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企携手打造 “平安护航链”:警务驿站赋能 “吉线 331” 建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0:05 2

摘要:在吉林省 “长白秘境・吉线 331” 旅游大通道建设的热潮中,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主动担当,依托 “警务驿站”,创新推出 “边境管理 + 民生服务” 新模式,全力为 G331 国道改造升级工程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服务施工人员 1200 余人次

(赵大晓)在吉林省 “长白秘境・吉线 331” 旅游大通道建设的热潮中,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主动担当,依托 “警务驿站”,创新推出 “边境管理 + 民生服务” 新模式,全力为 G331 国道改造升级工程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服务施工人员 1200 余人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10 起,为边境地区的建设与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法治礼包” 入工地,严守边境安全底线

“施工区域紧邻界江,一旦误越边境,将造成严重后果!” 在国道 G331 某标段的工棚内,派出所民警正耐心地向施工人员讲解边境法规。针对施工队伍人员流动频繁、边境法规意识淡薄的问题,六道沟边境派出所精心制定 “定制化普法” 方案。联合司法、综治等部门,组建 “护边法治宣讲团”,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制定涵盖《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 8 类重点内容的普法清单。在工区设立 “法治广播站”,每日定时播报法规要点,强化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对 7 支施工队、358 名工人进行全面的背景核查,建立 “一队一档” 管理台账,确保工程推进到哪里,法治保障就延伸到哪里。

展开剩余65%

为进一步加强源头防控,派出所运用 “智能巡航 + 物理屏障” 的双重管控手段。在施工红线区域安装智能感应警戒网,部署高清摄像头,通过边境立体化防控系统,对越界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在紧邻界江的施工点,设置中朝双语警示牌,醒目提示 “严禁越界”。自实施这一举措以来,施工区域未发生一起涉边案事件。

“警务驿站” 进一线,搭建警民沟通桥梁

“多亏驿站民警帮忙补办临时身份证,不然我得停工回老家,耽误工程进度!” 来自贵州的钢筋工老李对 “警务驿站” 的服务赞不绝口。这座由彩钢板房改造而成的 20 平方米驿站,集多项便民服务于一体,成为施工人员的 “暖心港湾”。驿站内配备应急药品、热水器、充电桩等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证件办理、法律咨询等 7 类贴心服务。墙上的 “有事您说话” 留言板,记录着 67 条已成功办结的群众诉求。

派出所将警务服务融入施工流程,组建由 4 名民警、8 名义警组成的 “移动服务队”,每日携带警务终端进行工地巡检,现场办理居住登记、调解矛盾纠纷等事务。针对爆破作业、建材运输等特殊业务,开辟 “绿色通道”,将审批时限缩短 50% 以上。此外,还建立 “警企健康监测群”,每日发布极端天气预警、边境管控动态等信息,累计推送各类提示 80 余条。

“平安工程” 齐联动,共筑边境发展蓝图

“如何防范建材被盗风险?”“工人酗酒闹事该怎么处理?” 在警企联防会议上,派出所所长王福山与施工方就施工安全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筑牢安全防线,派出所创新推出 “三联机制”:联勤,与施工企业联合组建 30 人的 “护边义警队”,开展 24 小时交叉巡逻;联控,接入施工区域的全部监控设备,搭建智能安防平台,实现对人员异常聚集、机械异常移动的自动预警;联处,设立 “工地调解室”,邀请司法所、劳动监察部门常驻,成功化解劳资纠纷、运输事故等矛盾,调解成功率达 100%。

着眼于 G331 国道未来的旅游功能,派出所提前谋划 “旅游警务”。在驿站增设旅游咨询窗口,培训 12 名施工人员担任 “边境安全宣传员”。联合文旅部门打造 “醉美边关” 文化墙,将法规宣传融入景观建设。对 7 处观景平台的施工方案提出安防建议,预留应急救援通道。施工负责人张经理感慨道:“有民警全程护航,我们建设的不仅是一条放心路,更是未来旅游的风景线!”

从热火朝天的工地到宁静的界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行动守护着 58 公里的施工线。沾满泥土的警用皮胶鞋、工棚里的普法教材、深夜调解时的热茶,无不体现着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担当。G331 国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凝聚警民深情的平安纽带,承载着边境振兴的希望,见证着民警们用忠诚书写的护航篇章。

来源:闻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