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前三大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次别忘了拿小本子记下来——分别是补习班、医院和寺庙。今天我要来说说中年人的第四大精神智库——家长群。经常当妈的人都知道,家长群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你跟你家亲戚都不一定有个微信群群,但你跟你娃同学的家长们一定有且不只有一个群。等娃毕业了,升入更高一级学校,你们又会顺滑地重新演绎一遍以上组织行为学,只是剧本一致,主角换了。有时候,“家长群”的出现方式已经到了机械化、全自动的地步。去年暑假,我娃参加清华夏校,人还没去呢,已经有人把我拉进了“2025清华预备家长群”......“预备”是吧?好,各位大神还真的是相当自信呐,这就已经预备成为清华家长了。更神奇的是,还有人问我:“隔壁还有个北大预备家长群,你要进吗?”把我问得一愣一愣的,我说:“怎么,这种群是随便想进就能进的吗?”她说:“预备嘛,都预备清华了,难道不预备一下北大嘛,不要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好吗。”这也太随便了,搞得我像是要选妃一样,随便选一个还得担心另一个不高兴,做梦都不带这么做的......所以说家长群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一个图腾,精神意义大于实际价值。我原以为那些出国留学的孩子家长就没有这种社交方式了。结果你猜怎么着,你也不用猜了。摘要:文 | 十三姐前三大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次别忘了拿小本子记下来——分别是补习班、医院和寺庙。
昨天晚上我跟孩子他爹苦口婆心讲解他儿子未来的社团和宿舍蓝图,他问:“是谁告诉你的”,我说:“同学妈妈告诉我的”。
他说:“哪个同学妈妈?”
我说:“你儿子大学同学的妈妈。”
他说:“我儿子高中还没毕业,哪来的大学同学?”
我说:“是的,儿子高中还没毕业,但我已经加入了大学的家长群。”
他说:“这是什么速度?”
我说:“当然是中国速度。”
孩子还在原地打转,家长已经开始起跑。
我们老两口回顾了一下这些年带娃的经历,在每一个转折点,好像都是靠那么几个“领进门”的“同学家长”热情地带我们起步,进入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出神入化的社交圈。
不禁慨叹,全是托了儿子的福,不然我们可能早被社会抛弃了。
一开始我也迟疑了一下:好不容易把娃养上岸了,我以为彻底解放了,怎么还要进家长群?到底还有啥事是需要家长参与的?后来我认真思考了片刻,不,是我狭隘了。家长群到了一定阶段已经不是家长群,是开启中年人新世界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撬动中年人有效社交的杠杆。一把年纪的我们,只有靠娃搭建的社交圈才是唯一粘性强的社交圈。而且它还是情报处,是智囊团,是情绪价值的供给站。昨天有人告诉我,她都已经上班了,她爸妈还加入了“孩子都在xx城市工作的家长群”......果然是《中国人一生都无法走出的家长群》。但我特别能理解,尤其是像我儿这种大直男,一棍子打不出半个屁的娃,以后想了解他和他的学校动向,说不定全靠我从家长群里偶尔捕捉蛛丝马迹。家长群更是一个多功能综合资讯服务中心。你如果问一句“租房便宜吗”,他们就拉你。你如果问一句“交通方便吗”,他们又拉你。我儿子目前还在日以继夜地备战高考,而我,已经在大洋彼岸的学校里加入5个群了......我这种行为像个渣男。就是那种“又不太想加群”然而“又担心错过重要信息”的心态,这就是谁知天下父母心啊。其实我想说,家长群的好处还不止资源共享,还能够自然地沉淀出价值观相同、思维方式相近、处起来特别舒服的朋友,当然也是给生活增加了很多情绪价值。互相夸夸彼此的娃,再聊聊各自的倒霉事,或是一起学点什么新的东西。孩子大了,父母逐渐有了筛选自己人生的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么呢?自由不是“无牵无挂”,而是“牵挂得不焦虑”。从这一点上来说,家长群里带来的额外信息和资源,足以缓解很多时候的大部分焦虑。昨天和一个妈妈聊天,感觉很投机,其实我们把孩子送到同一个学校,基本上三观大差不差,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也很相似,育儿的理念基本一致,你说,连带孩子都能带得合得来的两个人,还有什么事是合不来的呢?所以我早说过了,中产垄断亲家一般都是从家长群里开始的。不信回顾一下这个:新中产家长圈风险对冲:先垄断亲家养娃是很能精准匹配人生的一种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群无疑是一种高端的交友平台。有人可能觉得家长群是枷锁,是束缚,是一种变相的茧房。可我觉得,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孩子越到高年级,家长群里的人越是趋同,你的体验感就会越舒适。不信你试试博士家长建个群,他们一个个比谁都谦逊慎独,不像一些小学生家长群里总有几个天天炫娃的。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属于它当下可爱的一面,有孩子的最大好处之一可能就是给我们带来了多层次的社交机会和学习路径,从家长群里获得的不仅仅只有作业签字和接龙打卡,还有减肥知识,心理疗法,琴棋书画,大饼与鸡汤......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家长从一个圈子走向另一个圈子的过程。没孩子的时候,我们像井底之蛙,仰望着一些大佬,感慨他们的世界高端遥远,感觉这辈子可能都够不着;
有了孩子之后,大佬就在我身边,隔三差五问我“作业是啥”,“这道题怎么做”,“那个报名怎么报”,还缠着我带他们飞。
不知不觉的,我也成了大佬们心中的大佬......
小孩真的是打破成年人之间冷漠壁垒的最好工具,不管以前是谁,成为同班家长后,大家眼里的冷淡,防备,漫不经心,忽然间满是激动,喜悦,从娃的吃穿住行,到学业和交友,吐槽云配偶,热聊几天都不带冷场,仿佛感觉人生很容易找到知己。
看到中国家长群走向世界,虽然有点奇奇怪怪,但心里却暗自欢喜——我这个“准空巢老母”以后的日子,总算又有了宝贵的精神智库,孩子走到哪都如同近在咫尺。孩子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家这个小世界,还有潜伏在家长群里的大世界。
这种感觉很奇妙,总结下来也就三个字:一娃在手,世界我有。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来源: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