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醒来本篇编辑 | 靖文插图来源 | zeroperzero摘要:却未曾料到,这份过度的控制,如同沉重的枷锁,在女儿 30 岁后将她拖入了抑郁的深渊。
强势母亲的”代价“噩梦降临
我叫醒来,曾是一名公务员,也是一位34岁女孩的母亲。
在过往的岁月里,我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强势地 “引导” 着女儿的人生。
却未曾料到,这份过度的控制,如同沉重的枷锁,在女儿 30 岁后将她拖入了抑郁的深渊。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她笑过。曾经,她是一个多么爱笑的女孩,谁见了都喜欢。她工作很认真负责,领导很赏识她,但她再也上不了班了。
我陷入了极度害怕和恐惧之中,也陷入了极度自责和愧疚之中。我无法接受,我不知道怎么办?
看见女儿每天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开窗帘不开门,不洗头不洗脸不洗澡,房间乱成一团,整日躺在床上以泪洗面,我心如刀绞。
看见女儿手臂上一道一道醒目的划痕,看见女儿眼睛里一点一点消失的光亮,看见女儿因药物导致的体重一公斤一公斤的膨胀,我痛不欲生。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哪?
踏上觉醒救赎之路
我不甘心女儿就此沉沦,也不愿后半辈子活在痛苦自责里。
我发誓要救我的孩子,我发誓两年之内把孩子带出黑暗。我相信,抑郁不是绝症,我一定能找到办法。
为此,我果断辞去职务,全心陪伴孩子。住院期间,我幸运地加入郁金香抗抑郁公益组织,成为家长学校的学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去感悟、去反省、去觉察、去提升自己,我这个曾经的文学青年也开始拿起笔,记录我和孩子成长的每一天。这一记就是三年,共100多万字。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无知。
它是老天送给我们的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它在呼喊我们,唤醒我们,让我们去重新看见爱、认识爱,并成为爱。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以为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不知道爱和正确的爱是两码事,我们并不懂得正确的爱。
我们所谓的爱,都包含着恐惧、焦虑、控制、挑剔、打压……并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
这个所谓的“为你好”其实就是控制。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希望孩子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我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越比越寒心,越比越生气。
我们忽略了每个孩子、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养成流水线上的、一模一样的“产品”。
是的!孩子不是产品,Ta是一个生命,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生命,Ta只能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从《哪吒2》看爱的真谛,见证成长
最近《哪吒2》非常火爆,火得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不仅关注它的票房,关注画面的唯美,更注Ta的内核。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哪吒2》以神话外壳包裹的教育内核,直击家庭教育的痛点与突围之道。
电影里的哪吒,作为“魔丸”转世,从降世便被贴上“顽劣”“危险”的标签。
他多动冲动,又敢作敢为,勇于承担后果,有着天马行空的创意,但似乎和传统观念中的“好孩子”格格不入。
而李靖夫妇却把他看作一个真实的生命个体,同时也看到了孩子的天赋,因势利导,逐渐将哪吒的“破坏力”转化为“保护力”。
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慢慢转化、升华,活成Ta喜欢的样子,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我在陪伴孩子期间,发现了孩子的天赋——演播配音,并支持鼓励孩子学习。
现在她白天上班,晚上录有声书,时薪300多元,很多专业人士都比不上她。
我也在陪伴孩子期间,考了四个证书,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
我们母女俩并驾齐驱,齐头并进,都在各自喜欢的职业上找到了价值感。
以前,女儿对我是又爱又怕,我对女儿是又爱又恨。
现在,我们彼此尊重,保持界限,又相处甚欢。
当女儿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不会像过去那样叭叭叭教导半天,而是耐心倾听,让女儿去做选择。
我知道,她的路只能由她自己去走。无论她遇到了什么,都只是一种体验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做父母的真的要狠狠心,学会眼睁睁。
眼睁睁看着孩子摔跟头,眼睁睁看着孩子吃亏。
只有这样,她才会长大,才会成长,才会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
我和丈夫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模式是,他好像是家长,我好像是孩子,在他面前,我特别害怕犯错,害怕他批评我。
而现在,我通过学习疗愈自己,在陪伴孩子期间,我也陪伴自己的内在小孩慢慢长大了。
我知道,我的丈夫不是我的爸爸(这是我对他的投射),我是他的妻子,我跟他是平等的。
当他对我颐指气使的时候,我开始勇敢地说不。
我告诉他,我是他的妻子,我需要尊重。
前段时间,我想报一个学唱歌的班,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他觉得我这几年报了很多班,花了很多钱,他不希望我再报什么班了。
我当时很生气。
后来我向内看,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欢唱歌,也非常想把歌学好,而且我也有这个经济能力,于是我果断报了名。
结果是,什么也没发生。后来,他还说,你现在唱歌真的比以前唱得好了。这就是我自己争取的结果。
当我开始了自我疗愈,当我的内在有力量了,当我开始尊重我自己了,当我开始爱自己了,全世界都会来成就我。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尊重自己、爱自己,孩子也会随之习得。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活成什么样子,你自己就要成为那个样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我就是那个知错就改的妈妈,我的孩子因我的改变而改变了。
2024年,我又看到了那个爱笑的女孩、热爱工作的女孩、多了些自信的女孩。
从去年开始,她的体重逐渐减少,手机铃声由“宝宝巴士”变成了成年人的搞笑音乐,她的朋友圈也变得丰富起来,敢发自拍照了。
她还跟我说,现在不想谈恋爱,即便结婚了也不想要小孩。
我尊重女儿的择偶观,尊重女儿的所有选择,带着发自内心的爱和祝福,祝福她快乐、幸福、自由。
学习了心理学,我才开始真正的懂自己。
我是一个独立的、有主见的、不喜欢被人约束的人,我也是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
因为我童年的经历,比如与母亲长期的分离、父亲的过度严厉和高标准,导致我从来都不认同我自己。
因为没有觉察,我又把这种模式无意识地传递给了孩子。
生命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
无论是病痛还是磨难,都是向我们发出的成长的信号。
我们向追求的方向每走一步,都是提升和成长。
你想活出什么样的人生,这个选择权在你手上,你自己说了算。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向所有人宣布,因为抑郁,所以成长,我们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最后,我用王菲的歌《世界赠予我的》一段歌词结束我的分享:
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来源:郁金香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