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值得种的药材!新手小白必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7 00:43 1

摘要: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中药材市场持续升温,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数据显示,我国中药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同比增长 6.39%,高达 4493 亿元 ,预计到 2029 年,这一数字将接近 2 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14%。这一强劲的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目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中药材市场持续升温,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数据显示,我国中药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同比增长 6.39%,高达 4493 亿元 ,预计到 2029 年,这一数字将接近 2 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14%。这一强劲的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目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中药材种植领域,期望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收获财富。

然而,踏入中药材种植领域,犹如置身于一片广袤的丛林,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初次涉足者往往满心迷茫,不知从何处下手。到底选择哪些药材种植,才能既容易栽培,又能在市场上畅销,实现轻松盈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那些好种又好销售的药材品种,为您的致富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金银花,又名忍冬,其名源于《本草纲目》。金银花三月开花,微微散发着香气,初开时花朵呈白色,一两天后便转为黄色。它一蒂生二花,两条花蕊探出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如同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因此也被称为鸳鸯藤。金银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却不伤胃,芳香透达还能祛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对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

金银花不仅药用价值高,种植方面也极具优势。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并不严苛,在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等地都可栽培,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泛种植。金银花根系发达,生根力强,还是一种优秀的固土保水植物。其繁殖方式多样,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且在当年生新枝上就能孕蕾开花。经过人工培育后的金花 3 号苗,抗逆性、抗风性以及环境适应性都非常强,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并且生长速度和产量都有了极为明显的提升,花蕾变得更大,花期也比一般普通品种长,一般可延长 3 - 5 天 。金银花花期集中、易管理,能栽种多年,多年的平均成本投入远低于其他药材,省时省力,合理种植还可适当延长摘花期,减少劳动力紧张的情况,大大降低成本投资和开支,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在市场应用方面,金银花的身影遍布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在医药领域,它是众多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在保健品行业,金银花被制成各类茶饮、口服液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化妆品领域,由于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糖类化合物能保湿和润肤,银杏酸可减少皱纹和改善肤色不均等,使得金银花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面膜、护肤霜、洗发水等产品中,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抗衰老、保湿、消炎等,不仅可以改善皮肤问题,还能提高产品的养分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金银花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价格也相对稳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蒲公英,这个田间地头常见的植物,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别名为黄花地丁、婆婆丁等。它全草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治疗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蒲公英的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除了药用,蒲公英的嫩苗及嫩叶还可食用,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腌渍咸菜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蒲公英的种植特性也十分突出。它喜光、喜温凉,同时具备耐寒、耐涝、耐瘠薄的特点,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性极广,我国大多地区均可人工种植。

蒲公英种子没有生理休眠期,春、夏、秋均可播种,适宜温度为 15 - 25℃,30℃以上时发芽缓慢,种子寿命为 18 个月,使用时间为 12 个月以内,若储藏 14 个月则需加大播种量。选地时,虽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质深厚、肥沃、水肥条件好的土地为佳。播种方式多样,可种子直播,当地温达到 1 - 2℃即可发芽,每年 3 月末即可播种,秋播适宜期为 7 - 8 月,种子采收后可直接播种,也可经处理后播种;也可育苗移栽,于 1 - 2 月份在大棚温室中播种,3 - 4 叶时定植,栽后立即浇水,成活率可达 95% 以上;

还可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气温回升到 10℃以上时,开沟或挖穴定植种根。在田间管理方面,当蒲公英长到 4 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弱留强、去病留壮,再经 10 - 15 日即可定苗,缺苗断垄要及时补苗。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浅锄,以后每 10 天左右中耕除草 1 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播种前浇透底水,整个出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部健壮生长,防止倒伏,茎叶生长期保持田间湿润,促进茎叶旺盛生长,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 15 - 20 公斤。而且蒲公英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很强,较少发生病虫害,人工栽植后偶有白粉病、斑枯病、蚜虫等发生,通过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措施也能有效应对。

