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社会风气,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积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从宣传教育、排查整治、志愿服务三个关键方面精准发力,吹净“扫黄打非”的“死角”。
河南经济报记者曹永飞通讯员杨童
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社会风气,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积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从宣传教育、排查整治、志愿服务三个关键方面精准发力,吹净“扫黄打非”的“死角”。
创新宣传教育。金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为突破口,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矩阵。一方面,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通过各村微信群,定期推送 “扫黄打非” 相关知识,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扫黄打非”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线下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下乡等契机,将“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巧妙融入其中,揭示“黄非”现象的危害;专题宣讲会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辨别“黄非”物品的方法,让群众有更直观的认识。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线下宣传活动3场,直接参与群众300余人,使“扫黄打非”理念如同春风化雨般深入到群众心中。
强化排查整治。在排查整治方面,金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对街道范围内的书店、印刷店、文化娱乐场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巡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仔细检查场所内是否存在售卖、传播非法出版物、淫秽物品,有效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志愿者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 “黄非” 线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
壮大志愿服务。金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招募“扫黄打非”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头巷尾,成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参与日常的宣传和排查工作,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倡导文明新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源头上减少“黄非”现象的滋生。未来,金山街道将继续深化“扫黄打非”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清朗的文化环境。
来源:河南经济报鹤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