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竞争格局生变:龙头倒退 黑马紧追 |酒业财报观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09:51 3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啤酒涨价了,你的钱包还好吗?最近青岛啤酒的年报一出,简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数据显示,2024年啤酒行业整体产量往下掉,几个啤酒巨头销量也不太行,但燕京、珠江这些区域品牌却卖爆了!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带你深扒一下啤酒江湖的最新战况。

先来看看青岛啤酒,营收看着还行,321.38亿,但同比下降了5.3%,有点尴尬。

更扎心的是,它家的中高端产品销量也掉了2.65%,净利润就象征性地涨了1.8%。

对比一下,百威亚太中国区每百升收入下降1.4%,重庆啤酒高端产品增速也慢下来了。

再看看燕京U8,销量70万千升,连续两年增长超30%,简直是yyds!这说明啥?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的话说,啤酒行业的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史诗级大洗牌。

小编之前在上海一家精酿酒吧,亲眼见证了这种消费变化。

拿着燕京U8的年轻人,对68块的进口精酿犹豫不决,但12.8的国产高端新品却很乐意买单。

这种对价格的敏感,在珠江啤酒的年报里变成了14%的高档酒增速,在燕京的年报里变成了50%的净利润暴涨。

反观百威,上海工厂开机率都降到七成了,曾经的-夜场之王-也要想想咱老百姓的钱包了。

数据说话,华润啤酒吨价3300元,青岛4200元,百威5300元,燕京和珠江分别是3100元和3800元,追赶速度肉眼可见。

珠江啤酒董事长王志斌说,广东消费者愿意为本土品牌升级买单。

可不是嘛,珠江去年在大湾区新增了3.2万个终端网点,营收直接干到57亿。

华润啤酒虽然中高端占比超过50%,但总销量还是掉了2.5%。

就像超市导购小张说的,20块的喜力有人买,但5块的老雪花才是走量王。

这场行业变革中,最有意思的是消费分层带来的战略选择。

重庆啤酒146亿营收里,嘉士伯贡献了六成多利润,但销量也掉了0.75%,看来外资品牌也到瓶颈了。

燕京啤酒就不一样,冬奥会期间的国潮营销玩得飞起,U8在Z世代中的认知度提升了27%。

怪不得行业吨酒利润普遍下滑,燕京的净利率还能逆势增长1.2个百分点。

某电商平台的数据也显示,今年618预售中,国产高端啤酒搜索量暴涨83%。

那么问题来了,啤酒企业以后的路怎么走?青岛啤酒推出了-超高端百年之旅系列-,华润也搞了个-醴-系列文创产品,看来龙头企业都在想办法破局。

但999一瓶的啤酒,消费者真的会买单吗?市场会给出答案。

燕京在华北搞-一县一策-渠道改革,珠江在华南推-鲜啤30分钟送达-,这些接地气的操作,正在重塑行业价值链。

未来三年,啤酒行业的洗牌会越来越快。

餐饮场景复苏,谁家冷链铺得好谁就赢麻了;Z世代的-微醺经济-崛起,低度果味啤酒或许是下一个风口。

但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高端化和大众化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说得对,啤酒行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场关于消费者信任的马拉松。

这场马拉松,需要华润、青啤这样的领跑者,也需要燕京、珠江这样的黑马。

夜幕降临,重庆洪崖洞的夜市又飘起了啤酒的麦芽香。

每个举杯的人或许都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正在改变啤酒行业的格局。

小编相信,从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的老糖化锅,到燕京的智能灌装线,中国啤酒,一定会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酿出新的滋味。

毕竟,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老百姓的嘴巴和钱包。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博学的百香果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