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瞩目!2025 花生高产绿色种植发展大会开出了行业新高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09:10 4

摘要: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并首次明确提出“挖掘花生扩种潜力”,保障油料作物供应,战略地位更奠定了花生产业的持续繁盛和广阔的经济前景。

一粒仅重约0.7克的小花生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持续吸引着农资人的目光,牵动着农资人的布局热情?

这是因为,看似不起眼的一粒小花生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产业大生态。

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并首次明确提出“挖掘花生扩种潜力”,保障油料作物供应,战略地位更奠定了花生产业的持续繁盛和广阔的经济前景。

那么,在新一轮扩种浪潮来临之下,7200多万亩面积下,花生农资市场还有哪些可挖掘的增量潜力?

以花生之名,与产业共振。2025年4月2日以“挖掘扩种潜力·推进单产提升”为主题的2025花生高产绿色种植发展大会在驻马店爱克建国国际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花生主产区的种植大户、农资品牌企业、作物服务商等千余人共聚,为花生的更高收益而来,为产业生态可持续而来。

震撼,超燃,高规格、高价值依然是此次大会的关键词,整个展位长廊和会议内场依旧是都被涌动的人潮挤爆,人气值拉满。

本次大会由农资与市场传媒主办,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指导支持,山东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名;上海优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绿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田状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红火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协办;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施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博沃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荷皇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河北上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三农富康肥料有限公司、福建恩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阿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赞助;河南省新豫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河南众人联合农化有限公司、郑州亮点作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福达花生网、郑州拜斯邦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河南赫裕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河南传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吾联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千百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支持。

陈生斗:花生单产提升要做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协同增效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 陈生斗

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要求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首次将花生与扩大种的大豆、油菜并列,明确了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油料安全的关键作用。

河南是我国花生种植的第一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占到全国的1/4以上,而驻马店市河南花生种植的第一大市,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农资与市场传媒连续两年选在驻马店召开可谓对全国花生产业的指导意义都影响深远。

挖掘花生扩种潜力,推进单产提升,我觉得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需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协同增效。借此机会,我想提出4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加强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积极在抗病性品种的适应性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第二就是要加强花生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要加强花生病虫害的综合防控,要强化减药增效,要提升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还有土壤的改良修复等有关方面的技术。第三就是要加强花生的全程技术服务。可以通过订单种植,机械机械化收获,以及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来做好技术服务。第四就是要加强政策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认真的落实生产者补贴和绿色农资的补贴政策。积极的推广微生物菌剂、菌肥还有绿色防控的技术。同时要积极对花生种植大户进行培训,强化绿色种植的理念和高产栽培的技术,来为花生产业培养一些带头人,挖掘出一些懂技术、善管理的花生种植大王。另外还要发展一些龙头企业,加强品牌的建设,大家齐心协力地推进我国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冯卫东:花生农资市场将持续增长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 冯卫东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全球花生种植面积4.5亿亩,其中中国有7200多万亩,河南驻马店作为核心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随着花生种植收益的持续提升,愈发受到广大种植者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提升,其中河南驻马店是核心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在500多万亩,今年河南整体的花生种植面积有望达到2300万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挖掘花生扩种潜力,保障油料作物供给,将持续提升花生种植户的种植的积极性和种植面积,花生农资市场容量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花生扩种潜力巨大,产业将持续繁荣,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形势下,我国花生产业还亟待在政策、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管理,加工、品牌、标准化建设方面持续迭代升级。

但同时,我们看到花生种植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连作导致产量参差不齐,亩产量各地差距较大,存在土壤健康、土传病害、地力下降和土壤改良需求大等难点痛点。

今年是农资与市场传媒第二年在驻马店召开花生高产绿色种植发展大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关注花生产业的各位专家教授、技术推广者和种植户,为花生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也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对中国的花生产业的进一步高效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王传堂:如何科学选择适宜花生品种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 王传堂

如何科学选择适宜花生品种,要遵循“五看”选种法:

一看市场适销性

市场导向是品种选择的首要原则。种植者需首先考虑当地收购渠道情况,不同用途的品质要求等。花生收购的价格梯度呈现明显规律:出口企业>内贸企业,食品企业>榨油企业,优质花生>普通花生。以榨油企业为例,花生含油率每升高1个百分点,收购价可提高80-100元/吨。因此,种植者应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品种,如高油酸品种用于出口,高蛋白品种用于花生酱加工。

