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广州生产建设兵团,细数兵团在海南各地农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9:26 1

摘要:说起海南农垦,就不得不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如今说起兵团,首先想到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说起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广东和海南两地的朋友可能相对清楚,曾经广州生产建设兵团在海南和湛江等地垦植戍边。

说起海南农垦,就不得不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如今说起兵团,首先想到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说起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广东和海南两地的朋友可能相对清楚,曾经广州生产建设兵团在海南和湛江等地垦植戍边。

1952年海南农垦成立,那时是全国第三大垦区,仅次于新疆垦区和黑龙江垦区,海南农垦以种植天然橡胶为主。

1968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筹建,1969年4月1日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接管当时海南、湛江等地农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总部在海南海口。1974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0个师及所属各团相继恢农场名称,主要分设海南、通什、湛江三个农垦单位接管建设兵团团级单位。

1968年到1974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共接纳知青11万余人,主要来自广州、汕头、湛江、潮州等地,他们多从广州太古码头等地乘坐红卫轮南渡海南。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0个师,其中1、2、3、4、5、6、10等7个师驻海南,7、8、9等3个师驻湛江。1950年海南开始农垦开发,建立第一批5个橡胶垦殖场(坡塘、南太、南桥、美文、木排)。

1952年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在5个橡胶垦殖场的基础上,建立第二批39个垦殖农场;1969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全面接管农场,期间新建农场14个。1968年海南五料作物局并入海南行署农垦局,农垦局接管海南五料局下属通什、岭头、白马岭、太阳河、南扶、和岭、红岭、东方、尧文、乐光、白沙、红星等12个农茶场。

广州建设兵团第一师驻海南琼山县道美,辖14个团。

一师第三期医训班学员

一师01团-文昌-南阳农场,南阳农场建于1960年9月。

一师02团-琼山-东昌农场,东昌农场建于1952年2月,早期叫大坡农场。

一师03团-琼山-红明农场,红明农场建于1952年。

一师04团-琼海-东升农场,东升农场建于1961年5月。

一师05团-定安-中瑞农场

一师05团-定安-中瑞农场,中瑞农场建于1952年3月,2017年3月改制为海垦母瑞山农场,2021年5月与海垦南金农场有限公司重组为新的海垦母瑞山农场。

一师06团-琼海-东红农场,东红农场建于1952年2月,初期为原琼东垦殖所,1955年组成东安农场和东宁农场,1959年并建为安宁农场,1967年更名为东红农场,1968年编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六团,1974年10月复名东红农场。

一师07团-文昌-文昌育种站。

一师08团-文昌-东路农场,东路农场建于1960年9月,1960年海南农垦将原东山农场和东昌农场东银、蛟南、大昌作业区和香茅加工厂合并组建东路农场。

一师09团-琼山-三江农场,三江农场建于1965年,原为海南农垦谷物农场。

一师10团-定安-南海农场,南海农场建于1958年4月,同年10月与黄竹乡合并为黄竹公社,12月定安县和屯昌县合并为定昌县时更名为南海公社,1959年4月场社分设时恢复南海农场,1969年原海南五料局南扶农场并入南海农场并改名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十团,1974年10月复名南海农场。

一师11团-琼山-桂林洋农场,桂林洋农场建于1961年。

一师12团-文昌-罗豆农场,罗豆农场建于1965年。

一师13团-定安-金鸡岭农场,金鸡岭农场建于1970年3月。

彬村山华侨农场

一师14团-琼海-彬村山华侨农场,彬村山华侨农场建于1960年。

广州建设兵团第二师驻海南万宁县兴隆农学院,辖12个团。

1973年时的二师6团共青团二次代表会议

二师01团-琼海-南俸农场,南俸农场建于1955年3月,初为育种站,1966年改为农场,1969年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一团,1974年10月复名南俸农场。

二师02团-琼海-东太农场,东太农场建于1951年。

二师03团-琼海-东平农场,东平农场建于1953年。

二师04团-万宁-东岭农场,东岭农场建于1956年9月,前身为海南植物园。

二师05团-万宁-东兴农场,东兴农场建于1952年。

东和农场

二师06团-万宁-东和农场,建于1952年3月,后期东和农场、东岭农场、东兴农场合并为新的东和农场。

二师07团-万宁-新中农场,新中农场建于1956年5月,1969年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2师第7团,1974年复称新中农场。

二师08团-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兴隆华侨农场建于1951年9月。

二师09团-万宁-南林农场,南林农场建于1951年1月,由南桥六甲、合口等5个垦殖队组成,1954年改为南桥垦殖场,1955年改为南林垦殖场,1952年划给农垦管理,1956年更名南林农场。

