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清明假期,宁夏固原市固原二中、弘文中学2300名师生徒步108里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壮举,成为最触动人心的清明记忆。这场延续30年的百里徒步,已经超越了单纯祭扫的仪式意义,成为一堂用脚步丈量信仰的沉浸式思政课。
在这个清明假期,宁夏固原市固原二中、弘文中学2300名师生徒步108里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的壮举,成为最触动人心的清明记忆。这场延续30年的百里徒步,已经超越了单纯祭扫的仪式意义,成为一堂用脚步丈量信仰的沉浸式思政课。
这场行走教育最动人的特质在于让信仰教育突破说教窠臼。组织者用30年的坚守证明,最有效的信仰教育是让年轻一代在身体力行中感受精神重量,在集体同行中理解责任担当。途中,当无人机盘旋播放红色歌曲,当师生在崎岖山路上相互搀扶,当父母们深夜在道路两侧举灯守候,抽象的革命精神具象化为可触摸的集体记忆。学生们磨破的脚掌、晒红的脸庞、浸透汗水的校服,都在无声地把先辈们的坚韧和担当刻进他们内心深处。这种通过身体感知建立的认知,远比课本上的铅字更具穿透力,当少年们真切体会过行军的艰辛,才会真正理解英烈们饮冰卧雪、不怕牺牲的伟大。正如学生背包里装着的那把陵园黄土,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记忆,更是精神的种子
这场行走教育更深层的价值在于为新时代育人机制提供了珍贵范本。组织者用30年的坚持证明,真正有效的价值观培育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生态。当其他学校还在纠结于安全教育责任时,固原的教育者用完善的保障体系破解了“因噎废食”的困局;面对青少年“娇气化”问题,当很多家长还在焦虑无措的时候,固原的家长们选择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敢于让孩子接受山路的考验。15个小时,108里崎岖山路,当孩子们在极限挑战中突破自我,这场行走已不仅仅是一次体力的拉练,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淬炼和成长。
这场始于1995年的行走,早已化作西北高原上的精神坐标。我们希望更多这样的“行走课堂”在神州大地铺展,激励更多青少年踏上信仰之路,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担当。这正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他们用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正在新时代青年血脉中澎湃流淌。
来源:淄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