二看生态适应性

气候条件是影响花生生长的关键因素,我国主要花生产区生态特点各异:黄河流域需耐旱、抗叶斑病品种;长江流域需早熟、耐瘠薄品种;东南沿海需抗锈病、耐湿涝品种。土壤特性同样不可忽视。

三看产量品质潜力

产量与品质受品种、环境、技术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种植者需警惕夸大宣传,应参考官方区域试验数据。目前我国已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如高油酸花育9631(油酸含量81.4%)、高蛋白花育6104(蛋白质28.8%)等。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可能差异显著,这与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

四看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田间整齐度。关键指标包括纯度、发芽势(≥80%)、发芽率(≥95%)等。

种子处理技术也不容忽视。种植者应根据自身播种方式,选择对应质量等级的种子,必要时进行播前处理(如药剂拌种)。

五看机械化适配性

机械化生产对品种有特殊要求。适合机械化的品种应具备:果柄强度高(抗落果)、果壳易脱除、种子抗破损等特点。

我国花生产业正朝着专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建议种植者密切关注育种新动态,与当地农技部门保持沟通,选择最适合自身条件的品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未来,随着分子育种等新技术的应用,更多突破性品种将不断涌现,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孙中涛:三只虎大肥力复合菌肥——土壤生态调控与花生高产栽培

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大肥力复合菌肥发明人 孙中涛

当前花生产业面临6大困境:土壤劣化、连作障碍、土传病害、人员老龄化、种植技术、品种资源。

花生施肥存在的4大误区:1.养分补不全:花生需约15种元素,大中微肥共含约10种,其他必须通过有机肥进行补充。2.必须重视有机肥品质:有机质的种类和有效性,腐熟工艺等。3.菌肥,不能重菌数轻功能:必须关注定植率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4.不能盲目拌肥:可能导致肥效损失,得不偿失。针对以上痛点种植户可优选选用大肥力复合菌肥。

三只虎®大肥力复合菌肥——4大功能特点:1.改良土壤,全面提高综合肥力;2.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3.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减轻连作障碍;4.三肥合一,免拌施肥。

三只虎®大肥力复合菌肥内涵——“全面”、“显著”、“长期”提升土壤综合肥力。

全面——全方位提升土壤综合肥力,包括化学肥力(土壤养分)、物理肥力(团粒结构等)和生物肥力(土壤生态);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制约,缺一不可。遵循“木桶原理”。

实现“大肥力”的密码—“豆磷脂有机质+腐植酸氮磷钾+战神菌群”三位一体;养分全,利用率高;战神菌群,功能强,效果好。

三只虎®大肥力复合菌肥——技术支撑: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佐田氏校企共建“大肥力复合菌肥研发中心”鼎力打造。

复合菌肥——--未来肥料市场的黄金赛道。随着肥料市场的急剧变化、分化,涌现出了更多的机会,复合菌肥不仅仅是为作物提供养分,而是在为作物提供养分的同时,全面提高土壤的物理肥力、化学肥力及生物肥力的新型肥料,有更广阔的前景,是未来经销商获取新增量的黄金赛道。

周曙东:以品牌战略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花生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周曙东

我国正着力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特别要挖掘花生扩种潜力,同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倡导"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

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为花生产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

农产品品牌建设包含多个核心要素:首先是品牌名称;其次是商标;第三是品牌标志;第四是品牌标准;第五是品牌故事;第六是品牌广告语;第七是品牌证书,包括地理标志认证等;最后是品牌价值评估,量化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

品牌建设实施策略

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系统化的策略:首先是品牌策划,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其次是品牌标志设计;第三是品牌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牵头,协调各方关系;第四是品牌运营,解决机构、人员和经费问题;第五是品牌授权与监管,处理好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第六是品牌证书申请;第七是品牌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最后是品牌维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

品牌管理的木桶效应

品牌建设成效取决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只有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花生产业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香云:MCT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

