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谢浩男删亲妈视频,原来竟是因为他!
“妈妈,我们补拍一张全家福吧。”
4月初,深圳的天气带着初夏的暖意,谢浩男站在母亲身边,搂着她的肩膀,三个妹妹围着他们,笑容灿烂地对着镜头喊“茄子”。
照片里,谢妈妈亲了亲儿子的脸颊,谢浩男有些害羞,眼神却温柔。
这张照片,后来被传到网上,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评论区一片“泪目”。
可谁能想到,这张被无数网友称赞温馨的照片,第二天就被谢浩男删了。
一时间,网友炸锅了:“什么意思?翻脸了?”“难道是装亲密?”“妈妈这么苦,他就这么对她?”评论区质疑、猜测、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直到后来,有网友爆出真相——原来,不是谢浩男不认亲妈,而是有人投诉了。
投诉理由很简单:侵犯肖像权。合影里,一个路人意外入镜,他不愿意自己的脸被全网曝光。
谢浩男收到平台通知,立刻删掉视频,重新打码发布,还公开道歉。
"我真的没注意到那位路人,给大家添麻烦了,很抱歉。"
谢浩男在重新发布的视频里轻声解释着,背景里原本清晰的路人被一层朦胧的马赛克覆盖。
这个27岁的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手记录的母子温馨时刻,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这事儿得从清明节假期说起。
谢浩男特意从学校赶回深圳,带着妈妈和三个妹妹来了趟短途旅行。
视频里,他笨拙地给妹妹编辫子,被苦菜苦到皱眉的表情,还有妈妈看他时满眼的温柔,每一帧都透着真实的幸福感。
可网络就是这么奇妙的地方——前一秒还在为亲情落泪的网友,下一秒就能变成最严厉的审判官。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原始视频的背景里,一位中年男子在拍照瞬间无意扭头入镜。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人通过平台投诉,认为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犯。
"沟通无果才投诉的,希望平台下架视频并封号。"投诉页面上这样写着。
很快,谢浩男就收到了平台通知,视频被禁止播放。
最让人唏嘘的是评论区走向。
一些粉丝开始人肉那位投诉者:"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该不会是背着家人出门吧?"更有甚者,直接把这事和早前的"马拉松拍照门"相提并论,脑补出一整套狗血剧情。
谢浩男见状,连夜重新剪辑视频,给路人打码,还特意发声明致歉。
一位资深媒体人后来在话题讨论里写道,"全网都在为这段亲情流泪,却没人问过当事人是否愿意被千万人围观。"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早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肖像权问题了。
网友们忽然分裂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一边是支持那位投诉者!现在谁还敢随意发带路人的视频?
请记住:你家的温馨故事,可能正在侵犯别人的私生活。
另一边网友觉得因为一个马赛克,让母子视频失去原本的意义" "现在社会已经冷漠到容不下一张全家福了吗?"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谢家母子,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应对方式——他们关闭了评论区。
谢浩男在最新视频里轻声说:"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们一家人现在很好,也理解那位先生的选择。"
更耐人寻味的是平台的反应。
在事件发酵后,某短视频平台更新了拍摄提醒:"请确认画面中所有人均同意出镜"。
但这个迟来的提示,更像是给已经发生的争议贴上一个尴尬的创可贴。
在短视频时代,“晒幸福”成了许多人的日常——家庭温馨、朋友聚会、甚至街头偶遇的美好瞬间,都会被随手分享。
但问题在于,镜头之外的“意外参与者”并未来得及知情。
当网友为谢浩男母子的亲情动容时,那位路人却成了无关却又被迫入场的“背景角色”。
另一方面,谢家的选择也让人意外——他们没有煽情卖惨,而是安静整改,承认疏忽。
最终,平台在争议中优化了拍摄提醒,但更核心的解决路径仍然模糊。
技术的便利不该成为越界的借口,真正的共情,应该是既能看到别人的幸福,也愿意维护彼此的边界。
当在别人视频里意外看到自己,你会怎么做?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千寻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