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游历”展览在京开幕,深入探索生命记忆的留存、重构与转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1:24 3

摘要:4月4日,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第四届获奖策展小组林以宁和杨佳馨的展览项目“金属游历”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日。据了解,林以宁与杨佳馨还将于4月26日在京都摄影节与独立策展人、出版人后藤由美开展对谈“摄影与文本的交织:从

4月4日,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第四届获奖策展小组林以宁和杨佳馨的展览项目“金属游历”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日。据了解,林以宁与杨佳馨还将于4月26日在京都摄影节与独立策展人、出版人后藤由美开展对谈“摄影与文本的交织:从影像到叙事的艺术旅程”,基于“金属游历”的实践开展更广泛的互动和交流。

艺术家导览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2021年共同创立,旨在扶持具有潜力的中国青年策展人和研究者,助力其在影像艺术领域的成长与发展。林以宁和杨佳馨凭借其方案“金属游历”在评审团的三轮评选中脱颖而出,于2024年度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以入围方案在群展中呈现,并获得第四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在奖项支持下,“金属游历”方案进入深化与实施阶段,并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向公众呈现展览成果。

展览现场

“金属游历”展览通过艺术家刘清华与杨佳馨的作品,重新梳理与诠释档案,以记录性姿态(documentary gesture)呈现他者视角下患者康复的过程,以及患者自身从伤病走向痊愈的旅程。展览运用病历、日记、音频及影像等多种媒介,将个人挑战与私密体验转化为面向公众的美学体验,深入探索生命记忆的留存、重构与转化,以及对家庭亲密关系的重新认知。展题中的“金属”不仅象征在病例中作为中介角色的医疗仪器,更隐喻艺术家与策展人在展览主题深化过程中不断碰撞、相互激发的创作张力。

《08773545》艺术家:杨佳馨左:《视点融叠》 艺术家:刘清华;右:《你的太阳像颗星》艺术家:刘清华

策展人杨佳馨同时以艺术家身份回应展览主题。其作品以“复写”(re-covery)为概念,剖析私人病历、病痛经验与家庭结构。她的空间装置《08773545》结合了母亲的书写和生活影像,通过重构病历,让观众得以“游览”其中。此外,她亦透过声音装置辅以家庭相册呈现母女间的“无法直视过往经历”,缝补了照护关系的真实样貌。艺术家刘清华则以自身视角观察父亲从罹患白内障至康复的过程。她通过动态影像及静态摄影作品展现了父女关系的转变及记忆中的有机重构(assemblage),并呼应“人无法直视太阳”的命题带来新作《你的太阳像颗星》。

《对话之后》 艺术家:杨佳馨

作为“真实故事”与观众相遇的场域,展览亦延续方案展期间的“公众参与”尝试,以提问式的书写文件邀请及引导观众从半虚构、半真实的角度挖掘个人生命经验,并拓展共创书写的可能性。展览中,个体经验交织、对话、融合,形成更⼴阔的叙事场域。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期间,策展团队邀请策展人傅尔得与艺术家何博共同参与对话,以“书写、影像档案与记忆的交错”为题,深入探讨个体经验如何在影像中得以留存与复写,回应最私密的“金属游历”以及如何通过展示故事邀请观众参与关于珍藏创作、照护与私密性的深刻对话。

对谈活动

关于两位策展人与艺术家

林以宁(策展人)

林以宁(b.1995)出生于英国剑桥,现居台北,任职于忠泰美术馆。她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RCA)当代艺术策展(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硕士,对视觉艺术中角色之间的声响深感着迷,热衷于观察与记录经验的档案化过程。自 2020 年起,她主理《随艺聊聊》艺术广播节目,专注探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的声音对话。她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策展经验,涵盖展览策划、艺术评论撰写、导览及座谈主持等领域。

杨佳馨(策展人、艺术家)

杨佳馨(b.1999)出生于台南,现于台北创作与生活。她透过摄影、影像装置、艺术家书等多元媒介,分享「病痛经验与其创伤」这个主题。从疼痛、印痕出发,延伸探索身体、影像经验、材质、物与空间的连接,反思病痛经验与创伤所带来的感性叙事、片面感知、身体感与多感世界等方面,以及疾病记忆与现实状态等生命议题。 她的作品曾在上海国际摄影节、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台南国际摄影节、1839当代艺廊与好地下艺术空间等地展出,并荣获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影像策展人奖与图书展评审奖、台南国际摄影节摄影上桌评审奖及1839摄影奖优秀奖等奖项,且跨足策划展览与相关学术活动等领域。

关于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自2021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香奈儿创立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创立至今,该项目通过公开征集共收到196份策展方案投稿,在四届的评选过程中,40个晋级方案的策展人(小组)参加了与奖项评委团的线下评选和研讨,其中20个入围方案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出。四届的获奖方案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成功在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地呈现展览及相关公共活动。此外,“影像策展人奖”奖项评选及系列公益线上课程“影像策展大师班”的实践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影像策展创作营”交流研学项目,为培养影像领域的新晋策展人、理论研究者和艺术项目提供了更加扎实的成长路径,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注入了新鲜血液。

延续一个世纪以来品牌在艺术赞助上的传承,香奈儿于 2021 年 3 月启动了香奈儿文化基金, 支持不同领域具有冒险精神的新生代艺术创作者,深化发展其突破性理念,推动其在文化与社 会层面呈现多元化的展示。这一全球性项目聚焦两大领域,倡导未来力量的发声与创意:与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全球数个领军文化机构签署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创意项目推动全新视角;设立 CHANEL Next Prize,为具有冒险精神的新生代创作者提供资源支持,助其实现富有挑战性的全新项目;为艺术家们创造条件,试验前瞻理念、尝试全新艺术创作形式以及跨领域合作。品牌亦与电影界持续对话,在全球给予女性与崭露头角的新生代电影人支持,与多个电影节展和机构开展合作,聚焦女性主题创作,鼓励多元表达,支持电影行业多元化的新生力量。这一传统始于嘉柏丽尔·香奈儿给予她同时代的前卫艺术家们的支持,以及她想要“成为未来的一部分”的渴望。

为影像艺术领域新兴策展人和研究者的成长,香奈儿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共同打造一个兼具深度交流与实践学习的平台,提供丰富资源和发展契机。这一合作旨在鼓励青年策展人自由探索、勇敢表达,帮助他们在深入研究当代艺术核心议题的同时,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社会关怀的艺术实践。​

来源:文化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