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发展图景。4月1日,“智数未来 有AI相伴”主题网评活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启动。活动通过前沿分享、实地探访与网评互动等形式,生动展现北京在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赛道、赋能传统转型中的“领航”实践,吸引了骨干网评员、网络名人以及重点网站编辑记者等众多人士参与,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活动当天,在经开区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一场深度分享会拉开帷幕,汇聚政企学界代表共话技术发展趋势,参会者们共探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活动致辞环节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核心议题。经开区领导系统阐述经开区发展的阶段性成效与未来规划。市经信局领导从人工智能创新策源等方面梳理总结2024年的创新突破,指出未来将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标杆城市。市委网信办领导强调本次活动旨在立体呈现首都数字经济成就,要以数字为基、用网评之力、以创新为翼助力数字经济腾飞。在代表分享环节,网评员代表李江棋提出网评员应借助数字技术探索网评新范式,理性发声并主动作为,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科技博主李艳以智能驾驶、AI制药为例讲述科技的广泛应用,呼吁同行做好科技成果的传播者和播种者。凤凰网副总编辑张涛系统分析凤凰网的报道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成绩,树立北京领航形象。前沿观察环节集中展现数字技术融合势能。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谭剑聚焦脑机接口与量子信息的最新应用场景,提出人体量子感知在未来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海华分享了经开区具身智能产业的创新实践成果,未来将为更多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北京“数字中轴”文化IP、协奏公关顾问(北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武雷分享了东城区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利用数字科技重构文旅体验的成功经验,并展望了数字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此外,智能院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志英深度解码“亦庄模式”如何打造未来城市,利用数据算力和算法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随后,活动现场迎来重磅发布时刻,市经信局数字产业处副处长张金瑞正式发布《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点》,为首都数字经济擘画清晰路径。同期亮相的天工机器人则用实力“引爆”全场——其具身运控能力和思考学习能力令人惊叹,直观展现北京在高端机器人领域的领跑姿态。从脑机接口的实验室到“天工”机器人的产业落地,从智慧城市的全域联通到智能工厂的效率革命,“智数未来 有AI相伴”活动以一场技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勾勒出数字经济的未来图景。作为活动主办地的北京亦庄,是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也是首都实体经济的“压舱石”,这里不仅汇聚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万家经营主体,更以北京0.3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31%的工业增加值。在人工智能领域,经开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创新人才优势、数据资源优势,聚焦“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已经建成北京最大、全国领先的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7000P高性能算力投入使用。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同时,打造了以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的“1+6”产业体系。目前,全区共拥有2家“灯塔工厂”、19个北京市智能工厂、21个北京市数字化车间,2024年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位列全市第二。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经开区将围绕“三城一区”主平台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以勇当先锋的奋进姿态,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加快推进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发展,全力推进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建设,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多“亦庄贡献”。摘要: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发展图景。4月1日,“智数未来 有AI相伴”主题网评活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启动。活动通过前沿分享、实地探访与网评互动等形式,生动展现北京在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赛道、赋能传统转型中的“领航”
来源:首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