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官屯村:技术引育科技赋能 菌菇撑起“致富伞”【和美乡村行·“百村示范”典型案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7:16 3

摘要:东官屯村是出头岭镇的一个中小村落,近年来,该村坚持将培育壮大特色香菇产业作为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通过科技赋能产业、技术带动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菇”促业、以“菇”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春天的美妙时光

东官屯村是出头岭镇的一个中小村落,近年来,该村坚持将培育壮大特色香菇产业作为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通过科技赋能产业、技术带动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菇”促业、以“菇”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东官屯村种植户刘波的菌菇种植大棚中,一袋袋菌菇营养包整齐排列在地面上,刘波和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摘香菇,一桶桶肉厚肥硕、圆整紧实的新鲜香菇经过仔细地分拣,陆陆续续被转移到筐里,然后整装上车等待销售。这样的重复劳动已经成为了刘波乃至整个村种植户们的“早课”。

东官屯村种植户刘波:2007年种植香菇的时候就有一个棚,那时候也没有经验,后来村里和镇里组织我们学习培训,现在通过引进新品种产量也高了,效益也好了。现在我们种植719感觉是最好了,比以前确实强多了,目前有7个这样的香菇棚。

像刘波这样的菌菇产业带头人,东官屯村已经培养了10人,另外还有食用菌种植能手 20 人,全村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技术高手带动农户建设食用菌大棚的新风尚,也已逐步形成 “食用菌综合支部 + 产销协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新型集体经济。

为了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种植的产值,真正实现以“菇”促业、以“菇”致富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村党支部书记刘东光的带领下,东官屯村积极改良食用菌种植技术,引进现代化设备,食用菌种植大棚逐渐向智能化转型,智能控温、控湿系统能够让菇房内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有利于大幅缩短蘑菇生长周期,稳定其品质。

据介绍,相较于2023年,东官屯村食用菌种植面积增加了 20 亩,菌棒产量增加了 20 万棒,食用菌种植产量每亩增加 2000 斤左右,村民每亩可增收 1 万元左右。

长期以来,东官屯村食用菌销售主要靠经销商采购和定制方式,销往天津、北京、唐山等地大型农贸市场和地方各大超市。现如今,东官屯村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销售新渠道,抛弃了传统的销售方式,转而搭乘“互联网 +”电商发展快车,以党建共建电商平台产业的方式,开创了 “线上 + 直播 + 电商 ”的多元立体销售模式。另外,还通过网络媒体宣传,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集农业“研学+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田间课堂”,推动产品“走”出去,游客“走”进来。

东官屯村党支部书记 刘东光:去年一年,我们东官屯村食用菌完成线上销售 10 万元,同比增长 5%。另外我们还和两家中小学达成了学生劳动实践研学合作,平均每个节假日期间接待蘑菇采摘观光游客能达到约 2000 人次。

从菌种选育的基因技术到种植管理的智能监控,再到产品创新与拓展,科技全方位引领东官屯村蘑菇产业迈向高效、绿色、创新发展的新未来。

东官屯村党支部书记 刘东光:未来 5 年,东官屯村计划利用现有资源,修建料厂、冷库和仓储物流,加强与食用菌加工厂、包装厂等深加工产业的联系合作,研究食用菌深加工、蘑菇大礼包等,让蘑菇产业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