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高分犯罪剧:男性同样受不了有毒的男性气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6 22:20 3

摘要:几乎已经沦为平庸内容代名词的网飞平台,终于推出了一部爆款力作。四集限定剧《混沌少年时》由厚积薄发的英国演员斯蒂芬·格拉汉姆 (《爱尔兰人》《援助》《泳者之心》) 出任主演、联合编剧和联合主理人,由他在《偷拐抢骗》中的老搭档布拉德·皮特担任监制,再加上剧情所聚焦

几乎已经沦为平庸内容代名词的网飞平台,终于推出了一部爆款力作。四集限定剧《混沌少年时》由厚积薄发的英国演员斯蒂芬·格拉汉姆 (《爱尔兰人》《援助》《泳者之心》) 出任主演、联合编剧和联合主理人,由他在《偷拐抢骗》中的老搭档布拉德·皮特担任监制,再加上剧情所聚焦的少年犯罪和厌女文化议题极具当下性,本剧似乎就是冲着起飞去的。

但在时下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内容若想得到良好即时的传播效应,就必须对自身进行精美包装。而《混沌少年时》在这方面做得几近完美——它的全部四集都是一镜到底拍摄的,这为它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许多。人们对剧中一些超越物理规律的镜头运动津津乐道,这些疑惑又可以从剧集的幕后特辑中得到解答;炫目的摄影形式将本剧使用的摄影机——中国出品的大疆Ronin 4D——推到了影视界人士的注意力中心,而演员们在每集中持续一整个小时的专注度和表演精确度,更是令人叹服。

不过,炫目形式包裹的《混沌少年时》在内容层面沿袭的依然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现实主义问题剧传统。它有着极其迫切的问题意识,聚焦工薪阶层生活,检视着在这个年代被社交媒体成倍放大的有毒男性气概和厌女文化,以及它们对家境普通的青少年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该剧讲述的是一桩少年谋杀案的前尘后事。成长于普通工薪家庭的13岁男孩杰米,拥有一对模范父母和一段并无太多创伤的童年。然而他的自尊心被一位拒绝其约会邀约并在其社交状态下面留下嘲讽评论的女孩彻底击溃,他在狂怒中连捅女孩七刀,致其身亡,导致两个家庭破碎。

剧集并没有依照线性叙事呈现案件进程,而是提供了与案件相关的四个切面:杰米被捕、警察到学校进行调查、心理专家对男孩进行评估、杰米的父母和姐姐在他入狱后勉力维持生活。通过对这四个切面的整合,每位观众都能推导出自己对这桩惨剧的个人判断:看似正常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为何会催生出如此暴行?在对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究竟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散布在每一集中的种种蛛丝马迹都在暗示,社会中弥漫的有毒男性气概酿成了恶果。中学校园是一个被“受欢迎程度”这一标准宰制的残酷环境,男生要想受欢迎,无疑要仰仗其外貌和阳刚程度,所有不符合主流标准的男生,都有可能成为被嘲弄甚至霸凌的对象,而他们的怒火则会发泄至体格秩序中更弱的一方——他们求而不得的女生。

在一个理想环境下,杰米的命运本不会发展至此。他对彰显男性气概的体育运动一向兴趣寥寥,他的兴趣和专长都是绘画,倘若能遇到慧眼识人的师长,他的才华大概会得到呵护培养。很可惜,现实世界没有为他提供这样的机会。他的父母不可谓不慈爱,但母亲在家中缺少话语权,父亲则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儿子精神世界的关心。于是杰米只能在根本不适合他的雄竞世界中寻找共鸣、全力搏杀,并不可避免地沦为失败者。社交网站在言论监管方面的失职,厌女文化对无法明辨是非的青少年男孩的影响,则将杰米进一步推入深渊。

杰米到最后依然笃信将他残害的阳刚规则。他对试图掌控对话局面的女性心理专家进行恐吓,并尽情享受着对方在他面前暴露出的慌张;他在接受警方审问时指定的在场监护人是父亲,他在接受心理评估时极力维护的依旧是父亲。斯蒂芬·格拉汉姆在第四集中塑造的隐忍坚强的父亲形象极其动人,然而剧集编导却从更深层面对这种雄性气概进行着解构——如果杰米的父亲能更多地展现出脆弱一面,并向儿子呈现疏导情绪的健康途径 (而不是沉默地背负一切) ,儿子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如果这位父亲能够提高妻子和女儿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更尊重女性朋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男子气概成为杰米内心的唯一标准和追求,故事结局会不会有不同?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杰米的父亲身上。用另外一种方式构建家庭、培养儿子,甚至是认识自己,他不见得不想,而是不会。因为他的父亲也没有让他看到不基于阳刚气概的男性生活选择。有毒的男性气概不仅压迫女性,对于男性同样是不可承受之重。一代又一代的男性,通过遗传、教导、示范传递着这个枷锁,直至杰米的惨剧发生。

《混沌少年时》向世界指明了逃离这一恶性循环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某些根深蒂固的思维。虽然改变不易,但它仍然坚定不移地揭开疮疤,试图将观众的目光引向这些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进而开启对话,使得这些问题尽快得到改善。

从这个角度来看,《混沌少年时》与格拉汉姆在2021年主演的新冠电影《援助》,以及《援助》的另一位主演朱迪·科默主演的爆款话剧《初步举证》在本质上基本相同,而它们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初步举证》促使英国重新讨论与性侵案件相关的法律,《混沌少年时》则推动了英国的中小学开设反厌女课程来遏制所谓“男性气概”,向男孩普及与女孩打交道的常识,确立基本礼仪与边界感……这些来自社会的即时反馈,都让我们对人类文明又多了些信心。

来源:智慧芯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