上海优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张香云

优马核心技术概括为一个独特的原料、两个独有的技术、三种生化组分集一体。

一个独特的原料:优马所独有的独特优势资源—独特原料:淡水源风化褐煤。包含高度氧化的有机质、常年积存的各种矿物质、孢子态古生藻类、多糖、生物聚合物、酶等。这种标准的矿源极其稀少—目前全球只发现在美国爱达荷州西南部存有这种标准的矿源,并且为优马公司独有。

两大核心技术:MCT®技术(为营养建高速)+促生技术(还生命于土壤),优马的产品,也都运用了这两种技术,所以优马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对作物来说吸收利用率更高、达到的效果更好。

花生种植及产业发展当下的3大痛点和难点是:1.花生生理性黄化现象逐年加重;2.苗期旺长,过早化控果子小;开花下针不整齐,结果一致性差,影响商品性;3.常年连作后,重茬障碍抑制产量和品质提升。

优马在花生作物上的竞争优势在于有自己核心的优质产品资源,可以精准靶标花生全生育期的种植痛点问题。在全国花生区主推的明星产品是优马修复剂®、优马蕾果保®、优马大满贯®。

优马修复剂®,采用微碳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细胞活性,延长植物细胞生命;促进根系生长、破除僵苗、迅速恢复作物生长活力;解除不良气候、药害、肥害、激素中毒及病虫害引起的损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着重解决花生生理性黄化,促进根系发育,减轻黄化。

优马蕾果保®着重解决花生开花下针不一致的问题,施用后可以显著提高果实成熟一致性,提升整体的销售品质。

孙超:花生根际病虫害的联防治理策略

山东绿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孙超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然而,病虫害加剧和重茬障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土壤病虫害是最关键的因素。

根际病虫害具有早期诊断困难、传播途径多样、防治难度大、病原多样等特点。因此,综合治理成为解决根际病虫害的核心策略。

针对根际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农业措施如嫁接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等。土壤处理可通过深翻曝晒、熏蒸或施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环境。化学与生物防治结合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辅以促根壮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病虫联防联治。

山东绿德地作为专注根际病虫害防治22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案。其核心产品“帝雷组合”(4%氯虫·噻虫胺+1.5%咯菌·嘧菌酯)具有3大优势:

1.病虫双管:既能杀灭地下害虫,又能减少病菌通过根系伤口侵染。

2.促根壮苗:添加生根刺激素,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

3.缓释长效:采用复合矿源载体和三次包膜工艺,延长药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产品“德拌组合”(12%噻虫·福·萎锈+18%噻虫胺)专为花生和大豆设计,可有效防治蛴螬和根腐病,同时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实现早开花、多结果。

未来,绿德地公司将继续优化生产工艺,研发环保、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并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案。通过联防联治、土壤调理和作物健康管理的综合手段,有望突破花生重茬障碍,提升单产和品质,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琳:花生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植物保护岗位专家 周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扩种花生,全国花生的种子面积势必会迎来新的增长,而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秸秆还田、常年连作、水肥条件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恶化、抗性品种匮乏等因素的催化下,花生主要病虫害呈现出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严重影响花生安全生产和单产的提升。

要挖掘花生的扩种潜力,提升花生的单产潜力,就一定要大力推进花生病虫害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花生不同生育期病虫害防控重点

播种出苗期(从花生播种到50%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的时期),防控重点病害是冠腐病、黄曲霉病;虫害是地下害虫。

花生播种出苗期重点地下害虫主要为害花生的地下部分,如播种后的种子、幼苗根茎、荚果种仁,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普遍发生,危害也较为严重,新蛛蚧在部分沙土地危害较大。

幼苗期(从50%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防控重点病害有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虫害有甜菜夜蛾、棉铃虫、蚜虫、叶螨、蓟马。开花下针期(从50%植株开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防控重点病害有青枯病、白绢病;害虫有甜菜夜蛾、棉铃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蚜虫、蓟马、叶螨。

花生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全程绿色防控:以产出高效、产品优质、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覆盖农产品生产的时空全过程,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多方面技术措施防控病虫害。

1.加强植物检疫——法规措施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采取检疫检验措施,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无病区,不从疫区、重病区调运种子,在引种、调种时,必须事先调查种子产地的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对花生荚果、花生秧、种子和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等实施检疫,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借助人为因素传播扩散。植物检疫措施防控重点有新黑地珠蚧、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等。

