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之国日本,职场生存之道反而是别死守规则:我的日企第一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3:26 5

摘要:日本是一个“凡事都喜欢制定规范”的国家,但等我实际进入日本企业后,才发现这套规则,似乎并不适用于日本职场上... ...

日本是一个“凡事都喜欢制定规范”的国家,但等我实际进入日本企业后,才发现这套规则,似乎并不适用于日本职场上... ...

以前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印象,是一直都“井然有序”。

△来源 / unsplsah

像是SOP(标准作业程序)化的日本服务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对策,员工们早就在入社时就被灌输好一套制度;又像是日本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让日本人在平日待人接物上也有一套明确的“潜规则”。

上述这些,都反映出日本是一个“凡事都喜欢制定规范”的国家。在这个国家的企业中工作,原以为就像我对日本社会的理解一样,想必也有一套明确的规范、以及明确的工作范围以供遵循才对。

但等我实际进入日本企业后,才发现这套规则,似乎并不适用于日本职场上... ...

日本人才业界前五的人力资源公司PERSOL,在2020年2月发表了一份“在日工作的外国人就业实态/意识调查”(日本で働く外国人材の就业実态・意识调査)研究报告书。

这份报告书中,有一项针对“外国人对日本企业的不满”调查,其中前十名的不满中,有一项是“没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格外让我感同身受。

△来源 / 日本で働く外国人材の就業実態・意識調査

我目前在日本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所属的项目推进部门,主要目标只有“不要让预算超支”以及“确保大楼能如期完工”这两项。

但实际上要做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从跟政府协调方案、和建筑师讨论大楼设计,到跟销售人员讨论广告制作、销售金额等等,都要一手包办。甚至其中一项建设方案,更是仅由前辈跟我两个人负责。

但作为一个“识相的外国人”,身处“上下阶层明确”的日本企业里,跟日本前辈一起组队工作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扮演的应该是“跟在前辈后面,做好前辈交代给自己的工作”的角色。

然而事实上——前辈从来没有给我指示,也没告诉我要去做什么工作。

这导致身为新人的我,常常不知道现在应该要做出什么行动、或是什么对策;又或者是很多时候,我认为某些工作应该要由我去做的,然而前辈也在做同样工作,或是早已经将那些工作做完了。

△来源 / pakutaso

因此刚进公司时的我,一度非常迷惘与混乱。我不知道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所能去工作,也不知道该怎么适应这个组织。

后来才逐渐领悟到,日本职场习惯的管理模式,与其说是要求员工“听上级命令、做分内的事就好”,不如说是要员工“自己思考自己的职责,主动找事情来做”。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知名商务管理顾问作家小笠原泰所撰写的《なんとなく、日本人―世界に通用する强さの秘密》一书,将职场管理工作的模式,用几何学的“外接圆”和“内切圆”来比喻:

他将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只做你职责内该做的事,称作“内切圆”式的工作处理模式;反之,职责外的工作,有需要的话就主动做,则称作“外接圆”式的工作模式。

小笠原泰认为,日本职场推崇的工作态度,正是属于“外接圆”式的,和别国企业给予员工明确工作范围,只做职责内工作的管理文化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分工下,个人绩效以实际表现为依据,权责范围内若出了什么问题,也是自己要承担全责,和同事无关。

就像这幅的内切圆图一样,A、B、C只需要做各自份内的事,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业务,就交给其他人处理。这样的好处是业务不会重叠,但是要把圆相接起来,就需要一套清晰的制度规范。

反观外接圆式的工作处理方式,则如下图所示:

A、B、C除了做好应该要做的事之外,没被指示要去做的事情,也要主动去做。坏处就是每个人做的事情可能会重复,效率会降低,好处则是如果有状况发生,则会是整个团体共同担责、共同处理,能够随机应变。

而在日本多数企业的文化中,其实正是推崇这种“集体承担责任”的外接圆式管理哲学:每个员工做事,都要主动为公司整体着想,而公司整体的成绩,也是由全体员工“荣辱与共”、一起承担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职场上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就是成为“指示待ち(等待被下指令做事)”的人。

△日媒总结指示待ち人的心理特征

我曾经跟主管及前辈沟通过,希望能够分清楚每个人的工作范围,这样就不会发生“同一件事情有两个人在做”的状况发生,也会比较有效率。

但是主管是这么回答我的:

如果分工的话,你只会做分内的工作,很容易成为指示待ち的人,但公司不希望培育只会指示待ち的人”。

进公司不久,就被说要“抢前辈的工作做”、“要主动工作”,其实刚开始还是不太能理解。但工作一年后,我渐渐抓到一些诀窍:

首先,我开始在每日上班前,固定先向前辈汇报今天我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避免前辈跟我做同样的事,另一方面也让前辈觉得我会去自己推动工作进行。

△来源 / pakutaso

其次,即使是过去没有做过的工作,只要觉得自己有兴趣或想要挑战,我也会主动提出“自己想要做”,并告知主管或前辈计划如何进行。主管或前辈会判断这个工作适不适合我,如果他们判断这个工作不适合我,也会明确说明。

简单来说,懂得主动找事情来做之后,我发现这能帮助自己不管在考绩方面、或同事们的评价方面,都得到明显较好的评价。

虽然老实说,我至今对于日本“外接圆”的工作方式无法完全适应,但靠着多跟人主动沟通、多设想“部门整体目标”如何完成、并主动着手进行自己能做的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在日企的工作节奏与步调。

来源:职得日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