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不断发展的当下,输送管道对于螺旋钢管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日益严苛。GB/T 9711-2017标准作为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提供技术指导的重要国家标准,于2017年发布,对螺旋钢管的制造、质量控制、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一标准的实施,为螺旋
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不断发展的当下,输送管道对于螺旋钢管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日益严苛。GB/T 9711-2017标准作为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提供技术指导的重要国家标准,于2017年发布,对螺旋钢管的制造、质量控制、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一标准的实施,为螺旋钢管的生产和应用设定了严格规范,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也为用户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螺旋钢管生产企业必须通过的4项检测关卡。
外观检验:第一道质量防线
外观检验是螺旋钢管质量检测的首要关卡,它就像产品的“第一印象”,直接反映了钢管的初步质量状况。检验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借助标准样板、量规和放大镜等工具,对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细致检查。重点关注焊缝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焊缝表面的缺陷往往是内部缺陷的外在表现,因此外观检验至关重要。例如,焊缝表面出现裂纹,可能意味着钢管内部存在应力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气孔则可能降低焊缝的致密性,影响钢管的耐腐蚀性和承压能力。一旦发现外观缺陷,生产企业需及时对问题钢管进行处理,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物理方法检验:探寻内部奥秘
物理方法检验利用无损探伤技术,深入检查材料或工件内部的缺陷。常见的无损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渗透探伤、磁力探伤等。
超声波探伤通过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内部缺陷,能够发现如夹渣、未焊透等内部问题;射线探伤则利用射线穿透材料,根据底片上的影像来判断缺陷情况,对于检测焊缝内部的裂纹、气孔等缺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渗透探伤用于检测表面开口缺陷,通过渗透液渗入缺陷,再施加显像剂,使缺陷清晰可见;磁力探伤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能够快速发现裂纹、折叠等缺陷。
这些无损探伤技术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质量保障手段,确保螺旋钢管的内部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例如,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即使微小的内部缺陷也可能导致管道泄漏,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物理方法检验是保障螺旋钢管质量的关键环节。
受压容器强度检验:验证承压能力
对于用于受压容器的螺旋钢管,除了进行密封性试验,还要进行强度试验。常见的强度试验方法有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水压试验通过向钢管内充水并施加一定压力,检查钢管在压力下的强度和密封性。试验压力根据公式P=2ST/D计算确定,其中S为静水压试验的试验应力,按相应钢带标准规定屈服度最小值的60%选取;T为钢管壁厚;D为钢管外径。稳压时间根据钢管外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D
气压试验则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更为灵敏和快速地检测钢管的致密性。但由于气体的危险性,试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如设置安全阀、压力监测装置等,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
通过受压容器强度检验,生产企业能够验证螺旋钢管的承压能力,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保障输送系统的安全运行。
致密性检验:杜绝泄漏隐患
对于贮存液体或气体的焊接容器,致密性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常用的致密性检验方法有煤油试验、载水试验、水冲试验等。
煤油试验利用煤油的渗透性,将煤油涂抹在焊缝一侧,在另一侧观察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果焊缝存在致密性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另一侧形成油渍,从而判断焊缝的致密性。载水试验和水冲试验则通过观察容器在充水或冲水过程中是否有漏水情况,来判断焊缝的致密性。
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中,焊缝的致密性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泄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因此,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致密性检验,确保螺旋钢管的焊缝质量,杜绝泄漏隐患。
GB/T 9711-2017标准的实施,为螺旋钢管生产企业设定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关卡。外观检验、物理方法检验、受压容器强度检验和致密性检验这4项检测关卡,从不同方面保障了螺旋钢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生产企业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要求,通过每一项检测关卡,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螺旋钢管,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管道材料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螺旋钢管生产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来源:小杨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