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链条关爱十三万困境儿童 立体守护让孩子向阳生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08:45 1

摘要:春日山城,在重庆市南岸区青龙路小学的绘画课上,脑瘫儿童星星(化名)正专注地涂抹着天蓝色颜料,同桌彤彤(化名)说:“星星画的是银河。”这幅童趣盎然的画面,正是重庆市构建困境儿童关爱体系的生动缩影。

春日山城,在重庆市南岸区青龙路小学的绘画课上,脑瘫儿童星星(化名)正专注地涂抹着天蓝色颜料,同桌彤彤(化名)说:“星星画的是银河。”这幅童趣盎然的画面,正是重庆市构建困境儿童关爱体系的生动缩影。

“星星刚转来时总推搡同学,现在却能安静地画上两节课。”班主任谢琴告诉记者。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重庆推行的“1+5+1”帮扶体系——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家庭、学校、社区、医疗、社会组织五大场域资源,形成覆盖13万困境儿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璧山区,“110树洞口袋”已成为孩子们的心灵港湾。民警张耀元每周都会打开校园里的“树洞”信箱,最近收到留守儿童小美(化名)的字条“张叔叔,我害怕回家”这个预警信息后,立即联动民政、妇联启动“1+1+N”帮扶机制,如今小美已是校广播站的“知心姐姐”。

“姐姐,今天老师夸我剪纸进步了!”在丰都县家庭教育互助会,13岁的聋哑家庭女孩小梅(化名)正通过“建虎助你成长”智能云平台分享喜悦。这个集心理测评、倾诉热线、生涯指导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已为近千名儿童建立“心灵档案”。

“杨妈妈,灯笼挂高点才好看!”2024年除夕前夜,龙河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会长杨远芬驮着小梅摘灯谜的场景,被居民拍成短视频“刷屏”网络。在重庆,“渝好爱心妈妈”已发展成5万人的温暖方阵。重庆创新“1+1+N”精准结对关爱模式,即1个爱心妈妈结对1个儿童,拓展社会关爱N力量,构建社会关爱网。

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持续深化“莎姐守未”等在线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困境儿童关爱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迭代升级。随着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这座山水之城正用制度温情呵护13万困境儿童向阳生长。(本报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谭舒予 石潇)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