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年中国通信技术服务(ICT服务)市场调研与投资趋势报告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0:33 1

摘要: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是指提供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维护及优化等技术服务的行业,主要目标是确保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流,以满足个人、企业和组织的通信需求。由于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具备专业性,通常由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商专业提供此服务。

1、通信技术服务行业背景

(1)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定义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是指提供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维护及优化等技术服务的行业,主要目标是确保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流,以满足个人、企业和组织的通信需求。由于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具备专业性,通常由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商专业提供此服务。

通信网络是运营商提供通信服务的物理载体,从通信网络的组成结构看,典型的通信网络主要包括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三个部分。我国通信网络目前以运营商为主导开展网络建设,也是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的主要购买方,并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

(2)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具体内容

在我国,目前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为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信网络规划服务,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及规划咨询等,勘察设计主要作用是指导通信工程的实施;规划咨询则主要为客户投资决策、经营规划提供咨询分析服务。

通信网络建设服务,主要是通信网络的核心网、传输网、无线及有线接入网等多个网络的建设以及通信铁塔基站配套设施的建设服务。通信网络运维服务,主要是提供通信网络机房环境、基站设备、传输线路及附属设施的运行管理、例行检修及故障处理、应急通信保障等专业技术服务,保障信息通信网络各环节有效运行,为终端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网络环境。

通信网络优化服务,主要对已建成、将要投入运营的网络站点,开展进行信号测试和优化调整,以提升网络性能和达到目标要求,满足用户通信顺畅需求。

2、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伴随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壮大。自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1G 空白、2G 跟随、3G 突破、4G 同步、5G 引领”的发展历程,通信网络运维业务也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而不断发展演变。

1994 年至 1998 年,我国通信市场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垄断竞争态势,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处于萌芽时期。2001 年左右,1G 和 2G 发展初期,广东省通信建设发展较快,为弥补自维力量不足,中国移动率先尝试对外采购网络“代维”服务。从此通信网络运维工作便开始从“自维模式”转换成“代维模式”。

2004 年前后,运营商在越来越多省份采用“代维模式”,行业也开始进入商业化和专业化阶段。2010 年前后,运营商全面采用通信网络“代维模式”。2009 年 3G 技术正式商用推广,运营商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全面转型,通信网络建设剧增,网络组网模式和维护模式不断变化,呈现网络规模化、复杂化的特征,网络维护工作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影响运营商网络质量和服务形象的关键要素,对网络维护的技术能力、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专业化分工深化。通信网络“代维模式”已经成为运营商普遍采用的网络维护模式,通信维护服务行业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2015 年 4G 网络大规模普及,2019 年 5G 正式商用。随着 4G 网络成熟和以 5G 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步伐加速,通信网络不断更新扩容,不同制式网络层叠复杂,网络基础设施、组网环境愈加复杂,站址内持续加大共享力度与共享能力,实现低成本、优服务、绿色低碳的网络覆盖,对网络维护技术要求不断提升。智能运维逐步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开始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运维服务,推动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3、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电信行业,运营商持续加大资本支出和不断更新通信网络技术,给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带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1)需求端景气度提升,为通信技术服务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长期来看,运营商作为当前我国通信网络的主导者和主要购买方,其资本性支出规模、技术路径选择、技术迭代节奏等是影响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期来看,运营商年度资本支出直接影响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从政策看,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是我国重要的发展目标。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作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贡献者,随着“宽带中国”、“东数西算”等政策陆续推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通信网络建设期三大通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资本性开支不断提升,带动行业较快增长。2020 年至 2023 年三大通信运营商和中国铁塔资本性支出金额分别为 4,072 亿元、4,058 亿元、4,193 亿元和4,205 亿元,同比增长 11.00%、-0.34%和 3.30%和 0.30%,运营商持续性加大技术更新、网络扩展和服务改进等资本性投入。

同时,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3 年末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 337.7 万个,4G 基站 629.5 万个,移动电话基站总数量为 1,162 万个,我国通信行业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持续积极推进。运营商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为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增长带来机遇。

(2)供给端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通信技术服务专业程度不断深化

当前运营商对于通信技术服务要求不断提升。随着通信网络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增长、应用场景对于高速率、低故障网络的客观要求不断提升,运营商往往需要花费巨大成本用于通信网络的建设和保障;同时,新旧网络的融合及多品牌设备的共存,通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结构日益复杂。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已明显提升。

相较于 2G、3G 时代通信技术服务商为运营商仅简单地提供外包的低价值、低技术、低附加的服务,当前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已实现显著提升。从技术看,通信技术服务商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建设、维护等多个方面,逐步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形成信息通信技术(ICT),并实现 ICT 与产业技术融合形成的物联网技术(IoT),还正在将 IoT 与数据分析技术融合形成的人工智能技术(AI),上述技术变革提升了整个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技术门槛。

