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软饮市场,按零售额计,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502亿元,佔全球软饮市场约12.7%。软饮的核心品类包括功能饮料、茶饮料、果汁类饮料、包装饮用水、咖啡饮料、碳酸饮料、蛋白饮料及其他。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随着经济
中国软饮行业概览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软饮市场,按零售额计,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502亿元,佔全球软饮市场约12.7%。软饮的核心品类包括功能饮料、茶饮料、果汁类饮料、包装饮用水、咖啡饮料、碳酸饮料、蛋白饮料及其他。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稳定增长。
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
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品类延展、销售渠道细化、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中国软饮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按零售额计,2019年至2024年年複合增长率为4.7%,并将以6.2%的年複合增长率进一步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16,860亿元。其中,功能饮料是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中国软饮产品通过线下和线上渠道销售。线下渠道包括:(i)以个体或个人独资企业经营的非连锁杂货店为代表的传统渠道,(ii)以超市、连锁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渠道,(iii)以餐厅及其他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为代表的餐饮渠道,以及(iv)加油站商店、智能售货柜等为代表的其他线下销售渠道,而线上渠道主要指各类网络销售平台。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线上渠道在2019年至2024年间快速增长,年複合增长率高达14.0%,预计将于未来五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然而,中国软饮产品仍主要依託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按2024年零售额计,线下渠道在中国软饮市场的佔比为90.6%。
中国软饮行业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高了消费者对软饮的消费能力,进而推动市场增长。2024年中国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97.8升,仍远低于同期美国(554.5升)、德国(470.4升)和日本(355.9升)等市场,表明中国软饮行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对消费者软饮消费习惯的培养及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高将促进消费频率的提升。预计在2029年中国人均软饮年消费量将增至258.8升。
此外,不同城市层级的软饮消费量有所不同。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73.7升,低于一线城市人均约296.8升的软饮消费量,表明存在巨大区域增长潜力。
高质价比趋势。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但同时对价格依旧敏感。这种消费理念推动软饮企业在稳定生产成分安全健康的高品质产品的同时,加强成本管控并为消费者提供高质价比的产品选择。
需求细化推动品类延展。软饮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群体需求差异等因素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例如,消费者对清淡型功能饮料的日渐推崇,助力电解质饮料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快速增长。此外,软饮公司也推出不同包装尺寸的产品以满足多元的消费场景和人群需求。
销售渠道精细化。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的普及推动中国软饮行业进一步扩展。儘管线上渠道迅速扩张,但由于产品即时满足性的特点,线下渠道的实体店仍是中国消费者购买软饮产品时的主流选择。
智能售货柜近来因便利性及可及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在办公楼、健身中心、购物中心等地找到智能售货柜。作为末端销售渠道,智能售货柜扩展消费者覆盖,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创造传统渠道之外的新销售机会。此外,下沉市场渠道仍有较大的渗透空间,积极拓展下沉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
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软饮企业抓住消费者健康意识增长的发展机遇,拓展新产品品类,推出了零添加及低糖、低卡、低脂等软饮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及天然成分饮料的需求。
来源:思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