二师10团-陵水-岭门农场,岭门农场建于1965年,初为谷物农场,1968年开始垦荒植橡。

二师11团-陵水-南平农场,南平农场建于1952年。

二师12团-琼海-白石岭农场,后期白石岭农场分别划入东岭农场和东平农场。

广州建设兵团第三师驻海南保亭县通什镇,辖20个团。

三师15团

畅好农场场部办公楼

三师01团-五指山-畅好农场,建于1958年5月,80年代中后期是其最为鼎盛的时期。

畅好农场

三师02团-保亭-通什茶场,1958年保亭县在红旗镇(现通什市)文化市创办红旗茶场,主要采收野生海南大叶茶。后来以通什为界,北部农场属海口农垦分局,南部农场属通什农垦分局。

三师03团-保亭-新星农场。

三师04团-保亭-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是以改良培育橡胶等热带作物的研究中心。

三师05团-保亭-金江农场,金江农场建于1956年5月,前身为新华垦殖场。

三师07团-保亭-南茂农场,南茂农场建于1953年5月,前身为什挺垦殖场和六灶烘垦殖场,1955年二者合并为加茂农场,隶属华南农垦总局海南农垦局加茂垦殖所,1956年加茂农场改称南茂农场。

90年代师时的南田农场好汉坡

三师08团-三亚-南田农场,建于1952年。

三师09团-保亭-三道农场,建于1957年7月,前身由华侨三道垦殖场和华侨新民垦殖场合并而成。

三师10团-三亚-南新农场,前身为1959年7月1日组建的崖县示范农场,1960年改名为半岭农场,1965年改隶海南五料局,1968年8月改名红星农场。1969年将南田农场部分单位划进红星农场并改编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十团。1974年复名红星农场,1981年6月改名南新农场。

南岛农场

三师11团-三亚-南岛农场,建于1958年,前身为红岛农场,1960年划归南田农场,1961年复置并改名南岛农场。

三师12团-三亚-立才农场,建于1958年,属于乐东县,1961年划归崖县,2009年立才农场、南岛农场重组为立才农场。

三师13团-三亚-南滨农场,建于1952年,时名沟口垦殖场,1955年更名南滨垦殖场,1956年改称南滨农场。

三师14团-乐东-保国农场,建于1960年2月。

保显农场

三师15团-乐东-保显农场,建于1960年8月,2009年保国农场与保显农场重组为保国农场。

三师16团-乐东-乐光农场,建于1958年5月,前身为乐东县示范农场,1964年改隶海南五料作物局,2009年与抱伦农场、福报农场重组为乐光农场。

乐中农场

三师17团-乐东-乐中农场,建于1959年10月。

三师18团-乐东-抱伦农场,建于1970年4月,位于望楼河北岸。

三师19团-乐东-福报农场,建于1970年4月。

三师20团 乐东 山荣农场,建于1959年10月,2009年与乐中农场重组为新的山荣农场。

广州建设兵团第四师驻海南昌江县石碌镇,辖15个团和1个独立营。

四师12团3连小学

四师01团-东方-广坝农场,建于1958年5月,前身为广坝农场和东方农场,2009年与红泉农场、公爱分场重组为新的广坝农场。

四师02团-东方-公爱农场,建于1958年5月。

四师03团-东方-红泉农场,建于1967年1月。

1978年时昌江县委农场部

四师04团-昌江-红田农场,建于1967年7月。

如今的红田学校

四师05团-昌江-红林农场,建于1958年5月,2009年2月与红田农场重组为新的红林农场。

四师06团-白沙-金波农场,建于1958年5月。

四师07团-白沙-白沙农场,建于1958年11月。

四师08团-白沙-牙叉农场。

四师09团-白沙-卫星农场。

四师10团-白沙-龙江农场,建于1956年5月,2007年与珠碧江农场重组为龙江农场,2009年2月与金波农场重组为新的龙江农场。

四师11团-白沙-珠碧江农场,建于1966年6月。

四师12团-白沙-芙蓉田农场,建于1958年8月。

四师13团-白沙-大岭农场,建于1954年7月。

四师14团-儋州-红岭农场,建于1958年4月

四师15团-白沙-邦溪农场,建于1970年5月,2009年3月与芙蓉田农场、大岭农场重组为新的邦溪农场。

广州建设兵团第五师驻海南临高县加来镇,辖14个团。

五师13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五师01团-儋州-西培农场,建于1953年1月,前身为南辰北东垦殖场、南辰北西垦殖场,1957年更名为西培农场,2009年与西华农场、西庆农场重组为新的西培农场。