2.深翻改土——生态调控花生收获后或种植前深翻土壤,一般深耕30-35cm,连作花生茬连续旋耕2-3年后深翻1次,降低田间病菌、害虫基数。花生冠腐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和果腐病等根茎部病害严重发生区,宜1-2年在花生收获后或种植前深翻1次,减少侵染源。

3.科学施肥——生态调控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进行配方施肥。施足基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和花生专用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4.合理轮作——生态调控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种植区,宜实施小麦-玉米或小麦-大豆等种植模式轮作倒茬。病虫轻发生地块实行3-5年轮作一次;重发生地块实行2-3年轮作—次,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虫基数。

5.选种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花生种植前,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和生长的抗(耐)病虫品种,以此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机率,这是最经济实惠、效果最好的一项措施。如种植高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远杂9102可有效降低青枯病的发生。

6.种子处理——科学用药针对不同病虫害,合理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土传和种传病害以及苗期病虫害。拌种时噻呋酰胺用量过大,对花生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在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严重地块,可用18%氟虫腈·毒死蜱悬浮种衣剂1: 50-100药种比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在花生根茎腐病、冠腐病严重发生田块,可用噻呋酰胺、戊唑醇、萎锈灵进行拌种。种子包衣和拌种时应特别注意:一是严格控制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特别是三唑类杀菌剂;二是拌种后要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并适当增加用种量。

7.适时播种,起垄栽培,合理密植——生态调控选择合适时期播种:春播花生白绢病发病比夏播花生发病重。春播花生不宜播种太早,一般在覆膜后5 cm土层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夏直播花生于小麦收获后抢时播种。

8.规范生长期肥水管理——生态调控根据花生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叶面追肥。田间应沟渠配套,灌排通畅。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应根据花生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采用喷灌、滴管等节水灌溉技术,适时适量规范灌水。

9.清洁田园——生态调控播种前,彻底清除花生田残留的作物秸秆、病残体及其周边的杂草等,铲除病虫寄主;花生生长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死株,避免病害扩散;病田用的农机具、工具等要及时进行消毒。收获后,及时对病残株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残株进行焚烧或深埋;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避免秸秆还田。

10.花生生长期病虫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技术。要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掌握适宜的施药时期,施用适宜的用药剂量,采用适宜的施药方式,合理混用和轮换用药。花生白绢病用药要在初现白色菌丝、菌核未形成之前。花生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锈病等用药要在发病初期,病叶率达10%-15%时及时喷药,或根据天气和田间花生长势情况,雨水多湿度大,每10-15 d左右喷药1次,共1-2次。

11.科学收获,及时晾晒,安全储藏根据农时、天气和种植模式适时采收;白绢病、果腐病、根结线虫病和新黑地蛛蚧等重发田,宜就地收刨、单收单打,避免病虫株和荚果在转移过程中传播病虫害。收获后及时晾晒,使荚果和籽粒的含水量分别快速降至10%和8%以下。剔除破损果,妥善储藏,防止黄曲霉、黑曲霉等侵染而使种子霉变。

12.秸秆合理加工利用,避免病菌远距离传播花生秸秆加工利用前,应彻底筛除白绢病菌核,避免远距离传播扩散。

陈秀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验做法

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陈秀秀

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淇花”)是一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一产:农业种植优化原料生产环节

淇花以高油酸花生种植为核心,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2012年,公司在河南省浚县善堂镇陈村建立了首个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逐步形成了以浚县为核心的良种繁育示范区,并辐射鹤壁、新乡、安阳、濮阳等周边区域。

在合作模式上,淇花创新采用“五统一”管理(统一农资、技术、标准、收购、品牌),与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二产:智能化加工提升价值链

在加工环节,淇花投资1.3亿元建设智能化车间,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打造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生产线。

为确保产品质量,淇花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依托产学研合作,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团队、河南工业大学刘玉兰教授等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重点攻克花生油中的塑化剂、黄曲霉毒素等风险成分控制技术。

三产:拓展销售与品牌建设

在第三产业领域,淇花通过全国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将高品质食用油直达消费者。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了以花生种植、加工过程、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基地。此外,淇花成立了河南省植物食用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高新峰:花生种植高产瓶颈突破与渠道增量新路径

