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缅甸物资2日经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清水河口岸进入缅甸境内后运抵震中曼德勒市区。当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第二梯队先遣队9人抵达仰光,并在休整后赶往曼德勒震区,开展灾后赈济、供水和大众卫生、防疫消杀等工作。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缅甸震后国际救援中,中方建成首个临时安置点
据环球网近日报道,截至目前,缅甸强震已导致2886人遇难,4639人受伤,373人失踪。
中国红十字会首批援助缅甸物资2日经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清水河口岸进入缅甸境内后运抵震中曼德勒市区。当日,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第二梯队先遣队9人抵达仰光,并在休整后赶往曼德勒震区,开展灾后赈济、供水和大众卫生、防疫消杀等工作。
“现在终于有住的地方了,感谢中国朋友。”一位缅甸灾民双手合十,感激地说道。
数日前,缅甸遭受了7.9级的强烈地震,众多基础设施遭受损毁,民众死伤状况十分严重。中国作为缅甸的邻国,率先派出救援力量前往缅甸实施救援,并且借助卫星遥感技术给予缅甸灾区重要的支持。中方的相关报道显示,我国航天科技集团对14颗在轨卫星进行调度,针对缅甸灾区开展观测工作,并且为救援行动供应了卫星图像。特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常常会有断电、道路毁坏以及通信中断之类的状况,这使得传统的地面勘察难以进行。
缅甸地震(资料图)
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响应,与时间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赛跑。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专业救援队,携带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紧急奔赴缅甸灾区。这一果断决策,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和对缅甸人民的深厚情谊。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第二件事:“我们确实存在竞争,但并不意味着应该有冲突”
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日表示,印度和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有办法“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苏杰生当天在美国亚洲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谈及中印关系时发表了上述言论。同样关注到这一表态的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表示,苏杰生发表相关言论,正值印中两国修复关系之际。“我们基本上提出了两点,即分歧不应成为争端,竞争不应成为冲突。
莫迪(资料图)
印度为什么会突然向中方喊话,表示中印双方之间并非只能有全面竞争和冲突对抗两种关系形态,只要双方相向而行,就可以在多个关键性问题上缓和或者解决双方之间的利益矛盾?不仅仅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认识到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互补性,而加强双边关系有助于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在气候变化、反恐、公共卫生等全球和地区性问题上,印度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要加强合作。
第三件事: 立陶宛4名失踪美国士兵确认死亡
失踪近一周后,在立陶宛陷入沼泽的一辆美军装甲车已被救援人员打捞出来,车上4名美军士兵的尸体也在本周被找到。数百名美国与立陶宛士兵及救援人员参与了此次搜寻。美军表示正在调查事故原因。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发表声明说,近日在立陶宛演习时失踪的第4名美军士兵的遗体被发现。此前一日,已有3具士兵遗体被找到。立陶宛防长沙卡利埃内近日表示,当天从帕布拉德军事基地附近的沼泽中打捞出一辆总重量近70吨的美国装甲车。
美军在立陶宛训练(资料图)
此外,这起事件的原因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军事分析家提出,士兵可能随车沉入沼泽,因装备过重无法逃生,或者逃生后选择藏匿。但训练场有严格规定,车辆一般不被允许进入沼泽区域,这就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操作违规的情况。而且,事发地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不到 10公里,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这起事件是否与地缘政治有关。无论背后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悲剧都令人惋惜。希望相关方面能尽快查明真相,给遇难士兵的家属一个交代。
来源:亮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