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视频平台输入 "嫂子揉面",扑面而来的是紧身露脐装、扭腰摆臀的画面。视频中所谓的 "嫂子" 们一边揉面一边抛媚眼,搭配 "小叔子" 的调侃式拍摄视角,将厨房变成了低俗秀场。这类视频播放量动辄百万,评论区充斥着 "嫂嫂好身材"" 这面揉得太上头 "等不堪入目
一、擦边视频泛滥成灾:当劳动变色情表演
在短视频平台输入 "嫂子揉面",扑面而来的是紧身露脐装、扭腰摆臀的画面。视频中所谓的 "嫂子" 们一边揉面一边抛媚眼,搭配 "小叔子" 的调侃式拍摄视角,将厨房变成了低俗秀场。这类视频播放量动辄百万,评论区充斥着 "嫂嫂好身材"" 这面揉得太上头 "等不堪入目的留言。据不完全统计,某平台 #嫂子揉面挑战# 话题下已聚集超 20 亿次播放,衍生出" 姐夫炒菜 ""小姨子喂饭" 等一系列亲属擦边内容。更有甚者,将未成年女孩包装成 "纯欲系" 厨娘,用幼女性感化表演满足畸形审美。
二、官媒三连击:触碰伦理红线必须严惩
面对这股低俗之风,中国妇女报率先发难,连发三文痛斥此类视频。在《“嫂子揉面” 爆火?女报评论:挑战伦理边界,该 “凉凉” 了!》一文中,中国妇女报尖锐指出:“揉面不该成为擦边球的遮羞布,亲属关系不能沦为色情消费的工具。” 文章还强调,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女性的物化,更是对家庭伦理的公然践踏。
随后,新华社也加入批判阵营,直指这类视频 “扭曲家庭伦理,毒害青少年价值观”。在一篇评论中,新华社以犀利的言辞痛批某些创作者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将原本温馨的家庭场景变成了低俗表演的舞台,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尤其是对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人民日报更是呼吁 “对突破公序良俗的内容零容忍”,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企图通过低俗内容博眼球的行为都应受到严厉打击。人民日报的发声,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整治网络低俗内容的警钟。
值得关注的是,这类视频常通过 “家庭情景剧” 的伪装规避审核,利用算法推荐机制精准投喂给特定群体。某 MCN 机构负责人透露:“我们专门设计了‘亲属暧昧 + 劳动场景’的剧本模板,测试显示这类内容的完播率比普通视频高 37%。” 正是在这种利益驱动下,低俗擦边视频如野草般疯长,侵蚀着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
三、流量毒瘤的社会反噬
这类低俗擦边视频的泛滥,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堪称网络空间里的流量毒瘤。
一)青少年价值观扭曲
某中学的一位心理教师忧心忡忡地表示,在日常教学中,他发现班级里的男生开始用 “嫂子揉面” 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女性,言语中充满了不尊重和物化的意味;而女生们则受到视频的影响,开始模仿其中一些带有暗示性的肢体语言,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背后的危害。尽管各大平台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模式却形同虚设。只要通过简单的关键词搜索,青少年依然能够轻易获取到这类低俗内容,对他们尚未成熟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女性形象物化危机
当传统的 “贤妻良母” 形象被解构为充满性暗示的性感符号,女性在社会中的形象被严重扭曲。某高校的社会学教授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低俗表演的本质,是将女性的身体工具化,进一步强化了‘女性价值在于取悦男性’这一陈腐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价值被简单地归结为外貌和性感程度,而她们在事业、家庭、社会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则被忽视。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问题。
(三)平台监管失守
尽管各大平台对外宣称日均处理违规视频达 200 万条,展现出一副积极整治的姿态,但 “嫂子揉面” 这类低俗内容却依然屡禁不止,甚至呈现出 “封号 - 换号 - 再封” 的恶性循环态势。据业内人士爆料,部分平台为了追求 KPI,默许擦边内容的存在,甚至还设置了所谓的 “低风险违规” 灰色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一些擦边视频虽然存在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却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无疑为低俗内容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平台监管的失守,使得网络空间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让广大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不断降低。
四、封杀不是终点,而是净化的开始
封杀 “嫂子揉面” 这类低俗视频只是整治行动的第一步,要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生态,还需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一)建立违规账号永久封禁制度
参考 “薇娅逃税案” 的处理模式,对于多次发布低俗擦边内容、屡教不改的账号,应实施全网永久封禁,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同时,将违规账号信息纳入行业黑名单,各平台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禁止其重新注册账号,从源头上遏制低俗内容的传播。
(二)推行 “内容分级 + 人脸识别” 技术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视频中的人物关系,对涉及亲属关系的视频强制标注 “虚构演绎”,避免误导观众。同时,结合内容分级制度,将这类可能存在不良影响的视频标记为限制级,限制未成年人观看,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重构流量分配机制
将正能量内容、优质内容的传播效果纳入平台推荐权重的重要考量指标,减少对低俗擦边内容的流量倾斜。某试点平台实施这一机制后,正能量内容的曝光量提升了 65%,低俗内容的播放量大幅下降,有效改善了平台的内容生态。通过算法优化,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得到更多展示机会,引导创作者生产积极健康的作品。
五、写在最后:流量不该成为遮羞布
当 "揉面" 变成色情隐喻,当亲属关系沦为流量工具,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网络空间的清朗,更是社会文明的底线。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专家所言:"纵容低俗内容就是对青少年犯罪。" 唯有多方联动、重拳出击,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回归 "劳动最光荣" 的价
来源:元气麻酱4Jl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