河南田状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新峰

随着作物病害以及极端天气气候加剧,作物的生态生长环境在破坏,就需要提升作物的抗性和免疫力,进而实现提质增产。而植物疫苗类产品恰恰可以让作物获得后天的免疫力,进而提升作物的抗逆抗胁迫能力,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田状元神作®是由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新技术高科技产品,结合田状元公司特有的定向酶解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将十八种氨基酸、中微量元素、碳酶、GPP、基因蛋白、小分子生命肽、生物发酵代谢物等高活性物质有机螯合而成的高科技植物疫苗产品。该产品通过优化强化作物基因,提高作物免疫力,让作物少生病从而实现增产。

神作®核心价值——率先应用基因免疫科学激发作物提质增产潜力。神作®是通过优化强化作物基因,提高作物免疫力,让作物少生病从而实现增产的“植物疫苗”。神作通过诱导强化作物细胞基因表达,增加作物自身四大防病抗逆物质和五大内源激素的分泌,诱导强化作物自身免疫系统加快作物代谢循环。

农户要做好花生拌种期、团棵期、开花下针期、饱果期四个重要时期的管理,针对这四个重要时期田状元配套了专业的神作®技术方案花生健康套餐,凭借出色的提质增产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

孔祥宇:药肥在花生上的应用与市场机会

河南省红火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孔祥宇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其高产绿色种植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植保问题尤为突出,尤其是地下病害和虫害的防治。

药肥作为一种肥料的载体,施用在地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花生种植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尤其是花生的主产区驻马店,是第一批接受使用药肥的区域之一,但近些年,药肥在驻马店市场出现了一些争议,部分种植者从信任,转向了怀疑甚至误解,让药肥成为“被念歪的正经”。

药肥在花生作物上的优势没有变,是在品类管理中出了问题。药肥有单标和双标之分,有些单标药肥产品只有药效,没有肥效,达不到增产效果,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农户使用的积极性。

针对行业乱象,河南红火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出“正本清源,重构行业生态”的理念,大力推广双标药肥,率先提出“双标双效”药肥概念,即产品同时具备防治病害和虫害的双重功效,并通过科学配方实现药肥协同作用。同时,红火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还是《药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团体标准的起草执笔单位,连续多年召开双标药肥高峰论坛。

2025年起,红火作物将全面转向双标药肥的生产与推广,彻底摒弃单标产品,进一步巩固在药肥领域的领先地位。

红火药肥的“双标双效”不仅解决了单标药肥的局限性,还通过生物刺激、有机、无机、药剂等“4G+”方式,进行产品迭代升级。

同时,孔祥宇也呼吁,对于药肥,花生种植者要时刻保持信心,要相信药肥能省工省力、帮助花生种植提质增产,选择双标药肥,认准红火药肥!

刘娟: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施肥技术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区域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 刘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

低产田缺肥少水是单产低的主要原因。高产田未能做到平衡施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徒长倒伏;群体结构不合理,群体质量差。

花生高产高效施肥技术包括3个:1.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肥+复合菌肥施用技术;3.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

花生应优先选用缓、控施和有机肥料,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用量。不同生育时期,花生对氮肥吸收利用表现为结荚期>花针期>苗期>饱果期。施用缓/控释氮肥既可以满足不同生育期花生对氮的需求,又可以避免生育前期因土壤氮浓度过高对根瘤固氮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供需同步”高效施氮。

有条件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或者水肥一体化种植。在没有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采取以田定产,以产定肥的办法。

黄华军:爆根科技,为花生高收益而来

成都云图控股复肥营销中心特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黄华军

花生种植面临的挑战与市场机遇

当前花生种植面临多重挑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花生产量,还影响了花生品质和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国家"减肥增效"战略要求化肥折纯用量在5年内减少20%,传统化学肥料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特种功能肥料市场正以每年20%~3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为解决花生种植痛点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小红桶特肥的产品优势

云图控股推出的“小红桶”液体有机浓缩营养液是一款革命性的特肥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爆根科技”——通过促进根系发达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该产品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快速见效:小分子成分能穿透并激活根叶细胞,6—10小时促进生长;

高效营养: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养分,有效补给各生长阶段营养需求;

多重功效:经上千次实验验证,可使根系发达,降低化肥用量,增产效果达10%-15%;