从市场角度来看,蒲公英在药用和食用方面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在药用领域,它是许多中药配方的常见成分;在食用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蒲公英作为天然的绿色食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的蒲公英茶、蒲公英蔬菜等产品销量可观,价格也较为稳定,尤其是反季节新鲜蒲公英更是供不应求,在沈阳、抚顺等地,每千克售价可达 50 - 60 元,价格是普通蔬菜的 2 - 3 倍 。由于野生蒲公英频遭采挖,资源遭到破坏,野生产量逐年减少,人工种植蒲公英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老虎姜、鸡爪参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植物。黄精偏好湿润且遮荫的生长环境,耐寒能力较强,应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进行种植,适合在林荫下、灌木丛中或山坡阴面等光照较弱的地方生长,要避免强烈阳光的长时间直射。在水分管理上,生长期间需要较多水分,但浇水不可过量,以免田间湿度过高诱发根腐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通常保持土壤湿度在 50% 左右。肥料供应方面,种植前要施用充足的基肥,每公顷土地大约需要施入 2000 公斤的有机肥料,在生长季节,还需进行 3 - 4 次的追肥,可将 1500 公斤的土杂肥、50 公斤的过磷酸钙和 50 公斤的饼肥混合均匀后施入行间沟内,并在施肥后进行土壤覆盖。

黄精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进行采挖,而第四年采挖的黄精品质最佳,成熟的黄精重量可达三四公斤,且植株较为完整,采收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其中秋季采收的黄精品质更佳。其种植方法主要有根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根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 3 月下旬前后,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 3 - 4 节,伤口稍加晾干,按 22 - 26 厘米的行距和 10 - 16 厘米的株距,深约 5 厘米种植于整好畦内,覆土 3 - 5 厘米,稍加镇压,使土壤保持湿润,于秋末种植的,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 2 年化冻后,将粪块打碎,搂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种子繁殖在 8 月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砂藏处理,种子与砂土按 1:3 的比例混合均匀,置背阴处 30 厘米深的坑,保持湿润,待第 2 年 3 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 12 - 15 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 1.5 厘米,稍压,浇水,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 6 - 9 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 年后移栽,为满足黄精需要荫蔽的生长习性,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在田间管理前期应经常中耕除草,必要时可顺行培土,后期拔草即可,若遇干旱或较向阳干旱地方需要及时浇水,有条件时可施饼肥,每亩 50 - 80 公斤,分 2 次施下,以后每年施圈肥每亩 1000 - 1500 公斤。黄精的主要病害为黑斑病,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从叶尖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病健部交界处有紫红色边缘,以后病斑向下蔓延,雨季则更严重,病部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包括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 1∶1∶100 倍波尔多液或 50% 退菌特 1000 倍液,每 7 - 10 天 1 次,连续数次;常见虫害有蛴螬和地老虎,蛴螬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地老虎危害幼苗及根状茎,防治方法可用 75% 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 0.1% 拌种,田间发生期用 90% 敌百虫 1000 倍液浇灌,用黑光灯或毒饵诱杀成虫,施用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黄精的市场需求逐渐上升,成为了养生新宠。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保健品、养生茶饮等领域。由于其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导致市场上的供应量相对有限,物以稀为贵,使得黄精的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种植黄精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销售前景良好。

黄芪,作为中药材中的佼佼者,素有 “补气之王” 的美誉 ,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黄芪的药用历史源远流长,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认为它有益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功效。在中医理论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黄芪能补气升阳,对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症状有着显著的调理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气血不足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黄芪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使得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黄芪不仅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还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养生文化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黄芪的需求也在稳定增长。在中药材市场上,黄芪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其价格也相对稳定,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 年我国黄芪市场规模达到了 15.78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 3.2% ,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

