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转轨国际学校的家长,逐渐发现不对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3:04 2

摘要:每年中考前后都是转轨旺季。我碰到过很多家长,因为不甘心体制内的升学路就此顶到头了,或是不忍心看孩子再这么卷下去,就想换条赛道,换个出路……

每年中考前后都是转轨旺季。我碰到过很多家长,因为不甘心体制内的升学路就此顶到头了,或是不忍心看孩子再这么卷下去,就想换条赛道,换个出路……

比起体制内“一条道走到底”“一考定终生”,体制外的多元升学路径、过程式评价,使得国际学校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然而,才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没多久,有些家长渐渐发现不对劲了……

国际学校看似是“逃避内卷“的避风港,实则学业上的压力,比体制内差不了多少。

国际课程:

以为“快乐教育”,实际是“修仙渡劫”

有些家长以为国际学校课程的难度,特别是理科的难度没有国内大,孩子应该比读体制内要轻松,殊不知国际课程并不简单,虽然部分学科的深度不如国内,但是知识点广度要求很高,加上全英文考察,想要hold住不容易。

拿世界高校认可度Top1的IBDP课程来说,它有六大学科是必选的(语言A-母语、语言B-外语、人文、科学、数学和艺术),还有三个核心必修课程,分别是TOK、EE和CAS。

整体而言,IBDP对学生思维能力、英语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的要求都很高,每个都要达到标准才能毕业。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2成的孩子在IB赛道上被淘汰,最终无法拿到IB文凭。

难怪有读IB的学生网上吐槽:

“你以为你读的是国际课程,实际是修仙渡劫, 凌晨两点朋友圈晒咖啡杯配文“TOK essay杀我”——第二天发现全班30个人点赞,原来大家都通宵修仙。”

被称为“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A-Level课程也不好啃,虽然它只要求学生选择3-4门课程成绩用来申请高校,看上去很适合偏科的学生。

然而,A-Level的单科难度相比IB更高,它本身就是为学生衔接专业大学服务的,加上A-Level主要靠一年两次大考来出成绩,想拿高分,刷题、补课少不了,让很多学生大呼“应试感很强”

AP、OSSD、DSE等各大国际课程也是如此,各有特色,对应不同情况和需求的学生选择。

总结而言——

1. A-Level(英国高中课程),允许自由选科,可规避弱势学科、扬长避短,单科深度高,尤其是理科科目。

2. 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多数国际高中将其融入美高课程框架,科目难度较高,对标美国大一水平。

3. IB(国际文凭课程),涵盖6大学科组,强调文理均衡,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课程强度及门槛较高。

4. OSSD(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课程),学分制课程,学制灵活,考试成绩占比30%-70%,但提供高质量课程的学校不多。

5、DSE(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除英语科外,其他科目可以中文答,理科难度低于高考,适合英语能力中等但有理科优势的学生。

国际学校照样补课

学霸扎堆“周末班”

有些家长本以为,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孩子刚进去英语跟不上,上课听不懂,作业做不来,没半个学期就嚷着不行,得周末再出来补英语、补学科……

哪怕娃是学霸,体制内的成绩不错,依然逃不掉补课。因为海外大学的申请制,决定了高校招生官不仅看成绩,还考察申请者各方面的软实力。

特别是美国高校,招生官们希望找到具有独特灵魂、持久兴趣发展的学生,而不仅仅只会学习刷题,申请者不仅学科成绩要过硬,高含金量的活动、竞赛背景也不能少。

我身边那些目标藤校/G5的妈妈,周末的朋友圈里,不是晒孩子在考AMC段位,就是在为冲刺BMO、John locke竞赛补习,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如果娃自学能力强,自律性好,网上开放性的教育资源是很多的,也不一定非要去外面补课。

但不管怎么说,转轨国际教育,就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在娃需要时候供助力,千万不要以为进了国际学校就从此告别内卷。

转轨后,娃也变得不一样了

世间没有完美的教育,国际学校也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十全十美,只能说体制内外两条路,各有千秋。

大家在转轨前要考虑清楚,决定走国际道路了,就不要再去拿它做比较,客观对待国际学校的优缺点,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向前走。

当然,也有家长对我说,尽管国际学校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孩子进去后,好象真的发生了不少变化,笑容变多了,更活泼了,也更自信了。

我观察过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从小就接受国际教育的孩子,发现他们都有这些共性:

思想独立、个性鲜明。他们非常有想法,有明确的目标,眼里是有光的。国际学校的课堂上,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互相辩证,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于自我表达,且非常自信。

口语达人。特别是一些外教比例较高的双语学校或国际学校里的孩子,长期浸润在英语交流环境中,口语优势非常明显!这也帮助他们今后留学,可以无缝衔接海外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来自全球的小伙伴无障碍交流。

热爱阅读。在英美高中的教学大纲里,阅读和写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以留学为升学目标的国际学校,同样很重视阅读,每年寒暑假都会布置书单,日常还会举办阅读活动、布置阅读打卡,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不仅仅要求学生单纯地阅读,还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并通过舞台剧、笔记、绘画等各种多元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很多家长对我说,让孩子走国际路线,也没有想过要让他们爬滕、冲牛剑,能申上世界前百的高校就行了,相比之下,更希望孩子能过得幸福开心,变得自信、勇敢。

我想,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吧!孩子今后的路怎么走,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掌舵人”的角色,给与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引导,助力他们勇往直前。

来源:远播教育

相关推荐