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曾听过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在浙江西部深处,藏着一座古城柯城。这里不仅是孔子后裔的“诗礼新乡”,更曾上演过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一生都在“出走”的徐霞客,也曾辗转这里,他走过的和没走过的路,至今仍有千万人追寻前行,因“霞客行”而增添了一抹诗意与传奇。
你可曾听过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在浙江西部深处,藏着一座古城柯城。这里不仅是孔子后裔的“诗礼新乡”,更曾上演过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一生都在“出走”的徐霞客,也曾辗转这里,他走过的和没走过的路,至今仍有千万人追寻前行,因“霞客行”而增添了一抹诗意与传奇。
从唐代得名衢州,这座城便以千年儒风浸润出独特肌理:开化纸托起《四库全书》的文脉,莹白瓷凝着江南月色的清辉,水亭门下商帮驼铃与孔氏家塾的诵声交错。廿八都古镇的雕梁犹在,老街区、故居、城楼仍在:水亭门城墙的砖石尚温,文昌阁飞檐挑起的天光云影间,每一步都踏响时光深处的回音。
每一个城市版图的辉煌,背后都有一股强大力量对“未来”进行构建和探索。而城市中芯的发展变迁,则更为直观地展示出人类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塔吊林立,机声隆隆,衢州正以蓬勃之势展开新核崛起的城市运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要坚持创新、靠科技、靠人才。科教领域重大项目的每一次“刷新”,都让人感受到衢州城市发展持续上升的活力与热力。
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衢州衢江区科教产业园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一座融合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的标杆工程。
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衢州的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注入每一寸空间,打造出一座集科研、办公、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以25613平方米的智慧空间,打造产城融合新范式。金螳螂深度参与室内设计、精装工程、软装陈设及幕墙施工,施工区域包含科教大厦及青年大厦,其中裙楼、妇女儿童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非遗馆及图书馆等。
整体园区的建筑设计现代与传统融合,外立面设计简洁大气,线条流畅,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标准,又融入了衢州本土文化元素。紧凑内收的建筑布局退让出开放的绿化空间,一系列尺度、风格各异的绿化空间相互串联,形成在科教园区包围中并与其穿插融合的特色公园。
建筑幕墙高度99.9m,亮化采用“星云观月”设计理念,通过建筑外立面及裙楼错落布置点光源的方式,营造繁星流入之景。
科教大厦总高25层是园区的核心建筑,也是多轴交汇之处。设计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立面在保持色彩、窗墙比例关系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增强了自然采光,营造出明亮、通透的办公环境。
A座和B座的大堂采用了仿石材砖、仿大理石砖和金属板等材料,大气、力量感十足,既保证了空间的实用性,又提升了整体的美观度。
塔楼和裙楼的设计同样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实用。塔楼主要用于办公和研发,裙楼的中庭设计更加注重自然光的引入,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增强空间的通透感,香槟金金属板和深浅米色砖的搭配,营造出温馨、舒适的休闲环境。
室内装饰设计以简约、实用为主,追求平和舒适的空间特性,设计团队在细节和功能上进行研究,力求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文化艺术中心是园区的文化展示窗口,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建筑外立面设计融入了衢州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开化纸、古越文化等。
室内注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保留传统文化的韵味,如引用木纹铝板、地砖和铜板等材料。红色的舞台幕帘和剧场椅,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每一位观众得以放松身心,展厅则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便于展示各类文化艺术品。
图书馆是知识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港湾,书卷轻扬,书香四溢。米色搭配淡蓝,绿色的植物则像是生命的呼唤,悄然生长。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营造出活跃的生活氛围,柔和的米色与清新的淡绿色交相辉映,仿佛晨曦中的花园。精心设计的空间既有独立的活动区,也有专属的阅读角,母亲们可以在这里聚集分享生活,孩子们则在玩耍中互动交流,墙面的软装以绘画、手工、游戏为主,散发着温暖与希望,仿佛是家的延续。
非遗馆采用现代化方式集中展示了衢州市300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及其技艺特点。设计布展极为用心,总体采用现代风格,空间分隔合理,色彩典雅舒适,把非遗的传统古意呈现出精致的文化感、品位感和传承感。
青少年活动中心充满生机与活力,布局灵活课程多样,设有运动区与休闲空间,跆拳道教室、体能教室、舞蹈教室能让孩子们在锻炼与放松之间找到平衡,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设计,给予少年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金螳螂项目团队在衢江区科教产业园项目施工过程中,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理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高质量标准。
在材料选择上,严格把控质量和环保性能。特别是在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择了环保、耐用的仿石材砖、木纹铝板等,既保证了装饰效果,又确保了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衢江区科教产业园建设落成,是衢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望未来,金螳螂将主动把握更多机遇,全面推进绿色建材研发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升级,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不断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更多示范标杆工程。(汪宏胜 彭兆前)
来源:聚焦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