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在安化县城南区城南社区塘冲里,伴随着“嘀嘀嘀……”的声响,安化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操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执行每日巡护任务。30公顷林地上空,这双"电子眼"将实时画面回传至指挥中心,植被长势、火情隐患尽收眼底。
(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益阳市安化县以智慧赋能林业为核心,积极探索林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手段,推动全县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生态建设。
无人机+铁塔哨兵助力森林防火
3月31日,在安化县城南区城南社区塘冲里,伴随着“嘀嘀嘀……”的声响,安化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操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执行每日巡护任务。30公顷林地上空,这双"电子眼"将实时画面回传至指挥中心,植被长势、火情隐患尽收眼底。
“以往因为视野限制,林场出现什么问题也难以及时发现,如今无人机自动化巡航10多分钟就能实现全面巡护,镜头画面及时进行回传,能够实时掌握森林情况。”安化县林业局森林防控站业务员邓加庆说道。
除了无人机巡航,安化县林业局还依托电力铁塔,建设了“铁塔哨兵”项目。该项目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可24小时随时查看周围5公里范围之内的林地情况,具有红外感应、烟雾感应、热能源感应等功能。一旦发现目标情况,便可自动定位拍照,并实时发送至值班人员手机上。
2024年12月28日,邓加庆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林长制巡护APP推送的一条火情热点信息。邓加庆根据推送定位迅速找到火情热点信息所在社区的巡林员林同辉,林同辉立即根据定位的详细信息赶往报警点。到达现场后,发现是当地居民李生(化名)在自家菜园附近烧埂而引发的报警。林同辉迅速扑灭火情,并拍摄现场照片上传至林长制巡护系统。随即,在湖南林长制巡护系统内,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三级林业部门均收到林同辉的上传信息。从确认接收任务到完成现场情况核查拍照上传,前后不过半个小时,一起森林火情热点快速核查处置“131”机制顺利完成。
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助力林业执法
林业执法同样也是安化县科技赋能林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安化县在林业执法过程中,引入了湖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执法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该平台包括三大核心系统:行政执法系统业务平台、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和行政执法公示系统,实现了对执法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一体化平台,安化县实现了对全县23个乡镇、百余名执法人员信息和2000多部行政执法依据的数字化管理及运用。
“以往是纸质的案卷审批,乡镇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到县城来回跑上三四次才能办好,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只要在办公室,所有流程、数据及盖章都可以线上完成,实现了一次也不用跑。”安化县林业局政策法规股副股长夏志华说道。
科技创新助力林下经济发展
林下黄精变真金,安化县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林长+黄精产业”,激活生态富民路。
在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50亩的黄精育苗基地内,通过设施生产技术的传感器,能实时采集空气湿度、温度和土壤中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平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再通过手机APP发送指令,一键就可以完成光照控制、喷水施肥等养护工作。这套智慧系统,可以使得基地年产黄精苗达4000万株,多花黄精发芽率提升至95%、出苗率提升至90%、成苗率提升至80%,且成苗时间大幅缩短。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多花黄精的育苗效率,还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们基地采用设施栽培(生产)技术,基本上95%的操作都可以半自动化控制,我们目前基地只需要1个生产管理员,在人工成本上面就节省了90%。”安化中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丰登说道。
通过智慧赋能林下经济,安化县的多花黄精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种植的转型,进一步推动了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安化县林业局林长制事务中心主任黄志才说:“森林防火线上监测、林业执法一‘网’打尽、林下经济富民强县……如今,数字化正在转化为守护生态安全和保障林农收益的新质生产力,让一个个‘智慧+林业’新模式不断成为现实。后续,我们将继续推动建设智慧林业,探索将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到森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安化林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本文来自【绿色湖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