶、有丈夫安慰,或者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月子中心或是请月嫂。希望社会可以更加注重女性健康,让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愿意选择生育。

@钅青

作为一名专硕研究生,在遗传咨询实习期间,直面了女性在生育健康决策上的艰难处境。一位38岁的高龄孕妇因无创DNA筛查高风险来到我们咨询室。孕妇经过咨询已经同意做羊水穿刺,但当得知价格时,她的表情从焦虑转为无奈,说要等丈夫同意并拿到钱后,才能做这个检查。然后出了诊室去给丈夫打电话。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这种情况,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实习的深入,我惊愕地发现,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

@Propofol🥛,高校教师

我是一名男性,工作是大学教师。我认为:

第一,男性可通过学习基础健康知识,如月经照护、妇科检查的必要性,来减少伴侣的孤独感,并在家庭决策中支持女性健康需求,如合理分担家务、陪同就医等。

第二,提倡“共同避孕”理念。正确使用安全套既能预防性传播疾病,也可降低女性意外怀孕风险‌。

第三,男性需摒弃对女性健康议题的回避态度,通过开放对话来理解伴侣需求,如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优化,而非依赖刻板印象或片面信息‌。

从个体层面,男性需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增强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需完善两性健康服务体系,推动生殖健康议题的平等对话‌。

@食堂干饭闪电狼,医学生

我的研究方向是人群健康危险行为,游戏成瘾属于其中的一个分支(问卷得分≥32分则被判定为游戏成瘾)。过去,很多人认为“打游戏”这种娱乐项目是男性专属,更倾向于去调查男性游戏成瘾者。但随着时代变化,女性游戏玩家的数量逐渐增加,甚至在有的统计描述中发现,女性健康游戏者与游戏成瘾者的频率与男性不相上下。针对女性设计的游戏也越来越多,游戏成瘾问题不再是只有男性才会发生。

我们发现,无论是健康游戏者还是游戏成瘾者,都与焦虑、抑郁、自杀行为等心理问题相关,且游戏成瘾还可能导致肥胖、近视、睡眠障碍等问题。这些现象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其实是在告诉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女性群体的健康,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深入研究更细化的女性群体与疾病方向,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关注更容易被忽视的心理健康。我也是一名女性,希望未来能帮助更多的女性改善相关的危险行为。

来源:柳叶刀TheLance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