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地摊惊现“被盗文物”,专家疯狂抢购,却出自一农民手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20:24 4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原地区发生了一起震动考古界的文物案件。1993年5月,河南一座北魏贵族墓葬遭盗掘,墓中造型独特的陶制人俑等珍贵陪葬品被不法分子洗劫一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原地区发生了一起震动考古界的文物案件。1993年5月,河南一座北魏贵族墓葬遭盗掘,墓中造型独特的陶制人俑等珍贵陪葬品被不法分子洗劫一空。

这一消息令学界扼腕不已——作为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北魏陶俑存世量极少,其独特的彩绘贴金工艺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考古专家们捶胸顿足:"这些可都是1500年前的宝贝啊,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就在学术界为流失文物痛心疾首之际,次年盛夏的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传出一则惊人传闻:多家摊位悄然出现成批"北魏风格"陶俑。

数位资深文物工作者到达现场后,几位老专家拿着放大镜仔细瞧:这些陶俑表面泛着自然的土沁,彩绘斑驳处可见细腻的钙化层,其古朴造型与失窃文物特征高度吻合。

"绝对真品!"勘察认定后,这些正是墓中失窃的珍贵文物,当即启动紧急抢救程序。

他们激动得手都在抖,当场打电话给国家博物馆:"快拨款抢救,晚一步就被卖光了!"

在专项经费支持下,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斥资近百万元(相当于当时普通职工数百年的收入),连续数月大批量收购流散市场的"北魏陶俑"。

令人困惑的是,随着官方收购力度加大,市面流通的同类陶俑数量不降反增,这种反常现象终于引起相关部门警觉。

专家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这批“文物”怎么像流水线生产的一样?

经深入调查,真相令人啼笑皆非。这批引发轰动的"千年文物",竟出自洛阳孟津县南石山村的手艺人高水旺之手。

村民高水旺听说是来找"北魏陶俑"的,笑着拉开仓库门:"随便看,我这仓库里还有三千件!"

原来,这批所谓的“北魏陶俑”,根本不是古墓被盗文物,而是高水旺和几位村民做的仿古工艺品!

他们原本只是当普通工艺品批发给商贩,流入到了地摊上,没想到专家们先入为主,一口咬定是真品,结果引发了一场疯狂的抢购潮。

这位自幼研习古法烧造技艺的匠人,为复原失传的三彩工艺,经十余年试验成功复刻出足以乱真的仿古陶俑。其作品不仅精准还原古代矿物釉料配方,更独创出天然土沁模拟技术,连热释光检测都难辨真伪。

消息一出,整个文物界炸了锅,专家集体看走眼,花天价买了一堆现代工艺品!

这场轰动全国的乌龙事件,让文物专家们闹了个大红脸。后来被称为“北魏陶俑事件”,成了文物鉴定史上最著名的笑话之一。

高水旺的仿古作品虽曾被不法分子利用,但其坚守的传统技艺最终获得官方认可——2008年,他主持的唐三彩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给他颁了"非遗传承人"称号,还把他请去大学讲课。现在他每件作品都盖自己的印章,笑着说:"我可不想再让假古董祸害人了!"

这场"假文物闹剧"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老祖宗的手艺能骗过眼睛,但真正的好匠人,永远不屑用假货骗人。

还有,真正的技艺面前,再权威的专家,也有可能看走眼!#文物#

来源:读过一本好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