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该政策,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特定贸易伙伴施加更高税率。其中,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而针对特定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命令,旨在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根据该政策,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特定贸易伙伴施加更高税率。其中,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而针对特定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
此次对等关税政策对亚洲地区国家影响尤为显著,中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的关税税率分别达到34%、49%、46%和44%。若将此前对中国征收的20%关税计算在内,部分中国商品的实际税率可能高达54%,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东南亚曾是中国企业规避关税的重要中转地,但新政下转口贸易成本激增,且面临美国“关税武器化”威胁加剧,多重压力之下,该地区作为中国转口贸易“避风港”的功能被严重削弱。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4月4日,中方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行动。包括:1.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2.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3.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4.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5.商务部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6.商务部决定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7.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那么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对国内能源化工品影响如何?
2024年数据显示,中美石化贸易呈现“双向收缩”特征。2024年,中国对美国石化产品出口金额增长5.8%,达243.8亿美元,但占全球出口比例从6.7%降至6.4%,显示美国市场重要性逐步降低。进口方面,中国从美国进口石化产品金额微降0.2%,至398.4亿美元,贸易逆差收窄至154.6亿美元。
尽管贸易规模有所收缩,但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仍对石化产业构成直接冲击。中国出口美国的石化产品以塑料、橡胶、有机化学品为主,这些产品对价格敏感度高,对等关税导致中国化工品在美市场的价格优势大幅削弱,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构成显著打击。4月3日,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石化产品相关期货品种悉数走弱。
根据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能源化工品数据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化工品主要集中在乙烷、丙烷、聚乙烯、乙二醇、EVA、天然气及原油等领域,尤其是丙烷和乙烷及其衍生品。具体情况如下:
乙烷方面,随着中国烯烃裂解原料轻质化进程的加快,乙烷以明显的经济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进口行列。2024年中国乙烷进口量553万吨,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约占美国乙烷出口量的46%。据隆众资讯了解,2024年中国进口乙烷的企业有4家,2025年进口乙烷的企业数量将从4家增加为7家。另外美国乙烷出口码头出口能力将同步增长,出口码头从3个增加至4个,不同码头的出口能力也有一定调整。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那么将可能导致乙烷的进口成本增加或乙烷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乙烷下游衍生品(乙烯、PE、乙二醇、EVA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后续关注国内以进口乙烷为原料的裂解装置开工情况。
丙烷方面,2024年中国丙烷进口量约2932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4%,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其中2024年美国对华丙烷出口量也创历史新高,美国丙烷价格因页岩气革命和出口终端扩建具有一定竞争力。丙烷主要用于国内PDH(丙烷脱氢)装置生产丙烯,下游主要配套聚丙烯,部分配套环氧丙烷或丙烯酸。目前国内PDH装置产能基数较大,根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2025年初,国内已投产PDH总产能2223万吨/年,其中2024年新增425万吨/年,预计2025年新增406万吨/年。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那么将可能导致丙烷的进口成本增加或丙烷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丙烷下游衍生品(丙烯、PP、PO、丙烯酸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后续关注国内PDH装置开工情况。
聚乙烯和乙二醇方面,近几年随着国内大炼化和煤化工的陆续投产,国内聚乙烯和乙二醇的进口依存度逐年下降,但美国凭借乙烷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产能扩张,中国聚乙烯和乙二醇自美国进口量仍维持一定水平,2024年中国聚乙烯和乙二醇的进口美国占比分别在17%和13%。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那么将可能导致聚乙烯和乙二醇进口量的下降。
原油和天然气方面,由于年初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进口美国原油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关税。关税政策出台后,中国进口美国的原油和天然气成本增加,导致2月份自美进口量下降明显。2025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为8385万吨,同比下降5.04%。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原油量为107万吨,占同期总进口量的1.3%,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2025年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下降8.1%,尤其从美国进口LNG下降明显,转而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采购。整体来看,因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比重不大,且通过多元化能源进口策略,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对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影响有限。
芳烃及其他化工品方面,因芳烃如PX和纯苯等及其他化工品自美国进口量较少,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对这类化工品的进口影响较小。
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如果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可能导致乙烷及其下游衍生品(PE和乙二醇)和丙烷进口成本增加或进口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国内以乙烷和丙烷为原料的下游衍生品(乙烯、PE、乙二醇、EVA、丙烯、PP、PO、丙烯酸等)生产成本提高或供应的收缩;对原油、天然气及芳烃的进口影响有限。
内容来源:WELINK化工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清原、先达、龙灯、住友等企业的444个农药产品拟批准登记
◆江山股份、世科姆、先达股份、利民控股等多家农药企业连发声明,都只为了这件事......
◆山东省农药原药产能或继续增加
◆草害成灾的直播稻,或在2025年迎来新转机!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商标标注条款的建议探讨
免责声明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想你所想
七 星
级
服
务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