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直播间里,主播声嘶力竭地叫嚷着“帝王绿放漏,仅此一波,错过血亏”,那夸张的语调如同吹响了狩猎的号角,一场针对中产阶级的认知围猎,就在这喧嚣中悄然完成了合围。如今的翡翠行业,早就不是人们印象中单纯的玉石交易领域,它已经演变成一台设计精妙的智商绞肉机,每一块闪耀
在直播间里,主播声嘶力竭地叫嚷着“帝王绿放漏,仅此一波,错过血亏”,那夸张的语调如同吹响了狩猎的号角,一场针对中产阶级的认知围猎,就在这喧嚣中悄然完成了合围。如今的翡翠行业,早就不是人们印象中单纯的玉石交易领域,它已经演变成一台设计精妙的智商绞肉机,每一块闪耀着诱人光泽的翡翠戒面背后,都隐匿着资本那沾满新鲜血肉的獠牙 ,时刻准备对消费者进行无情的收割。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某检测机构冒险曝光的染色翡翠处理车间,简直就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生化武器实验室。强酸浸泡槽中,那些经过化学药水洗礼的B+C货翡翠翻滚着,在经历24道纳米级镀膜工序的“改头换面”后,竟能轻松骗过省级鉴定机构的专业检测仪。更让人胆寒的是“瞬色技术”,通过激光在翡翠内部伪造出天然色根,这种如同量子级别的“美容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直接让众多专业藏家都看走了眼,集体陷入“失明”状态。从广东某批发市场流出的文件揭露,这些充斥着科技狠活的造假翡翠,利润竟是天然翡翠的47倍之多。也难怪连一些业内从业者都无奈自嘲:“这年头,卖真货的才是十足的傻子”,在暴利的诱惑下,行业的底线被彻底击穿。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那些被消费者视为品质保障的“国检认证”翡翠证书,实际上是一场充满欺骗的文字游戏。某检测中心被曝光提供“弹性标准”服务:同一块染色石英岩,只要支付300元,就能拿到标注为“翡翠(A货)”的证书;再加价500元,证书上的“处理”字样就会神奇消失;若是再加800元,这块假冒翡翠甚至能获得“缅甸老坑”的产地认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当消费者满心信任地拿着这些所谓的权威证书去维权时,商家却早已备好了滴水不漏的法律免责声明:“本证书仅对送检样品负责”。可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那块翡翠,永远都不可能是证书上的那个“样品”,这场维权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空,消费者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自己花20万重金买下的所谓“木那敞口原石”,实际上只是染色大理石的边角料,一文不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而更荒诞至极的,当属“大师开光”的新型骗局。某号称“非遗玉雕传承人”的大师被起底,视频显示其工作室竟然用3D打印机批量制造机雕货,然后仅仅手工刻两道划痕,就敢将其标价百万出售。那些被虔诚供奉在神龛里,被信徒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开光翡翠”,经专业检测不过是染色钠长石玉,质地甚至连普通大理石的硬度都比不上。所谓的“大师开光”,不过是一场利用消费者精神信仰进行诈骗的闹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翡翠行业的真正秘密,早已脱离了玉石本身的价值,它已经进化成为一个融合了玄学、高科技造假以及法律漏洞的超级收割镰刀。当消费者还在灯光下对着翡翠手镯仔细寻找棉絮,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试图以此辨别真假时,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紧紧盯着他们的银行账户余额,发出贪婪的狞笑。在这个行业里,最稀缺、最不值钱的就是“良心”,而最昂贵的,永远是消费者因认知不足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或许有一天,人们会恍然大悟:翡翠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种水色,而在于它能够如此精准地丈量出中产阶级认知洼地的深度,成为资本肆意收割的“完美工具” 。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活泼星空聊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