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引发全球资本巨震,美元资本急寻避风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7 19:05 2

摘要: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受此影响,4月第一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从美国股市到欧洲、亚太资本市场,全线暴跌;黄金、石油两大传统抗风险大宗商品同样出现大幅回撤,高风险投资品比特币也未能幸免,4月7日,比特币期货开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受此影响,4月第一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从美国股市到欧洲、亚太资本市场,全线暴跌;黄金、石油两大传统抗风险大宗商品同样出现大幅回撤,高风险投资品比特币也未能幸免,4月7日,比特币期货开盘大跌超过6%,直接跌破8万美元关口。

《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高盛顶级交易员John Flood给客户发送的投资简报中提到:“在全球股票市场中,美股市值占比超过50%,总额超过60万亿美元,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美股北京时间4月3日和4日遭遇五年来最惨烈抛售,标普500指数周跌幅达9.08%,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超10%,较历史高点回撤逾20%,正式跌入技术性熊市,美国大型科技股、银行股等股价纷纷跳水,总市值缩水高达7万亿美元。另一方面,美股下跌,黄金、石油作为传统的避险工具却并未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反而像日元、瑞士法郎、现金或黄金ETF类产品受到资本追捧,我们预计市场尚未见底,很多大型机构客户都在纷纷撤离美股。”

在特朗普政策搅动全球投资者情绪时,更多的海外投行人士向市场建议,在当前市场急剧动荡之下,投资者首先保住现金安全;其次寻找低风险产品投资,如某些国家货币,而对于高风险投资,则需市场平静之后等待反弹之机抄底。

投资者情绪焦虑

“美国关税政策的落地,搅动的不仅是全球资本和大宗商品市场,更是极大考验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我们从大客户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很多美元资金近期都在寻求美股市场撤退,而这一行为可能加剧美股本周进一步下跌的概率;此外,在美元资本的投资节奏上,基本上所有的客户都停止了欧美股市的加仓行为,并向我们寻求新的投资建议。”4月7日,新加坡一家新兴美元投资基金负责人Jim Cramer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Jim Cramer对于接下来短期市场走势的预判是,当前市场尚未见底,关税升级对GDP、企业盈利和通胀的连锁冲击才刚刚开始。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最新调查显示,61.9%的散户看跌美股,该比例自2009年金融危机后再度突破60%警戒线。”Jim Cramer称。

4月6日,花旗策略师Scott Chronert指出,这相当于在全球供应链上安装定时炸弹,仅汽车行业就可能面临4000亿美元额外成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显示,若全面实施,全球贸易量将萎缩7%,远超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3%降幅。

值得关注的是,关税冲击波已外溢至大宗商品市场。WTI原油期货跌破70美元/桶心理关口,黄金价格单日振幅超50美元,白银暴跌4.2%。避险资金疯狂涌入日元,美元兑日元汇率暴跌1.8%,创2022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摩根大通跨境支付数据显示,全球资本正以2020年3月疫情暴发时的三倍速度逃离风险资产。

TMX VettaFi行业研究主管Roxanna Islam指出,虽然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通常值得坚持长期策略,但许多投资者(和交易商)已经被关税吓到,不得不重新评估如何保护自己的投资组合。

而向来作为无风险收益的美元存款也在上周表现出利率进一步下调的趋势。

“我们已经将6个月的美元年化存款利率再次降低0.3个百分点至3.7%,以应对关税政策对银行业的冲击,并且提前对冲美联储今年大幅降息的预期,但是客户对于美元存款的积极性仍然非常高。”香港一家外资银行零售金融部负责人刘芸(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面对全球股票市场近乎崩盘的表现,美联储陷入两难抉择。根据芝商所(CME)联邦基金最新期货数据显示,市场已完全定价美联储年内降息150个基点,首次降息预期从9月提前至6月。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北京时间4月5日强硬表态,称现在调整政策为时过早。其讲话后,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体反击,鲍威尔应立即降息,通胀率已降至合理区间。

事实上,在全球投资大佬眼中,这场关税危机正引发史无前例的资产重定价,原来对于美股、美元、美债、黄金、石油乃至比特币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都随着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而变得混乱不堪。比如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原先美股下跌都会使得资金涌向数字货币领域,但是在4月5日,比特币单日振幅达15%,24小时爆仓量超20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至2020年疫情低点。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债信用利差急剧扩大,BBB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已突破200个基点警戒线。

对冲基金巨头桥水创始人达里奥直接警告,当前市场结构与1929年大萧条前惊人相似——过度杠杆、政策失误、地缘政治冲突三重冲击叠加;黑石集团CEO苏世民则指出,全球资产定价模型需彻底重构,传统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负相关性正在瓦解。

全球资产“安全垫”还有哪些?

“如果从市场表现来看,美股和黄金以往都是负相关的关系,即美股上涨黄金价格会下跌,但是过去一两年时间,美股和黄金走出了同步长牛的趋势,所以受关税政策影响,美股下跌也会让全球黄金市场投资者趁机获利了结。但是黄金的避险属性不变,从长期趋势来看,黄金的短暂回调并不影响全球资本择机继续加仓。”4月7日,上海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员黄楠对本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巨头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动荡,应对策略出现显著分化。《华夏时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知名投资巨头桥水基金将现金仓位提升至25%历史高位,同时增持黄金矿业股空头头寸;文艺复兴科技则通过算法模型捕捉VIX指数波动率溢价。贝莱德智库建议,超配必需消费品和医疗板块,规避工业与能源股;索罗斯基金披露增持中国互联网平台股,认为“政策底”与“估值底”双重叠加;Point72资管则逢低吸纳半导体龙头,押注“关税倒逼国产替代加速”;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建议,当VIX指数突破40后,市场往往会在1至3周内出现技术性反弹。

此外,也有种种迹象显示,投资者都在大量购买能在动荡时期起到对冲作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4月6日,根据彭博情报公司Athanasios Psarofagis编制的数据显示,作为现金代理的ETF、专注于黄金的ETF以及提供基准股指反向回报的ETF上周(3月31日—4月6日)都出现了资金净流入。截至上周四,这些类别的基金共吸纳了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是一个月以来最多的一周,也是201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周之一;另外三种黄金产品(GLD、IAU和IAUM)在上周一至上周四期间的新增资金超过6.5亿美元,年初至今已合计聚集了99亿美元。

全球投资者还将资金投入超短债ETF,这些基金通常被用作存放现金。上周前四天,iShares 0至3个月美国国债ETF(SGOV)和SPDR彭博1至3个月美国国债ETF(BIL)累计流入35亿美元。

Psarofagis投资建议显示:“ETF投资者正在寻找任何类型的对冲工具——黄金、现金等,任何类型的股票套期保值工具。在ETF领域之外,投资者也在寻找任何看似避风港的东西,包括国债和某些货币,如日元和瑞士法郎。”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