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2020年某二本院校毕业,至今已经毕业5年了。回想起毕业那年,真的感慨很多,最主要的是连学校都回不去,没有毕业照,没有毕业典礼,就连毕业论文答辩但是线上完成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年发生了什么了吧?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胡思乱想,便是在沉默中妥协,在妥协中绝望,在绝望中回想……
我是2020年某二本院校毕业,至今已经毕业5年了。回想起毕业那年,真的感慨很多,最主要的是连学校都回不去,没有毕业照,没有毕业典礼,就连毕业论文答辩但是线上完成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年发生了什么了吧?
作为财务管理毕业的学生,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就已经待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计算房租和生活费用。记得大学四年里听到最荒唐的一句话,就是专业负责人常挂在口边的话:我宁愿当保安,也不愿创业。都说,穷人应该要赢在转折点,出去闯荡,但是手机屏幕亮着BOSS直聘的回复,让我欣喜若狂。
已经在城中村待上两个月的我,渴望着一场正式的工作,一来呢,填饱饥饿的肚子,二来呢,完成辅导员催着赶紧签合同的任务,完成学校的就业率。都知道,当年发生重大卫生安全情况,很多企业都没有等到春天就已经无力回天了,何况我这么一个啥也不会的学生,怎么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上填饱肚子。无奈之下,找到了一家酒店当起了西餐厅服务生,顺利签劳动就业合同,立马扫描给辅导员发了过去,完成了她的任务。
酒店是包吃包住,班次分为早中晚班,西餐厅没有晚班,但没有晚班会临时把我们抽调去中餐厅和宴会厅。早班是要五点半开始上班,整理碗碟,准备迎接吃自助早餐的客人。有时候酒店600间客房住满了人,吃早餐的客人就乱哄哄的,每个人拿着盘装着食物放到桌上,又重新拿另外一个盘装别的食物,感觉不像是只有600间客人在用餐,而是达到了惊人1000间客人在用餐,我们要收回客人用餐的盘子、筷子等餐具,直到上午10点,客人的自助早餐才结束,做完卫生,刚好到了中午下班的时间,去食堂吃了午饭,就结束了早班。
早班虽然有些累,但是身体可以顶得住,只要休息一个中午就恢复体力。
但是最折腾人的是宴会厅,上百人的宴会厅,要从仓库把贼重的桌椅搬到宴会厅,一张圆桌比我自己体重都重,我搬不动,只好滚着移动,等到宴会厅结束再把桌椅搬回原处,如果碰到室外的宴会,本来晚上10点就结束的晚班,硬要到凌晨12点才结束,这是最累的班。有时候一天下来,感觉整个身体都散架了,特别是第一次搞宴会,第二天起来,浑身疼痛。
在酒店干了一个月,就越想越觉得过不去,我一个本科生,为什么要干起服务生来着?就果断的离职了。
离职后,又在城中村租了房,继续找工作。在城中村出租屋的那段日子,感到日子就像是被关在监狱里一样,感觉身上爬满了蚊虫和被蚊虫叮咬,而自己不能动弹一样难受。
直到10月份,找到了一份社区工作,之后又干媒体、政府雇员等工作,工作写材料居多。虽然,期间考过公务员,可这东西人多肉少,硬是从来没有进面过;也想再提升提升学历,但这破烂的日子,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考了几年,也都没有任何结果。
我也知道,一个没有长期规划的人,抓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看眼前的利益,先填饱肚子。虽然自己明白,但也无济于事,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不到,到现在还是一无所有。
现在毕业五年了,但我从来没有碰过自己专业的工作。会计这个行业已经从我的脑海里被我抹去。
有时,空下来我就在租屋里想,我要去哪里,但始终找不到答案。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从哪里来这个哲学的问题,因为这不是哲学问题,因为我是从农村来的。我只想我要到哪里去。
在出租屋的书桌上,左边是公务员备考资料,中间是电脑,右是考研资料和文学书籍。墙上的日历本已经泛黄,但比不过银行卡余额的数字刺眼。
新闻信息漫天覆盖,有的推送母校的"杰出校友"报道,有的融资千万的同龄人,有的挑战如何用30元活三天。
我已经变得没有了当初的志气和勇气。想起大一大二,一个敢碰股票和期货的人,到现在做事唯唯诺诺,患得患失。小时候比别人成熟,现在就像个孩子似的,分不清自己走什么路,只走在道路的边沿上,也曾试图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但是路上荆刺多,害怕砸到脚。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调查表明:86%的30岁以下青年认为"成功标准变得模糊"。当朋友圈晒着"字节工牌"和"体制内offer"两种骄傲,他们正在学习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共处。
我很失败,没有比下有余。继续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两手准备”人生的进程。
之前写的诗也换成了写小说。但是年初Deepseek爆火后,就对文学失去了信心,我就是很一般的人,肯定写不过超过及格线的AI写作,何况AI写出来诗歌都在及格线以上。
现在在给老年人代写回忆录和自传,感觉这项工作可以做,但是万事难开头。在即将"而立之年"撞上"灵活就业",正是用拼多多团购和共享文档,编写属于我的人生轨迹。
前几天,26岁的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硕士黄同学留校当“食堂阿姨”这事,在全网各大平台疯传,什么“孔乙己终于脱下长衫”“活出理想主义的光辉”等表示支持的声音,且支持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之前也听过在在长沙湘江边的夜市,摆摊卖提拉米苏的哲学系硕士。她在小黑板写着:"38元/块(可议价)——含《存在与时间》读后感讲解"。这或许就是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当上升通道变得狭窄和人生轨迹模糊,年轻人正在把学历拆解成生活智慧,用书本知识给现实涂上糖霜。
写在最后
前些天,和大学朋友聚在一起喝茶,他说我玩的好的人里面,为啥我混的最差?我沉默着说:可能是我的定力吧。
定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出路很重要,定力不行,一个人这辈子再也没有出头的日子。
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毕业五年,你们过得好吗?
来源:中年年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