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暖花开之际,广西象州县象州镇王铎村迎来了马铃薯的丰收季。田间地头,机械化采收大显身手,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春暖花开之际,广西象州县象州镇王铎村迎来了马铃薯的丰收季。田间地头,机械化采收大显身手,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4月2日,在象州镇王铎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一台台土豆收割机在田垄间来回穿梭,一颗颗色泽金黄、圆润饱满的土豆,不断地从地里翻滚而出,瞬间铺满田垄。村民们分工明确,有的紧跟收割机后,迅速将土豆收拣成堆;有的忙着装箱、打包;还有的对土豆进行分等级处理,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机械采收马铃薯现场。
村民开心地展示马铃薯。
种植户钟思业满脸笑意,自豪地介绍着这片基地的情况。这片200亩的土地原本是河滩地,地势平坦且靠近河边,灌溉十分便利,但每到汛期便容易遭受水淹。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团队巧妙地利用冬季时段提前开展种植,并全程采用机械化科学种植模式。从播种、施肥、铺膜到铺地带,一次性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配合水肥一体化管理,一系列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最终迎来了大丰收。钟思业兴奋地表示:“我们种的是沃土5号马铃薯,品质特别好,亩产大概能达到6000斤左右。”
无人机管理马铃薯。
种植户钟思业采收土豆。
象州镇积极贯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采用良种、良技、良法、良田的优化模式,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王铎村地处石祥河水库旁,土质肥沃,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马铃薯积累淀粉和营养物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产出的马铃薯不仅薯型好、个头大,而且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不远千里前来订购。
“象州土豆我们收购每市斤1.3元,土豆薯型好、个头好,品质相当出色。” 来自黑龙江的收购商万老板对这里的土豆赞不绝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黑龙江这个马铃薯主产区,象州马铃薯竟成功打开了市场。黑龙江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产出的马铃薯产量大、品质优,在当地及周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象州马铃薯跨越数千公里,克服运输成本高、市场竞争大等重重困难,在黑龙江市场分得一杯羹,堪称一次了不起的 “逆袭”。
黑龙江收购商万老板正在收购土豆。
近年来,象州县农机部门积极作为,持续推广适用于现代农业各类作物耕种的新机具和新技术,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的配置和布局。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和需求,合理调配农机资源,助力农民实现精准化管理,显著提高了农机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象州马铃薯的成功,不仅是种植户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现代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产业不断开拓进取的生动写照。
记者 王丽燕 覃真钰 通讯员 潘玉成
来源:象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