以通信网络运维为例,当前通信技术服务商已能够通过构建自身一体化的运维平台,实现客户通信基站故障提前预警通知、自动派发工单、智能巡检、故障处理等一体化运维操作,并通过自身一体化的运维平台实现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人、机、车、装等要素跨区域灵活调配,从而有效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营商运维成本、提高故障响应速度和降低基站掉线率。从解决方案能力看,通信技术服务商正在朝着通信技术综合解决商迈进。

运营商采购通信技术服务的核心是不断提高网络质量和运行效率,并有效降低管理和运行成本。随着 5G 的大规模应用,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实现高效的万物互联已经成为现实的需求,但这也导致了通信网络运维的数量和难度也大幅度增加。而且 5G 的高频率和高耗能特性意味着需要比 4G 投入更多的基站来达到相同的通信质量,这也导致能耗的成倍增长。针对 5G 网络的高能耗特性,通过优化基站布局、功率控制、信号调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降低网络的能耗消耗。因此运营商需要既能够确保网络高效化、智能化的通信技术服务,又能够适应通信网络发展现实需求的一体化通信技术服务商。

(3)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由于历史原因,中通服、中移建设等国有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在全国各省市均设有驻点,有能力在全国开展业务,其规模和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而民营企业规模差异大,业务范围普遍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省、市、地区,以本地服务为主,地域特性显著,仅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服务。整个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不高。通信技术服务主要围绕着基站和传输线路开展工作,区域性特征明显。

一般情况下,运营商在同一市、县级区域选择至少 2 家供应商提供同类型通信技术服务,更倾向优先选择熟悉当地特点、后评估成绩突出、过往业绩优良的企业。本行业在各区域市场的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阶段关联度高。我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城市和乡村地区之间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各区域间市场特征差异显著,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信网络覆盖不足或质量较差,需要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来改善,影响了通信技术服务商在这些地区的业务开展,导致不同区域供应商的业务布局数量不一。

4、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市场集中度较低,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网络终端用户需求增加,运营商不断加大投入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全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完善,千兆光网快速规模部署,一方面 FTTR(光纤到房间)走向用户推广阶段,推动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智慧家庭应用落地,另一方面千兆光网支撑千行百业部署企业/工厂网络、智慧教育民生工程等,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未来 80%的业务场景都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算力需求将与日俱增。同时 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带动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中国数据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28.37ZB(十万亿亿字节)增长至 2026 年的56.16ZB(十万亿亿字节),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5.5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建设、通信技术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进一步促进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社会治理、金融服务、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行业及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社会信息化、行业垂直应用等新增需求和巨大应用及服务市场。各行各业对于网络需求也在快速提升,持续、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访问已成为当下社会刚性需求。运营商为提升网络质量、保证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不断加大通信网络的投入力度。

(2)行业竞争加速,具有全国布局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运营商逐步完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已普遍采用电子化方式公开招标,尤其是“集中采购”项目规模和占比逐步上升,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信息日趋公开、行业标准日渐规范、市场竞争日益透明。

在评选过程中,各运营商为保障通信技术服务质量,逐渐抛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价方法,主要考核通信技术服务商后评估成绩、过往业绩、本地服务经验、服务质量和团队技术能力。

在行业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仅能提供传统的通信网络规划、建设、运维等服务的通信技术服务商正在逐渐丧失行业竞争力,当前的通信技术服务商需将传统业务与前沿技术结合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智能化网络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市场化竞争日趋公开、规范的环境之下,具有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优势的全国性通信技术服务商在经营业绩、资本实力、技术能力、团队资源、营销渠道等方面将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且能够将业务拓展到更大的区域范围,运营商也更倾向于具有稳定服务能力、高质量服务保证及综合竞争实力的通信技术服务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力相对不足、规模偏小

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将面临整合淘汰,而在后评估成绩、过往业绩、技术实力、团队管理能力占优的全国性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将从行业内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优势企业正逐步从地区性企业向全国布局和一体化服务能力企业发展。

(3)智能化运维是通信网络运维业务主要发展方向

当前通信网络运维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运维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化运维是将人工智能科技融入运维系统中,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基础,从多种数据源中采集海量数据(包括日志、业务数据、系统数据等)进行实时或离线分析,通过主动性、人性化和动态可视化,增强通信网络运维的能力。

结合了大数据平台和机器学习算法等,智能化运维能够实时感知网络健康状态、辅助用户及时发现异常、分钟级定位故障根因和保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通过物联网接入、智能维护边缘计算网关以及系统平台的有效协同,实现了基站/机房的无人值守,提升了运维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智能化运维是运营商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网络维护成本的关键,也是未来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4)“服务+产品”业务模式是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通信网络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是通信技术服务商在原有服务基础上发展的一体化通信技术服务解决方案。通信技术服务商则根据自身在规划、建设、运维及优化等领域的不同优势,专注于一个或几个领域。

