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2025年4月5日,清明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A股市场虽未开盘,但投资者已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氛围。
今天是2025年4月5日,清明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A股市场虽未开盘,但投资者已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氛围。
随着政策风向的持续调整、资金流动的微妙变化,以及市场情绪的多空博弈,种种迹象表明,下周A股或将迎来一次较大级别的变盘。
这一变局,既可能源于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也可能因资金面的突发扰动而触发。
政策蓄力: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延续性
2024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密集发力的一年。
从新-国九条-的发布到9月24日国新办联合发布会的重磅刺激,政策推动A股完成了一次V型反弹,上证指数一度冲高至3674.40点。
进入2025年,政策延续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部署了针对消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这为2025年的市场奠定了基调。
市场普遍预期,4月作为二季度的开端,政策工具箱或将进一步打开,例如财政刺激的细化落地或货币宽松的加码,这些都可能成为变盘的导火索。
资金博弈:北向与融资资金的-双轮驱动-
资金面是推动市场变盘的核心动能之一。
2024年北向资金成交额同比增长37.85%,创历史新高;融资余额也突破1.87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近3000亿元,显示内外资对A股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宽基ETF持续吸金,仅上半年沪市ETF资金净流入便达3528亿元,机构通过ETF抄底的动作明显。
此外,中证A50指数ETF的百亿级建仓资金正在流入蓝筹板块,这类资金的集中布局可能引发权重股异动,进而带动指数突破震荡区间。
技术信号:地量后的变盘窗口
从技术面看,当前A股已呈现典型的-地量地价-特征。
2024年下半年日均成交额一度降至6000亿元以下,但9月政策刺激后市场情绪迅速修复,成交额回升至万亿元级别。
近期,尽管指数在3400点附近反复震荡,但成交额再次缩量至8000亿元左右,地量往往预示变盘临近。
若下周量能显著放大,配合权重板块发力,指数突破3500-3600点阻力区的概率将大幅提升。
板块轮动:科技与蓝筹的-接力赛-
市场风格切换也是变盘的重要推手。
2024年科技板块经历高位分化后,资金开始向低估值蓝筹和新能源赛道转移。
券商板块作为-牛市旗手-,在经历长期调整后,近期已有资金潜伏迹象;中字头央企改革标的亦因政策支持而获机构增持。
若下周金融、基建等蓝筹股启动,可能形成指数行情,但需警惕-赚指数不赚钱-的结构性分化风险。
外部变量:美国大选与地缘局势的扰动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存。
2024年11月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关税政策对A股的短期冲击已被市场部分消化,但中美关系的长期博弈仍是隐忧。
此外,地缘局势若出现突发波动,可能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不过,部分机构认为,外部压力或倒逼国内政策进一步加码,从而形成-利空出尽-的反转契机。
投资者策略:警惕波动,把握主线
面对潜在变盘,投资者需做好两手准备。
若市场向上突破,可关注券商、中字头蓝筹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弹性机会;若因外部冲击回调,则需关注高股息板块的防御性价值。
此外,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新股炒作逻辑已发生根本变化,盲目追涨杀跌的风险加剧,价值投资仍是长期主线。
举报-反馈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