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正式“登陆”花呗皮肤!这只诞生于元代的“瓷船”长16厘米,是为砚台磨墨添水的文房用品,其造型独树一帜、做工考究、釉色美丽,堪称龙泉窑的巅峰之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许伊雯
节后回来,上班无精打采?上支付宝搜索“花呗皮肤”接好运吧!
4月7日,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正式“登陆”花呗皮肤!这只诞生于元代的“瓷船”长16厘米,是为砚台磨墨添水的文房用品,其造型独树一帜、做工考究、釉色美丽,堪称龙泉窑的巅峰之作。
网友直呼:“浙江人的DNA动了!老祖宗的审美绝了!”
国宝皮肤变“玄学buff”
全网玩梗停不下来
去年12月,花呗上线敦煌和三星堆两款文物主题皮肤,点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因每天打开都能收到不同的祝福语,花呗文物皮肤成为很多网友口中的“求好运、去班味神器”,截至今年3月,已经有超过800万人换上花呗文物皮肤。
这次上新的文物皮肤吸引网友们纷纷体验:上支付宝搜索“花呗皮肤”,就可以免费更换文物皮肤,更改自己的花呗主页及付款码等外观。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文物皮肤截图表示,已经第一时间换皮肤接好运,“搭配服用每天的好运关键词,应该会好运加倍!”
网友换上花呗文物皮肤后,不仅能“接好运”,还能在文物皮肤的专题页面上,了解到有趣的文物故事:长信宫灯是世界最早可调节光源的环保铜灯,人称“西汉无烟黑科技”;错金铜博山炉自带仙气,是网友口中2000年前的“高定香薰机”……
上线当天,微博话题#换花呗国宝皮肤接好运#冲上热搜,网友边换皮肤边整活:“青瓷舟护体,考公上岸稳了”“打工人靠皮肤文案续命,老板看了都点赞”!
活动还吸引到三只松鼠、卫龙辣条、白象食品纷纷加入,全网秒变“好运许愿池”。
博物馆、文旅集体“整活”:
催更、科普、抢C位
此次与浙江青瓷舟一同出道的,还有来自河南、山东、上海等六省博物馆的七件国宝,包括河南的妇好鸮尊、河北的“西汉黑科技”长信宫灯、安徽的葵花式金盏和400公斤“巨无霸”铸客大鼎、山东的镶宝石金带饰、上海的子仲姜盘、河北的错金铜博山炉等,每款皮肤都搭配趣味吉祥话。
而拥有“参赛资格”的博物馆则疯狂科普自家宝贝:河南妇好鸮尊被称为中国首位女战神妇好的“霸气酒杯”,上海子仲姜盘因刻满“千年情话”甜晕网友,山东的镶宝石金带饰则被扒出“跨国宝石供应链”,见证丝绸之路的繁华。
国宝上新,博物馆们彻底“卷”起来了!还在“排队”的博物馆们,也不忍住下场“催更”——湖南省博物院表示“我们的人面纹方鼎急得快说话了”,南越王博物院喊话“不急但一定要快啊”,江西博物馆更是急得“在线求皮肤”:“伏鸟双尾青铜虎真的等不及了!”
文物皮肤上线后,安徽文旅等也自发参与互动,介绍省内知名文物的同时,呼吁网友旅行参观,感受更多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让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花呗×博物馆:
让文物“活”在年轻人手机里
这波国潮狂欢背后,是国家政策“撑腰”+数字科技的加持。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利用及传承高度重视,强调要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也将“强化消费品牌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纳入了消费品质提升的重点行动。
自2021年启动“花呗文物守护计划”以来,花呗已联合多家博物馆,投入上千万聚焦文物修复与保护以及新媒体端的文物创新展示,用数字技术让国宝“住”进年轻人的手机。
接下来,将有更多国宝陆续登上花呗皮肤。除了通过皮肤展示文物形象,花呗还将通过支付宝端内专题页,进行文物科普、文物介绍。同时,未来文物IP还将延展到表情包、文创产品等更多创新场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表示,“越跟生活贴近的东西,越受欢迎。文创的数字化、智能化、线上化发展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了。”
花呗方面表示,“我们将博物馆文物IP元素创新纳入到花呗的产品设计中,就是希望通过花呗皮肤这一载体,为年轻用户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一扇数字化的展示窗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评价:“花呗发挥自身数字技术的优势,携手博物馆将国宝融入产品设计。用年轻人的语言传播传统文化,既打破时空限制,又让文明触手可及。”
如今,已经有超800万用户通过花呗皮肤“触摸”历史。浙江的青瓷舟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数字船票”——网友笑称:“这回文化自信,是刻进手机屏了!”
你的手机换上“国宝好运皮肤”了吗?最想pick哪件文物?评论区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