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引爆关税核弹血洗全球市场!纳指两日狂泻11%创五年最惨纪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6 07:20 5

摘要:道指暴跌5.5%,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进入技术性回调区间;纳指暴跌5.82%,较去年12月高点累计下跌22.9%,正式跌入熊市;标普500暴跌5.97%,距熔断仅一步之遥,单周跌幅达9%,创五年最差纪录....

昨晚美股又是一场血洗,单日市值蒸发3万亿美元,三大股指全线崩盘:

道指暴跌5.5%,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进入技术性回调区间;纳指暴跌5.82%,较去年12月高点累计下跌22.9%,正式跌入熊市;标普500暴跌5.97%,距熔断仅一步之遥,单周跌幅达9%,创五年最差纪录....

同时:美股科技"七巨头"市值缩水1.2万亿美元,苹果暴跌9%蒸发3000亿;中概股遭血洗,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暴跌8.9%,阿里巴巴跌近10%...

恐慌指数VIX暴涨46%至45.31,为2020年4月以来最高...

美股这一轮暴跌更引发了欧洲、亚洲市场的连锁反应...

01

美股"屠杀":纳指跌入熊市,科技股血流成河

截至4月5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231.45点,跌幅达5.5%,报收于31,287.45点;标普500指数重挫5.97%,收于3,892.3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5.82%,收报10,876.52点,较2024年12月高点下跌22.3%,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区域。这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美股表现最糟糕的单日表现。

科技巨头成为本轮抛售的重灾区。苹果(AAPL)昨晚大跌超7%,本周下跌13.55%,市值蒸发近3000亿美元;亚马逊(AMZN)暴跌11.3%;而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更是单周下跌14.5%,创下2022年以来最大周跌幅。FAANG+MNT(脸书、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微软、英伟达、特斯拉)七大科技巨头本周合计市值蒸发超过1.2万亿美元。

半导体板块成为重灾区中的重灾区,费城半导体指数(SOX)本周暴跌13.2%,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单周表现。除英伟达外,台积电(TSM)下跌11.7%,AMD下跌17%,英特尔(INTC)下跌12.6%,高通(QCOM)下跌16.5%。分析师普遍认为,半导体行业面临的需求放缓和库存调整是导致该板块超跌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昨晚,美股中概股遭遇集体暴跌,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单日重挫8.9%,创下近期最大单日跌幅,阿里巴巴暴跌9.8%,Boss直聘暴跌18%,拼多多下跌8%,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新势力也纷纷下跌,无一幸免。

02

全球市场共振下跌:欧洲、亚洲无一幸免

美股的暴跌迅速传导至全球其他市场,形成了一场真正的全球性抛售潮。

欧洲方面,昨晚欧股收盘全线重挫:德国DAX30指数跌4.91%,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96%,法国CAC40指数跌4.26%,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4.60%,西班牙IBEX35指数跌6.12%,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6.53%。

亚洲市场同样遭受重创。截至4月4日收盘,日经225指数跌2.75%,报33780.58点,单日大跌955.35点,盘中一度下行至33259.76点,创出近8个月以来新低。日本东证成长250指数期货盘中因触发熔断而暂停交易。

同时,美国WTI原油周五重挫,跌破62美元,创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原因是担心美国宣布的大规模关税将损害经济增长。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价下跌4.96美元,跌幅约7%,收于每桶61.99美元。周五早间,该商品价格一度下跌逾8%。按照最活跃合约计算,WTI原油本周累计下跌超过10.62%。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收跌4.56美元,跌幅为 6.50%,报65.58美元/桶,本周累跌将近9.87%。

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Natasha Kaneva 在周五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目前很难预测事态发展的总体方向,但我们认为,对于油价来说,其轨迹无疑是单向的。”

现货黄金跌2.47%,报3037.31美元/盎司,COMEX黄金跌2.1%,报3056.1美元/盎司。

03

多重利空叠加: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全球抛售?

1. 美联储政策预期急转直下

本周市场动荡的最直接导火索是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剧烈变化。周二公布的3月ISM制造业PMI意外升至52.5,远超预期的49.5,显示美国制造业在连续16个月萎缩后首次进入扩张区间。周三的JOLTS职位空缺数据也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这些数据强化了"美国经济不着陆"的叙事,使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可能不得不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

同时,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周三晚间表示,近期数据"告诉我应该推迟降息,或许减少今年预期的降息次数"。作为美联储内部的重要鹰派人物,沃勒的言论被市场解读为政策转向的信号。根据CME FedWatch工具,市场对6月降息的预期已从一周前的70%骤降至35%。

2. 科技股估值回调压力

在利率可能长期保持高位的预期下,市场开始重新评估科技股的高估值合理性。以纳斯达克100指数为例,即使在近期下跌后,其远期市盈率仍达28倍,远高于五年平均水平23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当无风险利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4.5%时,科技股的估值支撑就变得非常脆弱。"本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42%,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

3. 程序化交易和杠杆踩踏

市场下跌本身也引发了技术性抛售。据高盛估计,本周约有350亿美元的系统性策略(如风险平价、CTA)被迫减仓。同时,大量杠杆ETF的平仓操作加剧了市场波动。摩根大通数据显示,美股单日波动超过1%的天数在3月达到14天,创2020年9月以来新高,这种高波动环境容易引发程序化交易的连锁反应。

同时也有一系列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影响。

面对市场的剧烈调整,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只是一次健康的回调,还是更大下跌的开始?

机构对此的观点不一,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师Mike Wilson认为:"这可能是熊市的开始。企业盈利预期仍然过高,而金融环境正在收紧。"他预测标普500指数可能跌至3,500点,较当前水平还有约10%下跌空间。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Tom Lee仍然看多:"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后的6-12个月内,股市平均上涨15%。当前抛售创造了买入机会,特别是那些被错杀的优质科技股。"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在当前高度波动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多资产分散配置可以一定程度的抵御波动,整体配置中做好股债商的平衡,进攻防御结合,避免在单一资产波动过高,同时严格遵守定投纪律,也可以通过时间分散反向获得来自波动的收益,放眼长期来看,波动往往意味着机会。

本周的市场动荡再次提醒我们,投资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在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政治风险、估值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市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新的平衡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做好配置、保持冷静、坚持纪律、聚焦长期目标,或许是应对短期风暴的最佳策略。

来源:报告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