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法律“问诊”!“送法进高墙”法律服务活动走进省洪都监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3:20 1

摘要:4月2日,春日的阳光穿透铁窗,在江西省洪都监狱教学楼内洒下斑驳的光影。咨询台前,服刑人员带着写了问题的纸条,在民警的引导下,有序落座。法律服务团成员现场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开展一场特殊的法律“问诊”,力争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4月2日,春日的阳光穿透铁窗,在江西省洪都监狱教学楼内洒下斑驳的光影。咨询台前,服刑人员带着写了问题的纸条,在民警的引导下,有序落座。法律服务团成员现场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开展一场特殊的法律“问诊”,力争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这是省监狱管理局联合新法治报社、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上海段和段(南昌)律师事务所,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公职律师开展的“送法进高墙”法律服务活动第六站,也是第838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现场。

咨询服务活动现场

提供“靶向式”咨询服务

4月2日上午,省洪都监狱狱内广场上,一堂“减假暂”专题讲座正在开展,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处负责人围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政策,为服刑人员作专题政策宣讲,通过详细阐释“减假暂”的适用条件、申请流程、审核要点等,进一步消除服刑人员的认知误区,激发他们积极改造的决心和动力。台下服刑人员认真听讲,不时点头,心中的改造方向与目标愈发清晰。

“妻子要离婚,共同财产如何划分?”“债务快到期了我该怎么办?”……咨询服务与讲座也同步展开,法律服务团成员分成五个小组,一对一为服刑人员提供“靶向式”咨询服务,对服刑人员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专业建议。

“‘送法进高墙’法律服务活动,让专业的法律服务力量为服刑人员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惑、化解矛盾纠纷,面对面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造质效。”省洪都监狱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江西监狱系统以狱内法律援助工作室为阵地,整合公职律师、相关法律院校和地方法律服务机构等资源,打造“党建+法律援助”工作模式,畅通了服刑人员反映合理诉求、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增强了服刑人员“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性,保障了服刑人员合法权益。

省监狱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开展“送法进高墙”法律服务活动,为服刑人员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为教育改造铺设了“一路朝阳”的法治通途。另外,“送法进高墙”法律服务活动也为全省监狱系统广大公职律师、民警提供了法律学习、法律实践、法律服务的平台,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持续强化法律素养。

赔偿款终于能交出去了

程某攥着咨询单的手指微微发白。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他,附带民事赔偿16万元成了压在程某心口的“巨石”。前几年,因为家庭条件原因,程某无法履行赔偿款项,近两年家属已凑齐赔偿款项,并与法院联系,希望履行赔偿义务。

“家人在联系法院后,才发现被害人父母已过世,且被害人无配偶无子女,虽有一同胞,却无法联系上。由于无法履行赔付义务,我目前面临减刑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我该怎么办?”程某声音沙哑,眼眶泛红。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卢一鸣立即“出招”:“同胞也能代收赔偿款。”并帮助程某列出方案,联系法院执行局查询亲属信息,还可以将相关赔偿金额向公证处等提存机关进行提存,并将提存凭证交有关法院,以达到履行完毕的法律效果。“我们也会将你的情况向监狱反映,请求配合与有关法院协调处理。”

“这事一直让我吃不下、睡不着,今天总算是有出路了。”听完律师的建议,程某长舒一口气。

“死者家属都找不到了,赔偿款往哪儿送?”服刑人员吴某同样遇到民事赔偿对象均已死亡、民事赔偿无法履行的难题。省赣江监狱公职律师李骏现场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服刑期间未还贷或影响征信

“徐律师,我有2个问题要咨询,都困扰我很久了。”服刑人员吴某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向省洪都监狱公职律师徐勇平提问。

6年前,吴某因涉黑被判刑,法院没收了其所有财产,其中有一辆价值29万余元的汽车。“这辆车是我被抓前一个月才买的,首付10万元,月供6000余元,仅偿还了1个月的贷款,还有近20万元的贷款没还清。我想知道,这贷款我还需要还吗?这么多年没有偿还贷款,会影响我的征信吗?”

徐勇平详细了解了吴某的情况后回答道:“个人全部财产被没收后,该车辆所有权从个人转移为国家,可能导致银行无法通过拍卖、变卖等形式实现债权。所以,可能还是要你的家属帮着偿还贷款,如果不按时归还贷款,以后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征信。”

“我会尽力筹钱还款,争取出狱后重新做人。”得到律师的肯定答复,吴某表示,“我还想帮我妻子问一下,关于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吴某二婚时,妻子带来了一个3岁的孩子,现在已经14岁了,但是孩子的生父至今没有支付过抚养费。

“现在我在服刑,家里2个孩子全靠妻子抚养,是否可以向孩子的亲生父亲追讨抚养费呢?”吴某称,前不久和家人联系时得知家里生活困难,心里非常担心。

“当然可以的,根据民法典,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徐勇平进一步解释,如果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首先可以友好沟通协商,若协商未果,可考虑诉讼维权,以孩子的名义起诉,你妻子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抚养费一般支付到小孩年满18周岁。

“律师的解答让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我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在等着我。”得到满意的答复,吴某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地。

父母给的拆迁房

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

“父母拆迁给的房,妻子凭什么要分走一半?”服刑人员方某急切地问道。

“不要着急,请你把事情的脉络说清楚。”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屈江月热心地回应道。

“婚后,我父母的房屋拆迁,分到了2套房子,父母将其中一套给了我,房子也登记在我名下。上个月,妻子提出离婚,想要分这套房子。拆迁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方某问。

“该安置房给了你,实际上等同于你父母出资购买房屋赠与了你。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父母全部出资购买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这种情况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屈江月解答。

服刑人员刘某同样也为婚姻财产问题前来咨询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苏美匀,刘某边介绍情况边掏出其整理的财产和债务信息,整整三页纸上面按照时间线列出了夫妻双方所有的共同财产和债务。

“听说有公益律师来,我怕说不清楚,所以把情况都写下来了。”苏美匀仔细翻看刘某的材料,不时用笔做记号,迅速理出了刘某的财产和债务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刘某边听边记,表示“律师的解答非常有针对性。”

申诉会影响减刑吗?

“我想讨个公道,但是听说申诉会影响减刑。眼看很快就可以减刑了,会不会因为申诉泡汤?”胡某刚坐下就哽咽起来。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法律依法保障服刑人员的申诉权,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依法申诉行为,一般不会影响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表现的认定,所以你可以放下顾虑,依法行使申诉权。”省饶州监狱公职律师蒋玉芳递上纸巾,轻声解释,还针对申诉的条件、受理申诉单位、申诉主体和程序等进行了细致讲解。

听到“法院不得因申诉加重处罚”时,胡某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拿出申诉材料。蒋玉芳认真听着胡某的倾诉,不时进行解释。持续半个小时的对话,前半程是对法律条文的解析,后半程更像情绪疏导。胡某说到激动处声音哽咽,蒋玉芳便暂停记录,低声安慰。咨询结束时,胡某向蒋玉芳鞠了个躬:“能把憋了这么多年的话说出来,心里松快多了。”

“有时候,服刑人员需要的不仅是法律答案,而是一个被倾听的出口,我们公职律师可以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蒋玉芳对记者感慨。

一上午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了103个具体案件,更解开了103个心结,程序正义的冷峻法条与人性化司法的温度,在春日阳光下悄然交融。当“冰冷”的法律条文转换为“温热”的解决方案,高墙内升腾的不仅是法治信仰,更是重生的希望。(文/图 实习生万仕君 章逸欣 全媒体记者方维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