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哈尔滨市禁毒办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宣教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互动式体验”模式,将禁毒知识融入趣味环节,为师生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禁毒课堂,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孙大连 )日前,哈尔滨市禁毒办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宣教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互动式体验”模式,将禁毒知识融入趣味环节,为师生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禁毒课堂,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禁毒知识宣讲
禁毒民警化身“时光船长”,带领着孩子们踏上了一场充满新奇与挑战的禁毒知识之旅。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毒品七十二变》视频,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毒”海世界。视频中,各类毒品、麻精药品以及非列管成瘾性物质纷纷亮相,它们以千变万化的形态出现,同时伴随着详尽的解说,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这些毒品的危害性和隐蔽性。为了让禁毒知识更加深入人心,民警还精心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陌生人给的口香糖能不能吃?”“发现疑似植物罂粟应该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抛出,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在识“毒”魔法学院里,禁毒民警化身为“魔法师”,在教室中央的展示台上逐一揭开仿真毒品的“魔法伪装”。孩子们屏住呼吸,看着玻璃罩里陈列的30余种毒品模型:裹着彩色糖纸的“小糖丸”、酷似茶叶包的“丧尸浴盐”、长着艳丽斑点的“毒蘑菇”,甚至还有伪装成橡皮擦的“摇头丸”。"这些‘魔法道具’不会出现在童话里,只会把人生变成恐怖故事。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瞪大眼睛,好奇又紧张地观看着。禁毒民警一边展示,一边详细讲解每种毒品的危害,让孩子们在惊叹中学会了识别毒品,坚定了远离毒品的决心。
创意黑板画作
教室的黑板上,同学们用彩笔绘制出了一幅生动的防“毒”画作。画面中央,一朵朵罂粟花娇艳欲滴,但旁边却配以醒目的警示——这美丽之下,隐藏着毒品的恶魔。罂粟花旁,一位警察的形象赫然在目,他手指前方,眼神坚定,仿佛在告诫每一个人:毒品不可碰,一碰毁终生。黑板的上方,用大字书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标语,字字铿锵有力,直击心灵。在这幅创意画作的映衬下,禁毒民警带领同学们进行宣誓:“我宣誓,从我做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争做禁毒小先锋!”
发放宣传海报
活动后,禁毒民警手里拿着生动的麻精药品科普海报、彩页。海报上“聪明药”“曲马多”“丁丙诺啡”等麻精药品的真实面目被一一揭露,它们不再是诱人的智慧捷径,而是隐藏在暗处的毒品陷阱。民警细心地将海报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晰看到。同时,向同学们发放宣传彩页,讲解这些药品的危害,提醒大家不要被它们的虚假宣传所迷惑。班主任感慨道:“这种有温度的教育,比十节班会课更管用!”
通过此次沉浸式禁毒宣教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禁毒知识,更坚定了远离毒品的决心。下一步,哈尔滨市禁毒办将继续携手学校共筑防毒长城,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校园成为无毒的净土,让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绽放绚丽光彩。
编辑:陈亮
来源:民法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