使用便捷:适用于冲施、滴灌、喷施等多种施用方式。

创新营销与市场反响

云图控股为“小红桶”打造了创新的营销策略:

直播推广:通过农资与市场传媒平台进行直播推广,累计吸引近5万精准农资从业人员观看,获得120万次点赞;

渠道覆盖:产品已获得超过10万家门店关注,与各区优质推广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

国际拓展:作为云图控股的明星产品,"小红桶"系列正远销东南亚市场,展现国际竞争力。

嘉施利“小红桶”在农资与市场传媒直播间

云图控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生产实力。依托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云图控股以“小红桶”等增效特肥产品为核心,致力于与种植户共同实现花生高产绿色种植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田宝华:创新赋能,让花生赢在起跑线上

先正达华北华西大区技术经理 田宝华博士

种子包衣的重要性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是当种子播种之后,在土壤中大量种传土传病害地下地上虫害,以及环境逆境(如干旱)等,阻碍了优质品种遗传性状的表达。

种衣剂能防治种传土传病害以及早期地上部病害猝倒病、根腐病、烂种烂秧散黑穗、腥黑穗、丝黑穗炭疽病、纹枯病;能防治地下害虫以及早期地上部害虫危害金针虫、蛴螬蚜虫、蓟马、飞虱、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种衣剂可以让种子根系发达、分蘖更多,抵御逆境。

种衣剂对农民来说意味着可以轻松防治早期病虫害,确保出苗与成苗,减少投入,降低成本。苗好,收成就有保证;增产,品质更好,投入产出就比高。可以说,种子包衣是解决防治根部病虫害,促进苗齐苗壮最简单有效的途径。

创新引领先正达种衣剂

先正达种衣剂业务在全球和中国一直领先,在全球种衣剂市场占比36%,2023年全球种衣剂市场销售额达到265亿元,占中国种衣剂市场26%,2023中国种衣剂市场销售额达到27亿元。

先正达开创中国种子包衣市场的先河,引入了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精甲霜灵、氟唑环菌胺、溴氰虫酰胺等,呵护中国种子的健康。在花生种衣剂上重点解决花生地下害虫和苗期根腐病,经过多年探索,花生种衣剂方案广泛应用。

先正达有着专业完备的花生种衣剂方案,目前在全国花区现象级的大单品有酷拉斯®、迈舒平®、满益佳®。

满益佳®是先正达重点打造的三元复配杀菌种衣剂,有效成分是噻菌灵+咯菌腈+精甲霜灵,杀菌谱广且内吸性强,通过触杀及内吸原理,保护种子由内而外,免受病菌侵害。相较其它杀菌种衣剂,满益佳®能防治多种高低真菌引起的病害,不同的作用机理可延缓抗性产生,药剂作用兼顾保护和内吸传导。通过种子包衣,综合防治玉米苗期多种病害,为健康出苗保驾护航。

先正达在花生上主推的专利利杀菌剂是美甜®,是全新一代SDHI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系列的首个上市产品,由氟唑菌酰羟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美甜®对花生具有卓越的防病保叶、绿叶、提质增产的效果。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内使用2遍美甜®,真正可以做到成熟不落叶、叶片没有斑、青枝绿叶收花生,已经成为全国花生叶斑病防治的第一品牌。

美甜®从2020年上市至今已成为行业杀菌剂爆品,截至2024年累计推广面积使用超6000万亩,在全国花生产区受到广大农资经销商和种植户的追捧。

高静:一拌三喷,防病增产——巴斯夫花生全程方案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农业解决方案部黄河流域大区技术经理 高静

在全球农业面临增产增收与可持续发展双重挑战的背景下,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的作物保护公司,将其年销售额的9%投入研发,每年测试超过10万种化合物,致力于为农业生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024年6月至10月,巴斯夫在河南驻马店上蔡县无量寺村开展了系统的花生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一拌三喷"全程管理方案:播种前使用帮巧时种衣剂拌种,生长期间分三次喷施不同功能组合的药剂。

施乐健®技术是该方案的核心,不仅能提供传统植保功能,更能通过调节植物生理效应增强植株长势和生命力。试验中,这一技术在株高促进、叶绿素含量提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特别是锐收®谷瑞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异丙醇基团结构,与传统三唑类相比具有更高的靶标结合活性,对花生褐斑病等病害展现出卓越防效。

