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公安】《人民公安报》乌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多方联动破解矛盾难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0:11 1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法、路径,形成各方同向发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释放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能,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乌海市公安局共化解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法、路径,形成各方同向发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释放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能,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乌海市公安局共化解矛盾纠纷1.8万余起。

2024年11月,乌海市海南区一名工人工作期间跌倒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与用工单位就工伤认定、补偿金额等问题产生纠纷。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派出所及时协调当地人民法庭、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四所一庭”工作人员先依法依规明确该事件属于赔偿纠纷,然后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与用工单位、死者家属分别沟通协调,死者家属最终同意调解。2024年11月12日,双方接受了人民法庭给出的调解方案,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该纠纷顺利解决。

“群众有纠纷往往是派出所最先了解的。派出所无法独立解决时,可利用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庭共同建立的‘四所一庭’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合力攻坚,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公乌素人民法庭庭长薛文光说,纠纷圆满解决体现了“四所一庭”联动工作机制的高效性。

2024年12月6日,一辆机动车在海勃湾区一路段变道时与另一辆机动车发生碰撞,造成双方车辆部分损坏。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海勃湾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认定一方负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另一方无责,但双方在后续赔偿过程中对事故责任划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当事人在民警的引导下来到海勃湾区人民法院道路交通案件处理工作站。驻站民警与法官助理了解双方诉求后,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情况属于轻微财产损失事故,释明法律法规,最终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了裁定结果。

据了解,海勃湾区交管大队积极沟通协调海勃湾区人民法院,在2024年7月15日共同建立了道路交通案件处理工作站,实行“交警+法官”联调共治的工作模式,由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派驻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与民警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实行精准分流、专业化审理,努力实现止诉于源、息诉于调、化诉于理。

“有一名乘客提到过年期间有直播间搞优惠,他准备直接加主播微信购买价值10万元的‘祈福延寿’商品。”今年1月,乌海市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向“出租车义警”微信群反映情况。

收到反映的情况后,乌海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发出核查指令,并将该出租车卸客地点等信息告知值班民警。民警迅速联系到当事人郭某。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该直播间存在以迷信言论引诱网友购买“积德”“转运”物品的行为。经过民警耐心劝阻,郭某当即停止付款。

2024年以来,乌海市公安局在原有的“解放枫警”“城南义警”等义警队伍基础上,积极推进义警队伍建设,组织辖区网格员、商户、居民等加入义警队伍。目前,乌海市公安局又新组建出租车义警、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义警等队伍,形成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的新格局。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