黄芪的种植分布广泛,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在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地,其中甘肃产区凭借黄芪好种、易管理、易收的优点,产量最多,主要分布于定西市陇西县、渭源县、岷县、宕昌县、漳县以及周边地区,张掖酒泉近几年也开始种植。黄芪性喜凉爽、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炎热,耐旱,忌水涝,适合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种植。其种植方式主要有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种子直播简单方便,但用种量大,出苗率较低;育苗移栽可节省种子,提高成活率,但费工费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浇水、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黄芪的产量和质量。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常用的大宗药材,在中药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在中医配方中,白术常常作为重要的配伍药材出现,像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经典方剂中,都有白术的身影,为调理脾胃、增强体质发挥着关键作用。白术还被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的制作,在消化系统用药,如理中片、白蔻调中丸、香砂养胃丸等;补益药,如补中益气丸、复芪止汗颗粒等;调经药,如乌鸡丸、妇舒丸等;舒肝和胃药、舒肝解郁药,如肝达康片、舒肝止痛丸等多种类型的中成药中都有应用。

白术的市场需求稳定,价格相对较高,给种植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其种植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浙江磐安、安徽亳州等地的白术在市场上颇负盛名。白术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佳。种植时,多采用种子繁殖或根茎繁殖的方式。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根茎繁殖则是选取健壮的根茎,切成小段,进行栽种。在田间管理方面,要做好中耕除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白术生长良好。白术的生长周期一般为 2 - 3 年,生长过程中易受到根腐病、立枯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需要种植户加强管理和防治,以保证白术的品质和产量。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其根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桔梗既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可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症状的治疗;又是一种可食用的食材,其嫩茎叶和根均可食用,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把桔梗地上嫩茎叶和地下肉质根做菜吃的习惯,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国家,食用桔梗的销量也越来越大。桔梗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园林景观布置和盆栽观赏,其花朵呈钟状,颜色鲜艳,有蓝色、紫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花期较长,一般在 7 - 9 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桔梗的市场销量较大,在中药材市场和食品市场都备受青睐。然而,由于桔梗的种植面积有限,加上其生长周期较长,导致市场上的货源紧缺,供不应求,这也使得桔梗的价格相对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种植前景十分广阔。桔梗的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宜。它喜凉爽气候,耐寒、喜阳光,适宜生长温度为 10 - 20℃。桔梗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根繁殖,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根繁殖则是选取健壮的根段,进行栽种。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桔梗的产量和质量。桔梗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蚜虫等,需要种植户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桔梗的健康生长。

在中药材种植领域,把握市场动态犹如掌握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药材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波动。以金银花为例,其价格曾因某一年度的产量大增而出现下滑,又因市场需求的突然增长而迅速回升。再如黄芪,由于其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价格也随之稳步上涨。因此,关注药材价格变化和需求趋势至关重要。种植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定期走访药材市场,与经销商、采购商交流,了解最新的价格和需求动态;研究行业报告,获取专业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利用网络平台,如中药材交易网站、行业论坛等,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只有紧跟市场步伐,才能做出明智的种植决策,避免因市场变化而遭受损失。

科学种植技术是保证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核心要素。不同的药材品种,其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各不相同。金银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若光照不足,可能导致花朵数量减少,品质下降;蒲公英虽然适应性强,但在生长期间也需要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否则可能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药用价值;黄精对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要求较高,若土壤条件不佳,可能导致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种植者应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咨询农业专家,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才能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稳定的销售渠道是实现药材价值的关键环节。金银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销售渠道广泛,可与药企合作,为其提供原料;与药材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稳定销售;利用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种植者可以积极与药企、药材经销商、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与药企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保证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与药材经销商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策略;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展示产品优势,吸引更多客户。还可参加药材展销会,展示产品特色,拓展销售网络;与当地的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只有建立了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才能确保药材顺利销售,实现种植的经济效益。

中药材种植,既承载着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又蕴含着无限的经济潜力。金银花、蒲公英、黄精、黄芪、白术、桔梗等这些好种又好销售的药材,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中药材市场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种植特性,易于栽培管理,还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需求和稳定的价格,为种植者提供了可靠的收益保障。

然而,踏入中药材种植领域,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动态的变化、种植技术的掌握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种植者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入了解市场行情,把握价格波动和需求趋势;不断学习和提升种植技术,确保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辛勤种植的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经济收益。

如果你对中药材种植充满兴趣,不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材品种进行尝试。在决定种植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学习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为开启你的中药材种植致富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你定能收获满满的财富与成功。

来源:诡小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