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震荡:全球风暴与本土应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09:37 4

摘要:美股重挫:纳斯达克指数跌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两日跌幅,科技巨头单日市值蒸发超5万亿元。亚太跟跌:日经225跌超2%,恒生指数下挫2.27%,韩国KOSPI触发熔断。

2025年4月3日至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关税,引发市场恐慌。

美股重挫:纳斯达克指数跌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两日跌幅,科技巨头单日市值蒸发超5万亿元。亚太跟跌:日经225跌超2%,恒生指数下挫2.27%,韩国KOSPI触发熔断。

4月6日,清明假期后的A股面临补跌风险。监管层迅速行动:

央行释放降准降息信号,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外汇局宣布加强外汇政策调控,应对人民币波动。

3月底至4月初,A股两大主线退潮:

AI板块:业绩分化,资金撤离;“中特估”概念:银行等板块估值修复遇冷。
叠加政策真空与财报压力,上证指数从3400点跌至3100点附近。

除流动性支持外,市场预期若跌幅扩大,平准基金或限制做空等措施可能出台。

特朗普的“关税镰刀”再次挥向全球,A股却因休市暂避锋芒。这像极了2015年股灾前的暂停交易,或2020年熔断中的政策干预。

历史总在重复:2018年关税战击穿2440点,2020年华为事件暴露“卡脖子”困境,而今AI与“中特估”泡沫破裂,资金踩踏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此次监管反应更快——降准信号、外汇防御、回购工具,甚至祭出2015年救市“狠招”。

但A股的脆弱性未变:外资撤离则慌,概念退潮即崩。若市场始终依赖“政策奶嘴”,下次风暴来临,休市还能成为避风港吗?

来源:卷中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