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发!北京昌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案件,犯罪团伙利用直播平台虚开发票,涉案金额超 100 亿元。警方开展大规模抓捕,已抓获 100 余名嫌疑人,主犯闫某某、张某于 2024 年 11 月落网,现已移交检察机关。那么,他们是如何作案的?警方又是如何侦破此案的?下面,
前言
突发!北京昌平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案件,犯罪团伙利用直播平台虚开发票,涉案金额超 100 亿元。警方开展大规模抓捕,已抓获 100 余名嫌疑人,主犯闫某某、张某于 2024 年 11 月落网,现已移交检察机关。那么,他们是如何作案的?警方又是如何侦破此案的?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1、这帮人到底怎么操作的?
第一步:捡漏"发票额度"
就好比黄牛倒腾演出门票,不法分子在直播间交流群里扮起了 “中介” 角色 。他们专门盯着企业用不完的发票额度下手,寻觅 “商机”。以 A 公司为例,假设该公司今年还有 100 万的发票额度闲置未用,这些不法分子便会主动凑上前,花钱把这 100 万的 “开票权” 买下来 ,将企业正常的发票资源变成他们违法谋利的工具。
第二步:编造"假生意"
中介盯上需发票的 B 公司后,安排资金在皮包公司间空转。若 B 公司想开 500 万发票,就得先把钱打给空壳公司,佯装采购不存在的货物,借此制造虚假交易,方便开具发票。
第三步:玩转"洗钱流水"
钱到账后,空壳公司扣下 “手续费”,剩余的钱经私人账户辗转,最终回到 B 公司,整个过程如同洗钱。
第四步:分赃"一条龙"
中介抽成、空壳公司拿提成、连直播间打赏都有分钱,活生生搞出个"犯罪分赃联盟"。据说分钱比例早就定好了规矩,比公司年终奖还规范!
2、空手套发票的“风险点”
新型 “信息流虚开” 手段隐蔽,将虚假交易伪装逼真。若非警方追查,“假生意真洗钱” 套路难被察觉。提醒老板:买卖发票非赚外快,是自掘陷阱。莫碰税务红线,合法经营才是正途。
3、什么情况下是虚开发票?
4、虚开发票的具体表现:
虚开发票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不如实开具发票的一种舞弊行为。
以下均为虚开发票:
1、为他人虚开:
在没有实际商品交易或服务提供的情况下,为他人开具发票。
举例:A公司与B公司并无真实的业务往来,但A公司却为B公司开具了一张销售发票,这张发票就是虚开的。
2、为自己虚开:
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在没有实际业务发生时为自己开具发票。
举例:某个体工商户为了减少自己的纳税额,在没有实际采购货物的情况下,为自己开具了一张虚假的进货发票,以虚增成本、降低利润,从而少缴所得税等税款。
3、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指让其他单位或个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举例:C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让D公司为其开具了一张并未发生的咨询服务费发票,C公司用这张发票来虚增费用、减少利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4、介绍他人虚开:
行为人在开票方和受票方之间进行引荐、沟通、撮合,促使双方达成虚开票款的共识。
举例:E明知F和G之间没有真实的业务往来,但仍介绍F为G虚开发票,并从中获取好处费。
5、虚开发票4种判定标准
6、虚开发票判刑
7、除此之外,还会有以下影响:
一、企业层面
1.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企业虚开发票会入“黑名单”,共享后信誉受损,金融机构或拒贷款,影响项目投标。
2.商业信誉受损:虚开发票引商业伙伴不信任,客户流失,品牌受损,重建信任需大量投入。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虚开发票反映企业管理失控,财务造假频发,会计信息失真,决策失误。
二、个人层面(对于涉事的企业相关人员)
1.职业发展受限:虚开发票记录影响求职,行业协会或除名,人脉资源尽失。
2.信用记录受损:虚开发票致信用报告留痕,影响金融服务,地区优惠取消。
3.家庭成员受损:子女以后想要考公务员、参军等都会影响子女政审。
8、虚开发票:税务局是如何查到的?
9、最后给大家3点忠告:
业务真实性底线:确保合同、物流、资金、发票这四个方面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你卖的东西(合同)、怎么运的(物流)、钱怎么收的(资金)、开的发票都要对得上,别玩虚的。
定期做风险体检:时不时检查一下公司的账本、报表、记录和报税数据,看看都合规不合规。就像是给自己做个健康检查,确保没毛病。
合规升级:别想着通过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税收洼地”或者“灵活用工平台”来搞发票,这些地方往往是虚开发票的高发区,税务局查得特别严。
北京那个特大虚开案就是个例子,说明现在的税务监管可严格了,不光是看发票,还要看你的各种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任何违规行为都逃不过税务机关的法眼。所以,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别碰法律红线。
来源:节税创利巧思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