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6 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曾登上央视舞台的 “网红洋媳妇” 杨奇娜,因低血糖于 4 月 2 日不幸去世,年仅 38 岁。她的丈夫杨淙在网上公开这一噩耗,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与惋惜,同时也让 “突发低血糖为何会致命” 成为焦点话题。
4 月 6 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曾登上央视舞台的 “网红洋媳妇” 杨奇娜,因低血糖于 4 月 2 日不幸去世,年仅 38 岁。她的丈夫杨淙在网上公开这一噩耗,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与惋惜,同时也让 “突发低血糖为何会致命” 成为焦点话题。
就在 4 月 1 日,杨奇娜还在抖音直播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状态看似正常,然而一天之后却因低血糖骤然离世。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或者因低血糖引发了并发症。这一突然的变故,让人们对低血糖的危害有了新的审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主任张毅表示,年轻人因低血糖死亡的病例较为罕见,此类情况更多出现在糖尿病患者或本身有代谢疾病的人群中。对于健康人,低血糖一般不至于致命,多由挨饿或减肥引发,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等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并监测血糖即可缓解。但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危险程度远超高血糖。低血糖易诱发心梗或脑卒中,严重时瞬间损害身体器官,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而且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mmol/l 就需格外重视,与正常人 2.8mmol/l 的低血糖标准不同。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中,胰岛素、磺胺类和非磺胺类胰岛素促泌剂易引发低血糖。而二甲双胍、α - 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单用一般不诱发低血糖,但与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联用时则可能引发。近年来,GLP - 1 类减重药流行,使用人数增多,低血糖现象也更为普遍。张毅提醒,服用此类减重药会降低食欲、减少进食,若再加上大量运动,极易出现低血糖。服用 GLP - 1 类药物的患者需密切关注血糖水平,因为虽然药厂可能不会着重强调低血糖风险,但该药物毕竟是降糖药,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杨奇娜的不幸离世,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低血糖看似平常,却可能隐藏致命风险。我曾亲身经历过一次轻微的低血糖发作,那时为了赶项目连续加班,饮食不规律,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眼前发黑,手心冒汗。幸好身边同事及时发现,给我递了一杯糖水,症状才慢慢缓解。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无论多忙,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是多么重要。
专家给出预防低血糖的建议:按时吃饭,避免盲目节食;糖尿病人要定时定量用餐,不擅自减餐;减少长距离、大重量或超负荷劳动;容易低血糖的人可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
对于预防低血糖,我认为除了按时吃饭,合理搭配营养也很重要,确保每餐都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避免单一饮食导致的血糖波动过大。此外,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是不可或缺。你对低血糖的预防和应对有什么经验或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如何防范低血糖带来的危害。
来源: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