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之死: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7:01 2

摘要: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有预谋地在安徽省泾县茂林地区向新四军发起围袭,即后来被称为的皖南事变。谁会想到,当时新四军的高级将领项英,躲过了国民党的“长枪短炮”,却未躲过身边亲信的背刺:被自己的副官刘厚总枪杀。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有预谋地在安徽省泾县茂林地区向新四军发起围袭,即后来被称为的皖南事变。谁会想到,当时新四军的高级将领项英,躲过了国民党的“长枪短炮”,却未躲过身边亲信的背刺:被自己的副官刘厚总枪杀。

之后查知刘厚总的杀人动机竟是贪欲心起,图谋钱财,而后更是变节投向国民党。之后不得不改名换姓辗转流亡,还是于1952年间被发现并被抓捕,十年前杀害项英同志的叛徒刘厚总当年即被处决。

项英之死,让人悲痛,不禁感慨: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小人,终将会为一己私欲而叛变,而在当时的年代,因小人变节而成叛徒的叛变行为,大大阻碍了革命事业的推进和社会进程的发展。

(新四军高级将领项英)

小人,为一己私欲轻易叛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高级将领项英等人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而隐秘藏于林间山洞蜜蜂洞。有一天晚上,突然几声枪声,项英等人被枪杀,身上财物也被取走。开枪杀人的竟然是项英身边的亲信:副官刘厚总。

作为革命军中一员,还任副官一职,怎么就突然因财杀害军长呢?之后更是坐实为小人变节投向国民党。作为军长的项英,怎么会留刘厚总的这样的小人在身边,还信任他作为自己的副官呢?为什么久经斗争和人性的项英,竟然会失察刘厚总的为人呢?

(项英、周子昆遇难地蜜蜂洞)

刘厚总黑粗大汉,语言粗暴,行为野蛮,即便多人提醒项英,但项英始终认为他个子高,气力过人,且枪法又准,敢打敢拚,冲锋陷阵,是个“打游击的好手”。或许是这种人无完人,以及用人当用人之长的思想,最终项英选择了信任,也导致最后被其杀害的下场。

然而,即便项英信任留其在身边,刘厚总自身恶习难改,据军中其他人所回忆,刘厚总经常调戏妇女,侵犯群众利益,如私自抓老百姓家中养的鸡鸭等,甚至,曾强行抓才少女为妻,由此可见,刘厚总意识不端正,有“山大王的”思想,而之后思想上更是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犹豫和抵触。

而终究因这革命意识不坚定,个人内心小人思想占了上风,为满足个人一己私欲,叛变革命事业,杀害军长并抢取钱财而逃。之后更是变节投诚于国民党,多年后刘厚总还向蒋介石邀功,以当年枪杀项英为“荣”并要求给予经济补偿。

因有小人之心,必然会为一己私欲而容易变节背叛,成为叛徒,或为钱财,或为名权地位,如当年的刑仁甫。

(叛徒刑仁甫)

当年已成为冀鲁边军区司令员的刑仁甫,本已身居高位,手握大权,之后内心私欲膨胀竟然编织起“皇帝梦”:利用职位纳女队员为小老婆,侵吞几乎为天文数字的巨额公款只为满足个人的挥霍,甚至想效仿修建“皇宫”。

恶劣行径被发现之后,为保自己能继续享有高位重权,心生歹念,安排心腹刺杀黄骅等同志,败露后更是变节搞武装独立,之后更升级叛徒行为无耻地投靠了日寇,并出卖自己所知的有关共产党、八路军在冀鲁边区的全部情况。

(抗日英烈黄骅)

刘厚总一己私欲重在财,刑仁甫一己私欲重在权,或动机不同,但都是为满足私欲而内心终生小人而后变节成为了叛徒。“叛徒就是背叛,信仰丧失、理想迷失、气节缺失,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为了苟且个人生命和利益跑到敌人的阵营里。”“党的事业成与败,在于所有党员同志的忠诚与背叛。”刘厚总和刑仁甫等这一类叛变行为无疑给当时的革命事业造成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程和发展。

叛变,阻碍社会的进程和发展

皖南事变让9000余人的新四军部队最后突围却不足两千人,已是重创的新四军部分更痛失将领: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以及被其副官刘厚总枪杀的副军长项英和军参谋长周子昆。当时,叶挺军长也在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押关入牢狱。本皖南事变就是国民党蓄谋已久的突围,之后国民党更是控制舆论,污蔑新四军为“叛军”,还宣布“撤销”其番号。

此前的新四军是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是当时“七七事变”后留在南方各地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集结而成,并由叶挺为新四军的军长。自1937年12月新四军军部于汉口成立,在之后近三年时间与日伪军作战近5000次,期间根据中央的战略方针积极广泛发动群众和武装民众,不仅队伍扩大了十倍,由一万余人发展到十万余人,在抗战过程中也缴获各种枪械火炮等而加强了武装的实力,成为非常重要的抗日力量之一。

(周恩来与新四军军长叶挺(右)、副军长项英合影)

然而,正是因为新四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实力增强,反被国民党视为心腹大患的威胁,不仅不断实施挑衅和进攻,先是污蔑新四军等一系列不遵守约定的行为,如不服从国民政府的命令,不在说好的划定战区范围内活动,不遵守规定好的人数编制,任意破坏改变行政规定,甚至骚扰友军却不积极抗日等等。国民党一边说着限令在一个月之内全部移到黄河以北,但一边却早已秘密下达“解决江南新四军”的命令,借机谋划围袭新四军,最终皖南事变给新四军造成重创。

