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 | 玉见匠心:科恩伉俪珍藏中国玉器及鼻烟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9:43 1

摘要:香港邦瀚斯将于5月5日隆重呈献“科恩伉俪珍藏中国玉器及鼻烟壶”专场。特鲁迪和约翰·科恩夫妇(Trudy and John Cohen)自1970年代末便倾心收藏18至19世纪中国玉饰,醉心于美玉的天然质感与匠人的精湛雕工。值结婚56周年之际,二人谨以这份珍藏与

香港邦瀚斯将于5月5日隆重呈献“科恩伉俪珍藏中国玉器及鼻烟壶”专场。特鲁迪和约翰·科恩夫妇(Trudy and John Cohen)自1970年代末便倾心收藏18至19世纪中国玉饰,醉心于美玉的天然质感与匠人的精湛雕工。值结婚56周年之际,二人谨以这份珍藏与雅好之士同赏共乐。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3

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镂雕龙纹珮

长6.5厘米

估价:120,000 – 150,000 港元

来源:

S. Pearson,1986年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9,1986年购于上者

展览:

《The Trudy and John Cohe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endants》,Robert Hall Gallery,伦敦,1987年(列于展览海报)

蛇或龙交缠的纹样早于战国时期出现,及至宋、明初复为仿古风格,演变为蛇身螭龙首的形象。比较一件宋代晚期至明代白玉蛇纹珮,著录于《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西雅图,1989年,页69,编号45。另比较一件十八世纪白玉龙纹珮,纹饰类近,见J.Ayers著《Chinese and Japanese Works of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Her Majesty the Queen》,卷三,伦敦,2016,页770,编号1806。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8

十八世纪 苏作白玉人物瑞兽纹钮印

印文:天下英雄入彀中

高6.5厘米

估价:200,000 – 300,000 港元

来源:

伦敦古董商S. Marchant & Son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51,1982年购于上者

出版及展览:

印文:天下英雄入彀中

青白玉质,带皮。通景雕山岩峭壁,有瑞兽、野兔游走,猎人举起弓箭,瞄准猎物,另有一人隐伏于高处。此器巧妙利用籽料的自然斑纹俏色雕琢,层次丰富,意趣盎然。此器应取材至“西狩获麟”的典故。据《春秋》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西狩于大野,其车伕鉏商获麟。麟为仁兽,孔子在知道麟被捕获后,感怀其抱负不得实现,因而绝笔。

印文“天下英雄入彀中”,典出《唐摭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为唐太宗(598-649)一次目睹进士人才济济而有所感慨。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15

十八世纪 苏作墨白玉巧雕猴马珮

高5.8厘米

估价:150,000 – 200,000 港元

来源:

伦敦古董商Robert Hall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43,1983年购于上者

展览:

中国古代猴与马组合的文化意象可追溯到东周时代(公元前771-256年),尤见于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后来,猴子站在马背上的纹饰出现,寓意“马上封侯”,象征步步高升、加官进爵,常见于玉器及竹雕等。更多相关讨论,见张长海〈中国古代猴子与马组合形象的渊源功能以及寓意〉,《文物世界》,2017年第2期,页30至33。

类似的主题及雕刻风格,参考一件1720-1780苏作黑白玉马上封侯鼻烟壶,售于纽约邦瀚斯,2010年3月24日,拍品编号138。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19

十八/十九世纪 玛瑙巧雕灵猴献桃珮

长5.2厘米

估价:40,000 – 60,000 港元

来源:

伦敦古董商S. Marchant & Son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1,1992年购于上者

本拍品巧妙运用材料的对比色彩,将墨黑部分雕琢成猴子,半透明部分则设计为一簇桃枝。在《西游记》中,玉帝派悟空看守蟠桃园,却偷吃了西王母的长生蟠桃。自此,猴子与桃常常同时出现在中国艺术中,成为经典题材,有长寿绵绵的寓意。

参考一件十八世纪玛瑙猴子献桃珮,售于伦敦佳士得,2015年11月10日,拍品编号80。另有一例,定代为清,售于香港佳士得,2017年10月11日,拍品编号330(其一)。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24

十八/十九世纪 墨白玉巧雕瑞鸟献寿纹珮

阔5.5厘米

估价:50,000 – 80,000 港元

来源:

伦敦古董商Robert Hall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49,1984年购于上者

展览:

玉珮中身形较大的鸟似乎是公鸡,比喻好运与繁荣。公鸡也被认为具有除祟、祛厄的力量,因其报晓之啼叫被视为驱散黑暗的象征,寓意光明战胜邪恶。此外,鸡冠因形似古代官帽,代表对高中科举、平步青云的渴望。同样地,桃在中国传统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长寿、长生不老密切相关。工匠把两者和谐结合,表达出对繁荣、成功及长寿的美好祝愿。

参考一件十八世纪青玉带皮雕鸟戏寿桃,售于伦敦佳士得,2011年11月8日,拍品编号128。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十八世纪 白玉蚕纹珮

长5厘米

估价:80,000 – 120,000 港元

来源:

Lindsey Hall, 伦敦

伦敦古董商Robert Hall

Trudy及John Cohen,收藏编号P4,1999年购于上者

在中国文化中,蚕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勤勉、蜕变和繁荣。几个世纪以来,丝绸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和经济实力的代名词。因此,蚕亦也象征着智慧和财富。相传黄帝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取丝,蚕与嫘祖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了蚕作为文明与创新之象征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蚕被视为无私奉献的典范,这些美德在中国社会中备受推崇。

比较一件十八世纪白玉蚕,著录于《阁有天珍:中国文房玉雕》,香港,2007年,页185,编号109。另可参考一件十九世纪白玉蚕及桑椹纹珮,售于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6日,拍品编号3138。

老规矩唠几句,东西有好有更好,出手也要看渠道的性价比,适合自己是最好。能出入手的都是经受市场考验的,藏友们有一颗强大心脏,乐观理智看待收藏市场的波动。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