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最新发布,购房者的需求彻底变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4:07 1

摘要:特别是今年,“好房子”被官方定义、各地政策松绑等,都给住宅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新盘的得房率、装修和设施标准等都越来越高。

近几年的市场变化,倒逼了很多房企更加重视产品。

特别是今年,“好房子”被官方定义、各地政策松绑等,都给住宅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新盘的得房率、装修和设施标准等都越来越高。

但这些改变能不能让客户满意?现在客户的需求又有哪些变化呢?大家不妨从新的角度来找找答案。

前不久,小红书和BiliBili(B站)先后发布了关于家生活趋势的白皮书,从家装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用户对家庭生活的全新理解和生活场景的发展趋势。

下面,我们把这两份白皮书的核心内容整理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趋势一】

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了

更加自由、舒适、方便的生活买单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享受生活,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有数据显示,61%的消费者愿意为了AI功能支付一定的溢价;2024年天猫“全屋智能”类目GMV同比增长率超200%。

这不是因为消费者需要智能产品,而是因为大家都想要更加自由、舒适、方便的家居生活。

1、在家“躺着享福”,99.8%的人对全屋智能感兴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屋智能都是“纸老虎”,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没啥大用,高级智能体验基本实现不了。

但这几年,技术发展很快,市场上出现了好多智能家电,大家就想着要是能用 AI把家里的这些设备都链接起来就好了,“一句话掌控全家”。

根据B站《2025年轻人智能生活家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智能生活白皮书》)中的调查显示,99.8%的调研对象对全屋智能感兴趣,或者有兴趣了解。

年轻人希望空调能自动识别脚步声,窗帘能随着日出缓缓拉开……打造出24小时生活管家,自己在家“躺着享福”。而智能电视、扫地机/洗地机、智能音响、智能摄像头和智能空调,是大家买得最多、也最爱推荐的智能家电。

不仅是方便,大家对家居环境的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就拿室内温度来说,不再是简单的制冷制热,而是想要像春天的微风、夏夜的凉风那种感觉。用水也一样,不仅要有冷水热水,还要有半夜泡方便面冒着的热气,饭后暖暖的茶香。

温度、湿度、气味、光线……这些感官体验想升级,都离不开AI智能的全面渗透。

想真正实现全屋智能,在装修设计的时候就得提前规划。像装修前期,就要考虑把智能设备和家里的各种设施融合起来,日常生活怎么安排,智能设备怎么和装修风格搭配等等。

其实,房企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即使自己不做全屋智能,也可以在房子里预留一些装智能家居的接口、暗槽等,成为项目的新买点。

2、负担最小化,重拾做家务的乐趣

想要住得更加舒适、方便,家务要做,但也要尽可能减少负担。

在小红书上,“家务负担最小化”是人们对于“家”的核心诉求之一,用户们也贡献了不少解决方案,值得房企借鉴。就拿容易脏、打扫起来麻烦的厨房和卫生间来说。

(1)“自动执行”的厨房家务

想让厨房清洁变得轻松,在各类表面选材上就得先下功夫。比如选择防水、防油、防污,擦一下就干净,就算弄脏了也不怕的材料。再配合用一些短期内能换、价格便宜、一揭就掉的墙纸、地毯、保护套等等。

家电也要选自动化程度高的,比如有自动清洁、消毒功能的智能家电。

除此之外,在设计厨房时要尽量减少死角,或者采用能拆开的模块化厨房用具,最好还有个厨余垃圾智能分解系统。

做饭也可以选择有预设烹饪模式的智能家电,远程监控和干预烹饪状态、烹饪进度,实时反馈和提醒。

(2)卫生间清洁更讲究“低耗高效”

卫生间打扫起来很麻烦,又不能不及时打扫。

想要打扫轻松又有效,软件上可以用一些带香味、能自发泡去污去霉去水垢的清洁剂,自带清洁剂的一次性刷子,专门打扫死角的智能扫地 / 洗地机器人等等。

硬件上,设计了排水快的管道,配备抽拉水龙头或者高压水枪,自己清洁的智能马桶,选耐脏、没有缝隙的地砖,贴上防水渍的玻璃膜,再装个能快速通风干燥、防霉防潮的智能浴霸等,卫生间就能一直保持干净清爽。

随着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工具、功能需求更加多样,充分利用边边角角来扩大收纳空间,让家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也成了很重要的家居趋势之一。

精装盘在减少家务层面也有打造出很多买点,包括家装用材、家电选择、动线优化等等。

【趋势二】

家是能量修复场,情绪价值崛起

过去,房地产行业关注户型、面积、装修标准,但在小红书3亿用户构建的“家生活图景”中,大家对于“家”的需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根据《2025小红书家生活场景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场景洞察》)的数据显示,该平台家居家装内容近两年增长87%,日均搜索超百万次。

外部环境变化大、不可控因素变多,个人向外发展面临诸多阻碍和风险,因此“向内生长”的想法更加强烈。小红书表示,在家里追求内心的成长,也成了人们保持生活自主性、丰富生活的重要方式。

小红书用 “定、愈、宜” 三个字来概括,今天人们对家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内核。