新四军规模和实力遭受重创,无疑让抗日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而皖南事变后还被国民党大肆宣传并污蔑而背负了叛军之名,新四军以及共产党为正其名也投入了人力,进而影响了整体抗日之革命事业的进程。期间刘厚总因个人私欲图谋钱财枪杀了将领项英和周子昆,让革命事业失去重要的领军式人物力量,其后刘厚总还叛变投向国民党,更让新四军的重建之路增添了阻碍。革命路上本已困难重重,而却还不断有人因一己私欲而心生叛变,倒戈相向,阻碍革命事业和社会进程。如当时作为冀鲁边军区司令员的刑仁甫,其投靠日寇的叛变行为在革命事业推进路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社会动荡。

刑仁甫随着手中权力而变得自傲,内心贪图享乐的小人本性也开始显露,开始堕落于享乐,生活腐化。之后心生变节,不再以整体的革命事业为目标,而是开始编织自己的皇帝梦,不仅劳民伤财要修建自己的“阿房宫”,据悉当时侵吞公款达3.7万元,折粮70万斤,不仅不顾军中士兵的饥饿,而对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严重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

时值冀鲁边区根据地形式严峻,紧张着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而刑仁甫不仅不积极抗日,反而因一己私欲为保手中大权而派人刺杀当时派来当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等同志。结果,革命事业力量痛失的优秀领导干部。

刑仁甫在刺杀得逞之后愈加放纵自己贪图享乐的小人行为,饮酒作乐之多甚至让士兵和民众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之后,刑仁甫想搞武装独立,失败后却卑鄙地以自己所掌握的冀鲁边军区的全部信息为筹码,投诚于日寇并要求获得津南六县剿共司令的职位,期间亲笔写下《效忠天皇》《剿共灭匪计划》等,恶毒攻击共产党和地方党等革命力量,不断在社会上散播党各种不好的相关谣言。

而此前,日军针对冀鲁边区的“治安强化运动”,让局势甚为严峻紧张,但冀鲁边区和冀中八分区积极制定对敌方针,团结各阶层人民力量抗战,对抗敌人的“清剿、扫荡、蚕食”。而后虽然敌人加强大扫荡,让形势更为严重且环境更为残酷,但冀鲁边区的革命力量依然顽强抗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之一。然而,刑仁甫的叛变出卖当时冀鲁边军区的全部信息,极大地帮助了日寇力量围剿革命力量,严重阻碍了革命事业的推进和社会的进程。

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纵观历史,会读到不少小人叛徒与忠直之士的故事,而有些小人叛徒为满足其一己私欲,甚至成为历史上的大罪人,让社会倒退百年。

如秦朝时期指鹿为马的赵高。本为臣子的赵高,见秦皇病重,为巩固自己的权力满足掌控的欲望,不顾大局而谋划了一系列动作,先传假诏让公子扶苏自死谢罪,后对付忠将蒙恬,以人性弱点控制李斯拥胡亥继位。秦二世更残暴统治下世道更乱,赵高为求自保借剿匪名义闯入宫,胡亥才获知自己信任之人背后是为满足其权力私欲而一直利用自己的卑鄙小人赵高。赵高欲自立为帝不成,最后被子婴处决并夷三族。然而,此时天下早已大乱,本大秦已推进天下统一的社会进程,又被倒退为四分五裂的“战”国时代。

(影视截图)

如唐朝时期造成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本已凭借战功成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甚至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然而,之后却因对权力的野心和欲望,叛变大唐,在范阳起兵叛乱,并自称为雄武皇帝,国号燕。虽然最后还是被大唐平定叛乱,但唐朝也随着走离了盛世局面,甚至成为了乱世。回看历史,按如今的总结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因为安禄山这一己私欲的叛变,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推进,甚至还让社会发展倒逆而行,整个唐朝由盛转衰,人口骤减,社会经济崩溃。

(影视截图)

任何时代或许都有小人的存在,但也有人“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如宁可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一句“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看似不为五斗米折腰,实则深知不可近小人。

(明代画家王仲玉《陶渊明像》)

如果项英当初懂“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或许就不会沦落到被自己亲信的副官背刺而丢了性命的下场;如果项英当初懂“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或许当初就不会让小人成为亲近自己的人。如果项英当初懂“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也许当时的革命事业和社会进程会完全不同。只是,现在说“如果……当初”,显然已改变不了项英因对人失察而被小人背刺身亡的事实,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如果……当初”是对已发生事情的反思和总结,对后人还是有一定的警醒意义。项英之死,是以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小人必然会因一己私欲而叛变,而叛变必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大到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甚至让社会倒退。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和事件,提醒着后世的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新四军抗战牺牲将领:项英

李金明:皖南事变中杀害项英的叛徒刘厚总

组图:皖南事变中三个叛徒的人生结局

警卫员披露:项英被自己的副官刘厚总残忍枪杀

67年前副官刘厚总枪杀新四军政委项英劫财报功

抗日战争叛变投敌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是谁?

抗日英烈黄骅:曾领导回民支队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始末

【党史学习】新四军的十个新年

述说历史丨皖南事变:革命征程上的铁血悲歌

黄骅之女带父母照片赴京观礼,“让他们看看祖国繁荣昌盛”

沧州抗日战争概述

安禄山

国学成语故事(81)赵高:史上第一权奸之指鹿为马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