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心血管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24年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该科室历经40余年跨越式发展,在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等领域跻身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
湖北省心血管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24年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该科室历经40余年跨越式发展,在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等领域跻身国内顶尖、世界一流水平。
2023年复旦大学专科排名全国第3、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2。近十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国基金重点、优青、面上等课题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以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6部。彰显其作为中国心血管外科"标杆学科"的领先地位。
心衰作为21世纪唯一呈持续增长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终末期心衰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20%,心脏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此背景下,心室辅助装置(VAD),也就是俗称的人工心脏,成为突破治疗瓶颈的核心技术。然而,过去很长时间,我国人工心脏起步较晚,大多数患者只能在等待心脏移植供体捐献。
自2018年起,董念国带领团队历经700多个日夜的不断探索,终于研发出了首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人工心脏。2022年起,团队继续挑战微型化血泵设计、高精度流量控制算法、生物相容性材料研发在内的多项“卡脖子”技术。2024年,全球首款集成化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成功。
双心室辅助装置为难以等待供心和无法接受心脏移植的全心衰患者提供长期循环支持,成为心脏移植替代新方法。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为20位患者重启“心”生。
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更开创了终末期心衰治疗新模式,是临床医学转化的生动实践。(记者 陈一帆 肖锋 编辑 吉世兰 编审 朱兵 杨新波)
来源:寻医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