巴斯夫花生全程方案通过"一拌三喷"的简化操作,实现了对主要病害(褐斑病、白绢病等)和虫害(蛴螬等)的有效防控,同时提升了植株生理机能。方案中不同产品组合各具特点:百泰+健攻侧重保叶饱果;健攻+健达强化白绢病防控;谷瑞+健攻则在增产提质方面表现突出。

谢焕雄: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概况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 谢焕雄

中国花生机械化总体概况

近10年中国花生机械化发展快,空间大。花生机械化 区域不均衡十分突出。

中国花生种植机械化概况

花生播种:经历人工—简单农具—单一作业—(可旋耕、起垄、播种、施药、覆膜)复式播种作业,产品几十种、企业几十家。

花生播种机目前已有多种机型,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基本可满足垄作、平作、畦作、覆膜与不覆膜等各种不同种植农艺要求。

花生种植机械化研发重点是要提高取排种可靠性,提高播种质量,降低漏播率,提高适应性、可靠性和作业质量。

未来花生播种机研发发展方向是多元化、高质高效化、多功能一体机。

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概况

花生收获:经历人工——简单挖掘——分段收获——半喂入联合收获和捡拾联合收获等复式作业。

各种各样花生收获机已有几十种、企业几十家,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但好机显少问题仍较突出,提高适应性、可靠性和减损降污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花生收获机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现有设备:减少收获损失,提高适应性、可靠性——提高性能质量;

残膜收获与资源化利用:残膜回收、膜秧分离——解决残膜污染问题;

三段式收获设备研发:割秧、挖掘晾晒、捡拾收获——探索新的收获模式;

秧蔓收集与饲料化利用:干湿秧蔓分段收获、果秧一体化收获、打捆打包;——饲料化利用提高总体效益;

丘陵山区用收获机:在坡耕地、小田块、重黏土条件下实现高质顺畅收获——提高适应性。

总的来说花生是我国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优势油料作物,亟待加快机械化发展, 又是一个实现机械化难度比较大产业。

中国花生机械化总体发展较快,2022年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7.05%,耕、种、收机械化分别达82.56%、59.50%、53.90%, 花生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但总体来看,与美国相比,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相比,中国花生机械化生产水平还明显偏低,区域机械化发展不均衡亦较为突出,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易东海:花生作物健康高产技术方案解析

河南省新豫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市场技术总监 易东海

当前河南花生主产区面临严峻的土壤退化问题:土壤酸化、板结和盐渍化现象普遍,导致根系发育受阻、养分利用率降低和土传病害加重。

河南省新豫基于17年农资服务经验,针对当前花生种植中日益严重的土壤健康问题和病害挑战,创新性地开发出花生高产方案。该方案方案包括改土防病方案、种子包衣方案、培育壮苗方案、防病增产方案(三遍药),能够有效解决土壤酸化、板结和土传病害等核心痛点,在河南省多地试验示范中展现出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

土壤改良方案:采用"白光沃土+新豫康润颗粒剂"组合(各20kg/亩),通过三重作用机制改善土壤环境。

种子包衣方案:针对传统种衣剂"重虫轻病"的缺陷,新豫开发出8组分复合包衣剂(升级版满益佳+)。

培育壮苗方案:花生齐苗后,亩用乐胜30g+花田保50g+勇美50g+荧光剑100g+沃聚康100ml+靓果康100ml,有效预防病害、抗病毒病、补充营养、促进壮苗、抗逆促长。

防病增产方案“三遍药”:在花生团棵期、盛花末期、膨果期分别使用防病方案产品。

经河南省植保站连续4年验证,该方案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土壤-作物协同治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增产提质效果显著。

未来,随着土壤健康意识的普及,这种以"土壤改良为基础、生物防控为特色、全程管理为保障"的花生健康种植模式,将为我国油料作物产能提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公司计划进一步优化方案,开发数字化管理工具,推动花生产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花生作物高产绿色中国行”暨“农资与市场传媒&山东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议式。

以优质产品为引擎,助力中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尾声还进行了“花生市场最具潜力产品颁奖仪式”,致敬榜样力量。

会议花絮: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