五师02团-儋州-西华农场,建于1952年3月,前身为第一垦殖场(静坊)、第二垦殖场(篓田),1957年更名为西华农场。

五师03团-儋州-西庆农场,建于1952年3月,前身为第三垦殖场(大星)、第四垦殖场(巴黎东)和1953年建立的大成垦殖场、巴黎垦殖场,1957年更名为西庆农场。

五师04团-儋州-西联农场,建于1952年11月,2009年3月与西流农场、新盈农场重组为新的西联农场。

五师05团-儋州-西流农场,建于1951年1月,前身为木排垦殖场,1957年更名西流农场。

五师06团-儋州-新盈农场,建于1957年,原为匿泉农场第五作业区,因驻地邻近临高县新盈港而称为新盈农场,1969年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第六团,1974年复称新盈农场。

五师07团-临高-加来农场,建于1964年10月,前身为加来公社。

五师08团-临高-红华农场,建于1954年6月。

五师09团-澄迈-红光农场,建于1954年5月,2016年12月转企改制为海垦草畜产业有限公司。

五师10团-澄迈-金安农场,建于1965年1月。

五师11团-澄迈-西达农场,建于1952年3月,2009年与昆仑农场、和岭农场、红岗农场重组为新的西达农场,2016年转企改制为海垦西达农场有限公司。

五师12团-澄迈-昆仑农场,建于1958年4月。

五师13团-澄迈-和岭农场,建于1957年1月。

五师14团-儋州-兰洋农场,建于1958年4月,因驻地邻近儋州市兰洋镇而称为兰洋农场,为与兰洋镇区别,改兰为蓝,1969年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第十四团,1974年复名蓝洋农场。

五师16团-儋州-龙山农场,建于1958年4月,因驻地邻近龙田而称为龙山农场,1962年撤销龙山农场,仅保留新华队由西华农场代管,1971年调整为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十六团,1974年复名龙山农场。

广州建设兵团第六师驻海南琼中县牙挽,辖19个团。

六师8团2连

六师01团-澄迈-红岗农场,建于1958年6月,红岗农场由最初的加乐公社热带作物营和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一团演变而来。

六师02团晨星农场知青墓园

六师02团-屯昌-晨星农场,建于1958年。

六师03团-屯昌-黄岭农场,建于1960年5月。

六师04团-屯昌-中坤农场,2009年2月与黄岭农场、晨星农场重组为新的中坤农场,2021年5月与海垦中建农场重组为海垦中坤农场。

六师05团-琼中-新进农场,建于1956年5月。

六师06团-琼中-大丰农场,建于1956年3月。

六师07团-琼中-阳江农场,建于1956年6月,2009年4月与新进农场、大丰农场重组为新的阳江农场。

1968年11月5日广州第一批知青下乡,华师附中女生乘船去屯昌县南吕农场

六师08团-屯昌-南吕农场,建于1960年。

六师09团-屯昌-中建农场。

六师10团-琼中-乌石农场,建于1957年7月,2009年3月与南方农场、岭头茶场重组为新的乌石农场,2021年4月与海垦阳江农场、海垦长征农场合为新的乌石农场。

六师11团-琼中-南方农场,建于1958年4月。

六师12团-琼中-白马岭茶场,建于1960年,1978年并入南方农场。

六师13团-琼中-岭头茶场,建于1958年5月。

六师14团-琼中-加钗农场,建于1959年11月,2009年3月与新伟农场重组为新的加钗农场。

六师15团-琼中-长征农场,建于1960年1月。

六师16团-琼中-乘坡农场,建于1959年10月。

六师17团-屯昌-广青农场。

六师18团-琼中-太平农场,建于1971年5月,2009年2月长征农场、乘坡农场、太平农场重组为新的长征农场。

六师19团-琼中-新伟农场,建于1970年。

六师20团-琼中-营根机械厂。

广州建设兵团第十师驻儋州,辖3团。

十师-儋州-八一农场,建于1957年6月,前身为和盛军垦农场,2009年3月与红岭农场、龙山农场三场重组为八一总场。

热带作物学校第二期

此外,那时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隶属兵团,驻海南儋县宝岛新村,下设试验农场、试验站和研究所等,为兵团提供科研支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策的调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1974年撤销,其职责逐渐由广东省农垦总局接管。其中,海南农垦局包括第1师、第5师、第10师和第2师部分(琼海县和万宁县农场)、第6师部分(屯昌县和澄迈县农场)构成;通什农垦局包括第3师、第4师以和第2师部分(陵水县农场)、第六师部分(琼中县农场);湛江农垦局包括第7师、第8师、第9师。#海口头条##海南#

来源:田园村里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