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财报季,各大钢企2024年年报相继出炉。据《中国冶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1家上市钢企发布2024年年报,合计净利润129.53亿元,同比下降2.80%;合计营收5795.20亿元,同比下降10.98%。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樊三彩
又是一年财报季,各大钢企2024年年报相继出炉。据《中国冶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1家上市钢企发布2024年年报,合计净利润129.53亿元,同比下降2.80%;合计营收5795.20亿元,同比下降10.98%。
2024年部分上市钢企净利润统计情况 单位:亿元
制表:樊三彩,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其中,8家企业净利润为正,中信特钢、南钢股份、华菱钢铁以51.26亿元、22.61亿元、20.32亿元分列利润榜前3位;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为中信特钢、华菱钢铁和鞍钢股份,不过同比均呈现下滑态势。可见,钢铁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
本文梳理的2024年实现盈利的8家上市钢企2023年净利润亦为正,展现了较强的“冬泳”能力。细品其年报,秘诀在于打造核心竞争力,重燃增长引擎——
中信特钢“三位一体”的企业基因特质。一是央企背景,实控人是中信集团,大股东实力雄厚;二是港资背景的管理模式,具有国际化先进管理和治理水平;三是“苏南模式”下发展起来的高度市场化体制机制,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性。这种独特的企业基因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2024年,该公司充分发挥“苏南模式”优势,紧紧抓住轴承、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契机,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助力公司经营业绩保持行业领先。
华菱钢铁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域市场优势。该公司所处区域为钢材净流入区域,行业集中度高,供需格局有序。同时,经过高起点、高强度、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该公司形成了以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华菱涟钢 2250毫米和1580毫米热连轧产线、华菱衡钢系列连轧管机组、汽车板公司酸轧机组以及立式镀锌线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生产线,工艺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快产线装备升级,以华菱湘钢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华菱涟钢冷轧硅钢一期一步、VAMA二期、华菱冷轧硅钢二期以及冷轧高端家电板建设项目为代表的提质增效项目稳步推进。
常宝股份专注于特殊专用管材生产制造、深耕中小口径特色细分市场的产品优势。该公司小批量、多品种、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使其具有较高品牌价值和高度的客户认可度,其油井管产品主要客户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客户,国外主要产油地区(如中东地区、东南亚、北美、中亚、非洲等)的油气公司,客户优势显著。
……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盈利的上市钢企中,仅南钢股份、久立特材、广大特材3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展现了突出的经营韧性。经《中国冶金报》记者梳理,相关企业盈利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品种结构加速优化。如中信特钢深化品种结构调整,重点品牌产品轴承钢销量同比增长6%;能源用钢销量创历史新高;线材高效品种桥梁缆索、弹簧钢丝、紧固件用钢分别同比增长30%、23%、20%;81个“小巨人”项目全年销量738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同比增长10%;“两高一特”产品再立新功,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3%。南钢股份将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先进钢铁材料占比提升至28.03%,占比同比增加2.97个百分点。华菱钢铁瞄准工业用钢领域高端化转型方向,全年实现26个高精尖产品首发,18个钢种国产替代进口,重点品种钢销量占比达到65%。久立特材则聚焦普通产品升级,拓展高端市场新空间,报告期内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5%。广大特材增加了风电主轴、风电精密机械部件产品的销售份额。
二是坚持双轮/多轮驱动。永兴材料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2024年特钢新材料业务营收比重为70.08%、锂电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29.92%,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总体保持稳健发展。南钢股份构建了与钢铁业务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如金安矿业深度推进“资源+新材料”发展战略,建成投产 5 万吨超纯铁精粉生产线;金恒科技聚焦运营智慧化和生产智能化,中标多个千万元级钢铁项目;柏中环境成功开拓高难度工业污水、固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新赛道;等等。
三是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方大特钢充分发挥全流程及炉料结构优势,持续保持成本竞争力;推进全面对标学习,与自己最好的水平、与兄弟企业、与行业先进比,销售利润率、吨钢盈利水平、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多年保持在上市钢企第一方阵。南钢股份积极开展全流程寻优,助推极致降本,实现M端(制造端)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7.46 亿元;通过采购生态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应用,各项物资采购成本行业排名显著提升。
四是出海步伐加快。中信特钢2024年实现对外销量1889.0万吨,其中外贸出口220.2万吨,同时,明确了“资源+主业+分销”全产业链布局的国际化战略,确定了“并购优先、由后往前、先小后大、稳妥推进”的实施策略,遴选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久立特材加速国际化布局,在完成对EBK公司(从事焊接钢管及冶金复合管生产的德国企业)的收购、融合与优化后,进一步提升了接单能力。
此外,注重股东回报与企业发展的平衡、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物流优势等也是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至于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主要因素还是钢铁行业弱市行情进一步加剧,导致钢铁主业整体亏损。很多企业虽采取了择机采购、调品增效、运营提效、系统降本等措施全力减亏控亏,但仍未能完全弥补购销两端市场持续收窄减利影响,导致亏损额增加。
伴随着上市钢企的业绩情况和利润版图出炉,可以看出,今年钢铁企业依然上演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戏码,有钢企在利润的悬崖边缘挣扎甚至已经亏损,特别是那些无法做到迅速调整策略、适应市场的企业,也有钢企逆风而行、实现突围,因敏锐的市场嗅觉、完善的战略布局、独特的市场定位、深厚的研发实力、强大的品牌效应等而一枝独秀。可以确定的是,钢铁行业将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冬练”,2025年,钢铁行业仍然挑战与机遇并存,各家上市钢企的经营表现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