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小米公司发言人,在个人社交平台措辞严肃的发布了一则辟谣澄清,大致意思是:小米SU7被举报的谣言,被有组织的扩散,SU7的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的数倍,同样没有事实依据。
刚刚,小米公司发言人,在个人社交平台措辞严肃的发布了一则辟谣澄清,大致意思是:小米SU7被举报的谣言,被有组织的扩散,SU7的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的数倍,同样没有事实依据。
同时,与小米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分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表示:从未出具过任何拒保通知,相关文件是伪造的。
透过事件本身,更能引发关于汽车营销和性能的思考。跨界车圈以来,高流量和人气,一直是小米汽车的优势,而且凭借不俗的产品力,首款SU7也迅速实现了热销,但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出现问题和事件后,也会被无限放大,很容易带给谣言滋生的空间,所以车企不仅需要流量,更需要把控流量的能力。
宣发团队很重要,包括如何正确、精准的传播品牌理念、产品价值,甚至是用车导向、核心魅力等等。
同时,我们之前也说过,就是新能源车普遍动力过剩,相比燃油车百公里加速5秒内,就跨入性能车的门槛,新能源车实现起来更加轻松,而且购入门槛也在下降,大多数20多万的新车,都能达到以往燃油性能车的水准。
虽然我们的车很快,但能否完全真正驾驭呢?相关的驾控培训、甚至是驾照考试,或许都需要相应的升级调整,让用户更理解自己的车,驾驶技术更加精进,来综合提升行车安全。
来源:车载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