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亚洲金融市场迎来惨烈一幕。日本日经225指数开盘短短数分钟即暴跌1700点,跌幅迅速扩大至7%;日本东证指数更是暴跌9%,几乎逼近历史性崩溃边缘。与此同时,韩国KOSPI指数也同步下挫超过5%,市场哀鸿遍野,投资者信心崩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技术性调整
文丨陆弃
4月7日,亚洲金融市场迎来惨烈一幕。日本日经225指数开盘短短数分钟即暴跌1700点,跌幅迅速扩大至7%;日本东证指数更是暴跌9%,几乎逼近历史性崩溃边缘。与此同时,韩国KOSPI指数也同步下挫超过5%,市场哀鸿遍野,投资者信心崩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技术性调整,而是一场政治掀起的金融灾难,其源头,不是亚洲内部,而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白宫。
特朗普政府不久前掀起新一轮“对等关税”攻势,对进口汽车、卡车等商品征收25%惩罚性关税,并威胁将对更多来自全球的产品加征关税。这场“关税核爆”直接引爆亚洲市场最脆弱的神经,尤其是严重依赖出口的日本与韩国。两国汽车、半导体、机械等核心产业直接受到波及,股市因此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日股短短三日蒸发超4000点,今日更是创下去年8月以来最低点,显示市场对美国政策失控的极度恐慌。大阪交易所触发“熔断机制”,试图强制投资者“冷静”,但冷静得了吗?韩国股市同样雪崩式下挫,KOSPI指数重挫5%,一度暂停交易。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对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剧烈反应,是资本市场对美式单边主义的痛苦回馈。
日本与韩国作为美国长期的经济和安全盟友,却成了关税战的首批牺牲品,令人讽刺。曾几何时,“美日韩三边联盟”是地区稳定的象征,而如今,美国却悍然对两国关键产业下手,毫无缓冲、毫无警告。美国不是误伤,而是精准打击。“美国优先”如今已经不再掩饰其“美国独裁”的真面目。
而在日韩市场暴跌的背后,是整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在剧烈颤抖。美国发动的关税战,本质上不是为了保护就业,不是为了公平贸易,而是为了用关税作为武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把其他国家压迫到屈从于美国产业霸权的地位。在特朗普逻辑中,任何对美有顺差的国家,都是“吸血者”,必须用惩罚来纠正。而日韩,恰恰在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对美拥有巨大贸易顺差,这就注定了他们成为“猎物”。
今日日韩股市大跌的冲击不会就此终结。对韩国而言,芯片产业占出口总额的近两成,而美国一旦扩大关税清单,三星、SK海力士将面临直接打击;对日本来说,汽车巨头丰田、本田、日产一旦出口受阻,带来的将不仅是股价跳水,而是制造业大规模裁员与产能下调的连锁反应。这场从股市点燃的危机,下一步将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并可能引发消费信心与金融信贷的双重衰退。
特朗普的“经济屠刀”并不复杂:通过制造外部冲突转移国内矛盾,通过打压海外竞争者激活本土资本,通过破坏全球秩序掌控游戏规则。他不在乎盟友死活,也不在意市场稳定。他要的,是一场可以操控的混乱。可惜,这种短视政策带来的不是“美国再强大”,而是全球共同衰退。
这场金融地震向亚洲发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警告:再也不能把“稳定”寄托在美国身上。日韩曾幻想通过紧密绑定美国实现安全与经济双重保障,结果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被盟友一脚踢下悬崖。今天的暴跌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脱钩、重构、对抗的起点。亚洲必须醒来,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结构、产业布局与全球战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与抗风险能力。
日韩股市大跌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巨大信号:美国的政策不再是世界繁荣的推动力,而是动荡的引爆器。如果亚洲不能携手构建新的合作与对冲机制,就只能在下一轮风暴中再次被动承受、无力招架。
来源:陆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