在客户预算约束等条件下,随着通信网络业务需求的增长,部分通信技术服务商逐步开始向通信网络一体化解决方案商迈进。如在新建基站及基站数字化改造方面,运营商除需要通信主设备厂商提供通信网络设备外,迫切需要通信技术服务商提供一体化的智能化运维产品及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通信网络运维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发展,完成智能巡检、智能出入站、智能资管、发电稽核、安全交底、应急通信保障、远程故障处理支撑及远程随工验收等业务功能的全流程贯通,解决了网络运行维护生产作业及管理方面仍存在的手段落后、人海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服务+产品”业务模式提升了通信技术服务商的竞争力,是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5、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格局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参与者众多,大致包含三类常见主体:一是以中通服、中移建设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下属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此类企业脱胎于运营商原有维护、建设部门,承担移动通信技术服务项目总包方的角色,不直接与其他类型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竞争。

二是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此类企业既提供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也提供相关移动通信技术服务。

三是第三方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企业。该类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参与者众多,既参与国内运营商各类技术服务项目的独立招标采购,也服务于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

这类企业类型既包括服务于特定区域、专注于某项特定业务的区域性企业,也包括服务于全国、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全服务领域的全国性综合型行业龙头。

随着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推行,运营商对移动通信技术服务的质量、响应时效要求更高,行业中规模较大,业务实施较为规范化,具有全国布局和一体化技术服务能力的全国性技术服务提供商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而规模较小、项目实施不规范的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

6、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通信运营商下属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中通服、中移建设为国有大型企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余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提供通信技术服务的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爱立信和诺基亚,其凭借显著的设备技术优势,向运营商提供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在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也占据着一部分市场份额。第三方通信技术服务商主要是以润建股份、宜通世纪、超讯通信、中富通、信科移动、赛尔股份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和技术实力,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布局,在第三方通信技术服务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除这类综合性通信专业服务企业外,多数第三方服务商规模较小、业务种类单一,主要凭借地域优势为运营商提供本地化服务,综合竞争能力较弱。

7、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目前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的推行以及“降本增效”计划的实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行业整体成本上升,近年来行业利润水平有所下降。

在运营商通信技术服务市场管理模式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的背景下,品牌、市场信誉、技术、服务质量、人才储备等方面占据优势的综合性通信技术服务商将进一步占据市场,行业利润也将进一步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全国性、综合型通信技术企业优势愈发明显。而一些实力较弱、规模偏小、服务质量不高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将被整合淘汰,整个通信技术服务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行业管理的日趋成熟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逐步趋于稳定,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第一章 ict服务产业综述

1.1 ict服务产业界定

1.1.1 ict服务即信息通信技术服务

1.1.2 ict服务产业分类

1、电信服务

2、软件服务

3、计算机和it服务

4、互联网服务

1.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ict服务产业归属

1.3 ict服务专业术语说明

1.4 ict服务产业监管规范体系

1.4.1 ict服务产业监管体系介绍

1.4.2 ict服务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5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6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6.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6.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二章 全球ict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洞察

2.1 全球ict服务产业技术进展

2.1.1 全球ict服务产业专利情况

2.1.2 全球ict服务产业技术特征

2.2 全球ict服务产业发展历程

2.3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

2.3.1 全球ict服务产业兼并重组状况

2.3.2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竞争格局

2.3.3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发展概况

2.4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体量及前景预判

2.4.1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2.4.2 全球ict服务产业市场前景预测

2.4.3 全球ict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预判

2.5 全球ict服务产业区域发展及重点区域研究

2.5.1 全球ict服务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2.5.2 重点区域一:美国ict服务市场分析

2.5.3 重点区域二:日本ict服务市场分析

2.6 全球ict服务产业发展经验总结和有益借鉴

第三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解析

3.1 中国ict服务产业技术进展

3.1.1 中国ict服务产业关键技术分析

3.1.2 中国ict服务产业科研投入状况(研发力度及强度)

3.1.3 中国ict服务产业科研创新成果

3.2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历程

3.3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特性

3.4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主体

3.4.1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主体类型

3.4.2 中国ict服务产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3.4.3 中国ict服务产业企业数量规模

3.4.4 中国ict服务产业注册企业特征

3.5 中国ict服务产业招投标市场解读

3.5.1 中国ict服务产业招投标信息汇总

3.5.2 中国ict服务产业招投标信息解读

3.6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供给状况

3.6.1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供给能力

3.6.2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供给水平

3.7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需求状况

3.7.1 中国ict服务产业需求特征分析

3.7.2 中国ict服务产业需求现状分析

3.8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3.9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发展痛点

