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 学党史 | “群众领袖”坚守群众立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2:38 1

摘要:本专栏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共同开设“读故事学党史”专栏。

本专栏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群众领袖”坚守群众立场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习仲勋出身贫苦,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强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被毛泽东赞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身处三秦大地还是茫茫岭南,无论是身为县委书记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都对群众赤诚相待,站稳人民立场,是我党群众路线的积极倡导者、忠实实践者。

来自人民,始终保持公仆本色。习仲勋出身农家,了解民间疾苦,从小就树立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思想,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1934年2月25日,中共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新的边区临时政权组织——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不满21岁的习仲勋当选革命委员会主席,被根据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1934年11月1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大庙内正式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习仲勋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初期,军队和政府机关的经费相当困难,人民群众负担很重。为减轻群众负担,边区政府号召党政军机关经营红军公田、兴办小牧场、种粮种菜、养猪养羊,以补充红军和机关所需。作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带头响应号召,有空就帮群众种地、推碾,战时带头抬担架,用给自己配备的马匹运伤员、驮行李。在关中分区工作时,为节约经费,机关干部经常要出去打柴,习仲勋只要有时间就会和同志们一起去。关中山区的冬天特别寒冷,一次分区机关决定给部门领导每人缝制一件棉布大衣,习仲勋知道后,找到管理员张贵德,表示自己的还可以再穿,要求给其他同志添置。有一次,一位团长和习仲勋同道走路,见到每一家都对他表示亲热和欢迎,并且丰盛地招待他,很为惊奇和感动。在一个夏天,习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赶苍蝇。有一次,一位乡农会主席不慎扭伤了脚,痛得无法行走,习仲勋就背着他一直送回家里。还有一次,有位群众家里娶儿媳妇,因为没人会写对联,就拿了红纸来找习仲勋,他立刻写了五副对联。20世纪40年代初,党组织给习仲勋的鉴定中有这么一段话:“习仲勋是关中分区特委书记,专员及部队的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关中的党政军民,坚持保卫边区和建设新关中,曾获得显著成绩。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习仲勋始终以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心系人民,处处维护群众利益。习仲勋认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追随共产党闹革命,就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之中,站在群众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习仲勋经常深入农村、走街串巷,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1934年6月,习仲勋“带领游击队没收华池县紫坊畔塔儿掌土豪胡克申500余石粮食、100多头牛、2000多只羊、1000多块银圆,大部分都分给了贫苦农民。秋季,又领导庆阳游击队打开了庆阳大地主‘恒义和’在华池悦乐上堡子的粮仓,开仓三日,给贫苦农民分配粮食2000余石”。在关中分区工作期间,农民马团儿妻子生小孩时出现难产,情况危急。习仲勋知道后,立即派警卫员庚申请来医生并为其买药,使婴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马团儿一家十分感动,坚持让习仲勋给小孩起了个名字。还有一件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当时分委机关的马匹饲养在马家堡一位聋哑人的家中,房东大嫂嫌弃又聋又哑、老实憨厚的丈夫,闹着要离婚。习仲勋了解这一情况后,一边给这对夫妇做调解工作,一边叮嘱分委机关的饲养员:要注意言行举止,遵守纪律,以免影响房东夫妻关系。习仲勋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真正做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深深地感动了驻地群众,也赢得了群众对党的拥护!

服务人民,始终站稳群众立场。革命战争年代,习仲勋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情同手足。他曾告诫大家,当干部的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的干部叫人家一看他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他深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他不是群众的老爷,而是群众的公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习仲勋并没有因为“进了城”就忘记人民群众的疾苦,仍然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他曾提醒西北地区各级干部,一定要懂得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期间,习仲勋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认为这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他认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不是小事,是大事,不是一般工作,是个重要的政治任务”。主政广东期间,面对广东发生群体性偷渡外逃香港的风潮,习仲勋认为,偷渡外逃主要来自经济上的原因而不是政治上的原因,要标本兼治解决问题,“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只要生产上去了,收入增加了,就是与香港那边还有相当差距,也可以稳定人心,大大减少外逃”。习仲勋始终与老百姓血肉相连,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安身立命、奋斗前进的根本,以自己真诚的行动树立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榜样。

点评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总则中增写“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内容;在分则中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新增第五十七条,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而且也是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保全体党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文章节选自人民出版社图书《纪律——中共党史上的50个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字编辑:岛晓霞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

来源:i自然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