“定” 就是让人安心、心里踏实。家不只是住的地方,更是情感的寄托,现在那些让人感觉平静、安宁的装修风格更受欢迎。

“愈” 就是能让人放松、解压,感觉被包容。好的装修审美能让人心情变好,像那些颜色搭配有趣又和谐、线条柔和灵动的设计就很受欢迎。

“宜” 就是合适、适度,要顺应人的本能和自然规律。那些风格很夸张、冲突很大,或者为了独特牺牲舒适性的设计,大家似乎都不喜欢了。

1、重新定义空间,承接更多情绪价值

(1)给空间留白,让情绪有释放基地

正如前面所说,家正在从功能性容器,转变为情绪修复场。家里预留有一块没有固定用途的空间,成了一种生活趋势。

不管什么时候,想做什么都能用上。可以在这里做运动、玩游戏、做手工,要是心情不好,还能当成自己的情绪释放“基地”。

(2)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更多情感需求

传统的空间功能分明,现在由于情感需求增多,体验需求也变得更多,空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比如,厨房的使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做饭,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就被打破了,厨房能变成“早C午T晚A”的休息区,也能成为亲朋好友聊天、放松的地方。

家生活空间场景趋势,来源《2025小红书家生活场景洞察白皮书》

2、个性化审美,在家里自我充电

《智能生活白皮书》中介绍,有69%的调研对象希望将二次元爱好融入智能家居。

2024年,B站“破次元家居”“二次元家居”相关内容生产同比增长40%,播放量同比增长500%。把热爱的角色变成家庭语音管家,在家里就能用“爱好”为自己发电。

目前,在小红书上有4种装修风格很受欢迎,也很治愈:

一是“森系”,也就是说还原自然的风格,用绿植、木质家居来营造出森林感。

二是“奶油风”,这种风格用的颜色饱和度低,看起来温暖、温馨。

三是“古早味”,体现了大家对复古和东方美学的喜爱,像中古风格、法式复古、美式复古,还有新中式,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四是“简约风”,追求简洁、平静,强调秩序感和高级感。

通过个性化的审美风格,让家变成能量修复场,有的人甚至会刻意打造一个漂亮的“打卡点”,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

【趋势三】

多人家庭去中心化

全龄友好,才是温馨住宅的最佳诠释

前面提到了个人向内生长的趋势,小红书认为,家可以很好地从情感和经济两个方面,给人带来相对稳定性和共同感。简单来说,大家现在更需要一个共生共存、相互扶持的家庭氛围。

这就离不开家庭去中心化的设计,更好地保障老人、小孩,甚至宠物都能平等获得各种体验和资源。全龄友好,才能让家形成一个“1+1+1”的多边动态结构。

在《智能生活白皮书》中有调查显示,96.5%的人装修会考虑全家人需求。2024年,B站“适老化”、“全年龄友好家”等相关内容生产同比增长26%,播放量同比增长169%。B站某博主表示,全龄友好才是温馨住宅的最佳诠释。

《场景洞察白皮书》也指出,“家随我变” 已成为家居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变动、成长,以及身心状态的改变,都会促使家庭空间及其实际功能发生变化。比如家中迎来新成员,或是孩子慢慢长大,这些改变都要求家居环境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1、共享空间:需要和而不同的设计思路

家庭空间应预留出充足的可变化空间,以满足这些动态需求。这也意味着空间功能的转变会比过去更为迅速,家具也应该更有灵活性,具备良好的移动性与可组合性,像乐高积木一般,能够依据不同需求进行自由叠加和重组,从而实现家居空间的 “生长”。

特别是客厅、餐厅、卫生间、厨房这些共享空间,在设计时需要秉持 “和而不同” 的理念。

以客厅为例,小红书上88%的客厅场景笔记都提到了 “社交策展” 和 “家庭影院” 功能。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客厅的空间价值正从单纯的物理功能,逐步向满足人们情感共鸣的方向转变,更加强调在社交互动、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现在已经有房企考虑到全龄友好了,比如针对厨房高处拿取物品和家庭成员身高参差不齐的难题,就有房企在收纳上分别做了“登高”“下拉”两种不同方式,给予不同身高的业主一些暖心的举措。登高,即借助橱柜底部抽屉,增设“摘云台”的设计;下拉,即通过手动或电动下拉装置,将高处物品直接下移至舒适的高度。

2、卧室:面积、朝向等硬性条件差异,逐渐缩小

过去,很多户型通常重主卧轻次卧,感觉老人和孩子像是业主的附属品,很多次卧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主次卧之间严重失衡,也给未来生活场景升级,带来很多不便。

而现在越来越多项目从空间平权的角度,给予次卧更多考虑。

比如,改善四房户型,要求将次卧及主卧都朝南布置,并保证充裕的尺度。

有房企就要求,儿童房按照能放下单人床+书桌+衣柜三件套预留,老人房按照能放下双人床+床头柜+衣柜的尺度预留,剩余的空间给到主卧和客厅,在保证次卧合理压缩的基础上保证主人空间合理放大,寻求空间更优解,保证一家人都能舒适生活。

小结

当年轻人开始用“水槽醒花”、“阳台健身”刷新对家的理解,房地产行业就应该跳出“空间供应商”的角色,转而成为“生活场景赋能者”。

通过捕捉情绪需求、整合技术资源、构建弹性空间等方式,房企可在用户“向内生长”、“智能生活”的浪潮中,找到新引擎——替客户打磨好“生活剧本”,给未来生活预留更多可能性。

本文参考了:

1、《2025年轻人智能生活家趋势白皮书》,来源:bilibili×第一财经IDT商业观察;

2、《2025小红书家生活场景洞察白皮书》,来源:小红书

3、《2025向新·趋势白皮书》,来源:阿里妈妈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