第四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及融资并购

4.1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4.1.1 中国ict服务产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4.1.2 中国ict服务产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4.2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1 中国ict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企业竞争格局

4.2.2 中国ict服务—通信技术服务产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4.3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4.4 中国ict服务产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4.1 中国ict服务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4.2 中国ict服务产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4.4.3 中国ict服务产业新进入者威胁

4.4.4 中国ict服务产业替代品威胁

4.4.5 中国ict服务产业现有企业竞争

4.4.6 中国ict服务产业竞争状态总结

4.5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4.5.1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4.5.2 ict服务投融资趋势预测

4.5.3 中国ict服务产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第五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链全景及配套产业布局

5.1 中国ict服务产业链——产业结构属性分析

5.1.1 ict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梳理

5.1.2 ict服务产业链生态图谱

5.1.3 ict服务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5.2 中国ict服务价值链——产业价值属性分析

5.2.1 ict服务产业成本投入结构分析

5.2.2 ict服务产业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5.2.3 ict服务产业价值链分析

5.3 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分析

5.3.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5.3.2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现状

5.3.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趋势前景

5.4 中国ict制造业市场分析

5.4.1 ict制造业概述

5.4.2 ict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市场简析

5.4.3 ict制造业——计算机市场简析

5.4.4 ict制造业——通信设备市场简析

5.4.5 ict制造业——消费电子市场简析

5.5 中国ict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市场分析

5.5.1 中国ict人才培养体系

5.5.2 中国ict人才资源现状

5.6 配套产业布局对ict服务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六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6.1 中国ict服务产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6.2 中国ict服务细分市场分析:电信服务

6.2.1 电信服务概述

6.2.2 电信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6.2.3 电信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6.3 中国ict服务细分市场分析:软件服务

6.3.1 软件服务概述

6.3.2 软件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6.3.3 软件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6.4 中国ict服务细分市场分析:计算机和it服务

6.4.1 计算机和it服务概述

6.4.2 计算机和it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6.4.3 计算机和it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6.5 中国ict服务细分市场分析:互联网服务

6.5.1 互联网服务概述

6.5.2 互联网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6.5.3 互联网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6.6 中国ict服务细分市场分析:ict服务外包

6.6.1 ict服务外包概述

6.6.2 ict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现状

6.6.3 ict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前景

6.7 ict服务产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七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细分应用市场需求分析

7.1 中国ict服务产业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分布

7.2 中国金融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分析

7.2.1 金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7.2.2 金融业领域ict服务需求概述

7.2.3 金融业领域ict服务需求现状

7.2.4 金融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前景

7.3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ict服务需求分析

7.3.1 医疗健康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7.3.2 医疗健康领域ict服务需求概述

7.3.3 医疗健康领域ict服务需求现状

7.3.4 医疗健康领域ict服务需求前景

7.4 中国教育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分析

7.4.1 教育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7.4.2 教育业领域ict服务需求概述

7.4.3 教育业领域ict服务需求现状

7.4.4 教育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前景

7.5 中国交通运输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分析

7.5.1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7.5.2 交通运输业领域ict服务需求概述

7.5.3 交通运输业领域ict服务需求现状

7.5.4 交通运输业领域ict服务需求前景

7.6 中国智慧城市领域ict服务需求分析

7.6.1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7.6.2 智慧城市领域ict服务需求概述

7.6.3 智慧城市领域ict服务需求现状

7.6.4 智慧城市领域ict服务需求前景

第八章 全球及中国ict服务领域企业布局案例

8.1 全球及中国ict服务领域企业布局梳理与对比

8.2 全球ict服务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8.2.1 accenture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2.2 infosys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2.3 at&t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3 中国ict服务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3.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3.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3.4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8.3.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ict服务业务布局及发展

第九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环境洞察及swot

9.1 中国ict服务产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9.1.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9.1.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9.1.3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9.2 中国ict服务产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9.2.1 中国ict服务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9.2.2 社会环境对ict服务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9.3 中国ict服务产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9.3.1 国家层面ict服务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9.3.2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ict服务产业发展的影响

9.3.3 政策环境对ict服务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9.4 中国ict服务产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第十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10.1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10.2 中国ict服务产业未来关键增长点分析

10.3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0.4 中国ict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十一章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11.1 中国ict服务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1.1.1 ict服务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11.1.2 ict服务产业退出壁垒分析

11.2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1.3.1 ict服务产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1.3.2 ict服务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1.3.3 ict服务产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1.4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资价值评估

11.5 中国ict服务产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1.6 中国ict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ict服务的界定

图表:电信服务的界定

图表:软件服务的界定

图表:计算机和it服务的界定

图表:互联网服务的分类

图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ict服务产业归属

图表:ict服务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中国ict服务产业监管体系

图表:中国ict服务产业主管部门

来源:思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